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肥西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自然顺畅 和谐统一

作者:杨曙光 颜世瑞 李俐功(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分院)

肥西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1月 , 该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新院区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医疗用房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00床。医院二期扩建项目位于新院区西侧,建筑用地8.27万平方米,地形较为平坦,场地内无污染源及建筑物,场地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完善。二期项目建成后,医院总床位数达到1600床。

肥西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1月 , 该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新院区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医疗用房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00床。医院二期扩建项目位于新院区西侧,建筑用地8.27万平方米,地形较为平坦,场地内无污染源及建筑物,场地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完善。二期项目建成后,医院总床位数达到1600床。

医院西南向日景鸟瞰图

集中化的总体布局

在二期工程规划设计中,我们的设计团队坚持“布局集中化、交通分离化、环境园林化”的设计理念,努力将肥西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一流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

本项目以医疗组团与集中医技的规划进行布局,解决功能缺失、床位紧张、流程欠合理的难题。整个院区一期建筑规划为急救中心区、体检康复区、外科手术系统区及外科病房区四大部分,二期工程规划为综合门诊区、集中医技区、内科病房区及科研教学区四大区域,通过贯通医疗街的方式将一期、二期工程紧密相连,使之成为医疗综合体,患者不需要经过室外即可到达各医疗区及营养餐厅,并且将就医人群与行政、体检、康复等人群分开,实现合理分流 , 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医院病房电梯厅示意图


整个院区二期工程建设及一期项目改造均以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为前提,因此,我们首先进行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待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拆除现有餐厅,将一、二期医疗功能区域全部贯通。其次将一期工程中的门诊、检验、放射、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搬迁至二期门诊医技楼内,再将急诊急救中心和外科系统进行扩容改造,对体检康复中心进行建设。远期规划中,在院区西侧预留发展用地内建设养老中心,打造医养结合示范项目。

医院门诊大厅示意图


分离化的交通设计

本项目交通流线以“快慢分离、到发分离、功能分离”三大设计理念为原则,通过分区引导的方式分流交通,有效缓解院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快慢分离 在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门诊区域,通过分离设置人行与车行的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门诊人行出入口设置在翡翠路中段,正对门诊大厅,缩短人行路线。门诊车行入口设置在翡翠路东段,出口设置在翡翠西段,人车分离、出入分离,互不影响。

到发分离 将医院南侧翡翠路现有的车行出入口设为车行主入口,翡翠路西段车行出入口设为主要的车行出口,通过出口与入口车行交通的到发分离,减小车流交织,提高院区交通效率。在就诊高峰时段,可通过西侧云谷路车行出入口将车流快速引导至地下停车场或驶出院区,避免院区内交通拥堵。

功能分离 按照医院内不同的功能需求,设置不同的出入口,院内的污物、感染、急诊等出入口均独立设置。

医院门诊车行流线平面图

医院公共交通流线平面图

医院急诊车行流线平面图


门诊车行流线 门诊车辆从院区南侧翡翠路入口驶入,在门诊入口广场下客后,从地面直接驶出院区,也可进入地下停车场停放或经地下停车场从院区西侧驶出。遇到下雨等极端天气,车辆可临时停靠在雨棚下下客后驶出院区。对于从云谷路进入的就诊车辆,可通过院区西侧车行出入口进入院区并直接驶入地下停车场,通过地下停车场中心位置的电梯及扶梯直接进入门诊医技楼内。

公共交通流线 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可临时停靠在位于门诊入口广场附近的临时停车区,就诊人员通过与停车区相连的步行广场进入门诊大楼。临时停车区与翡翠路之间设置了2米宽的隔离绿化带,避免对主干道的交通产生影响。

急诊车行流线 急诊车辆从独立的急诊入口进入院区,通过辅道直达急诊楼前,急救车道与门诊车道完全分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住院交通流线 车辆通过东侧天海路独立出入口进入住院区,区域内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车辆入院下客后即下地库,保持相对安静、安全的住院环境。

污物车行流线 院区污物统一收集后,暂存在二期病房楼地下污物暂存间,然后由污物车辆通过北侧污物坡道运出地下室,通过北侧散花路的污物出口运出院区,与其他区域交通互不干扰。

感染流线 此类车辆可通过医院北侧散花路入口直接进入院区感染区,与院区其他区域隔离设置,避免交叉感染。

消防车行流线 沿医院内主要的车行通道、步行通道设置连续、完善的消防应急通道。

医院景观绿化设计


园林化的院内环境

在院区总体规划中,我们首先确定连接一、二期工程的东西向医疗街,形成东西向发展轴线,沿轴线向西结合下沉景观庭院、出入口绿化景观广场打造院区景观绿化轴线。门诊入口广场结合建筑形态创造不同的景观绿色空间,不同层次的绿色空间,可以为患者提供环境优美的等候及休息空间,充分体现了“绿色设计、人文关怀、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该项目以流畅的曲线和竖线条为主要元素,将院区内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和谐美观,规整的竖线条设计与一期病房楼遥相呼应,流畅曲线的加入化解了与一期门诊医技楼连接的矛盾。

在本案的立面设计中,我们从一期病房楼立面中提取设计元素,以竖向线条为建筑的主要构成元素,整体形象与一期病房楼遥相呼应,使院区内建筑整齐和谐,横贯东西的医疗街将一二期建筑连接成统一的整体。科研教学楼灵活的建筑形体和门诊入口流畅的曲线设计,弱化了与周边建筑复杂的空间矛盾,创造出连续流动的空间效果,与门诊前广场景观的融合,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使医院成为这座城市一处独特的风景。

医院病房楼南立面图

医院门诊医技楼南立面图

医院门诊医技楼北立面图


分期推进的实施方案

在二期平面功能组织中,医疗街是整个医疗区的核心架构,是由垂直交通、患者休闲、分层挂号、候诊等功能区域组合构成的立体空间,一侧与门诊区和科研教学区相连,另一侧与医技区相连,向西连接综合病区,向东连接一期外科病区,将四个功能区域紧密连系在一起。医疗街两端均与病房区的垂直交通直接相连,交通关系清晰明确。

该项目将门诊大厅设置在一、二期项目的中心位置,方便所有患者就医,为防止儿童与成人就诊流线交织产生交叉感染,在门诊大厅左侧,将儿科门诊独立设立,在一期门诊医技楼(以下简称“老楼”)一层北侧区域设置放射科,方便就诊人员检查,待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再把放射科搬迁至新的门诊楼。原址改造为急诊放射科和介入治疗科室。

医院总平面图


在二期工程(以下简称“新楼”)完工后,将在一层设置高压氧舱和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品可以通过专用洁梯运送至各护理单元,减少医护人员的往返频次,提高院区运行效率。将老楼中原有的发热门诊搬迁至新建感染楼,南侧区域整体改造为急诊急救中心,对原有的中心供应室进行扩容,以此满足医院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医疗街的中心位置设置出入院办理大厅,方便所有患者就近办理出入院手续,减少两病房楼患者的就医流线,节省管理成本,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分区设置造成的科室分散、管理不便等问题。

为减小垂直交通负荷,缩短患者就诊流线,在医院新楼二层南侧设置内科、外科门诊、产科病房、新生儿病房及NICU,北侧设置全院检验中心和门诊药房。将老楼北侧改造为外科门诊和门诊手术室,二层南侧门诊区域整体改造为急诊病房。

医院感染二至三楼平面图


在新楼三层南侧设置口腔科、妇科、产科、产科病房和产房,产妇在产房分娩后可以直接到达产科病房休息和康复,妇产科与功能检查、超声科相邻设置,方便妇产科患者做检查。北侧区域设置康复理疗、功能检查和超声科。医疗街北侧墙面设置景观绿化,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闲、就诊环境。将老楼三层北侧改造为门诊预留科室、病理科和输血科。所有科室通过医疗街紧密相连,满足患者所有的就诊需求,南侧整体改造为健康体检中心,将体检等人群与就诊人群分开,实现合理分流 , 提高院区运行效率。

在新楼四层南侧设置中医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美容科,北侧设置内镜中心。四层其余位置及以上楼层设置标准病房护理单元。将老楼四层的行政办公区整体搬入科研教学楼内,原有位置改造为中心手术室,并对其进行扩容,扩容后的手术室达到22间。原址扩容既不影响现有手术的正常使用,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ICU病区位于原有病房楼的19层,床位偏少,难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并将空置的18层扩展为ICU病区,以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

医院综合医疗区地下一层平面图


地下空间设置营养餐厅和地下停车场,患者和医护人员可通过电梯或扶梯到达位于下沉庭院内的营养餐厅。本项目将营养餐厅与下沉庭院相连,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外来人员可从地下停车场内通过电梯和扶梯直达门诊医技楼、中心医疗街等区域,就诊方便快捷。

在二期门诊医技楼西侧新建科研教学楼设置大会议室、行政办公、科研教学等功能区,提升医院科研教学能力,改善办公环境。

至此,二期工程建设及一期工程改造全部完成。改造后的一期二期工程将形成统一的医疗综合体,患者可通过中心医疗街到达院内所有就诊区域,非常方便快捷。完成后的院区形象鲜明且风格统一,医疗科室配置齐全,能够极大地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能够为创建三级医院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张鹏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