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医院外墙材料选择与施工

有一种现象正在蔓延:往往在建筑竣工后的5年内爆发,外立面成片脱落的涂料正使得建筑脱离城市大环境。

文/张轶锋(浙江省肿瘤医院)  

“补丁”困境

所谓“补丁城市”广义上其实泛指一些建筑改造如同打补丁一般置于城市各处,其立面风格、建筑品质往往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格格不入。而这样的现象由于城市规划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的介入已经越来越少见。但另一种现象正在蔓延:往往在建筑竣工后的5年内爆发,外立面成片脱落的涂料正使得建筑脱离城市大环境。

从建筑材料尚不那么多样化的时代,陶瓷锦砖(马赛克)和弹性涂料作为使用频率最高两种外墙材料,一直承担着体现建筑外观特点、整体耐久性的重任。经过多年的考验,陶瓷锦砖由于体型轻巧且施工工艺成熟,较少发生大面积、成片的脱落现象(图1),在施工稳定性方面完全领先于体型稍大的面砖、文化石等材料;而涂料的多样化源于建设方对于石材、金属等特殊质感的追求,不断出现的真石漆、金属氟碳漆等新工艺、新材料正在各类建筑外部使用着,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试验”,尽管已经广泛应用若干年,但是目前的效果、稳定性仍然值得商榷。


图1.1 补丁城市


现状分析

材料本身耐久性不合格 现在市场上各种仿石类涂料品种繁多,从饰面效果上看可以分为单色真石漆、多色真石漆、岩片真石漆和仿面砖真石漆四类。除了单色漆较为廉价,其余品种价格区间较大,仿石效果也更为真实。从各类生产厂家的宣传、承诺结合实际产品使用情况来看,基本能维持2至5年无大面积脱落的居多,至于承诺10年以上的由于各种原因实属罕见。原本涂料类外饰面作为干挂幕墙的主要代替品应表现出更为出色的经济性、装饰性、安全性、可靠性,但前三者的光芒依旧掩盖不了其可靠性上的劣势。

施工工艺问题 以真石漆为例,其标准施工工艺可以描述为:清理基面→刮腻子→涂刷底漆→贴格缝纸→喷枪喷涂真石漆1~3遍→除去美纹纸→涂刷透明面漆→清理完成,工艺上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要确保每一道程序都达到标准就较为困难,问题主要可以从“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阐述。

人:技工熟练度不足,喷涂不均匀,底漆漏涂会造成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泛碱等现象。 

机:设备机具气压调节不统一会造成喷涂厚度不一致,喷嘴型号不一致容易造成岩片密度大小不一致,从外观上能会看到岩片密度大的部位呈现“斑块”状。经项目部现场抽查,发现50%器具未进行气压调试,器具型号不统一,导致不同喷枪喷出涂料效果存在差距。 

料:即使同一品牌,同一品种,但不同批次涂料往往会产生色差。涂料稀释比例不统一,也会产生色差。

法:喷涂方法和喷涂距离不同会造成涂料喷射在墙面上的厚度不同,不同的成膜厚度会对颜色的深浅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喷漆的接茬十分明显,不论是隔天喷涂还是后期补喷都会造成观感的明显差异,需要特别注意。

环:地域性的气候及环境因素会使得施工工艺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例如在日照强烈、长年风速较大的地区,施工时涂料溶剂的成膜质量极易因过快挥发受到影响。

材料施工稳定性差 从上述施工工艺的常见问题来看,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稳定维持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其中一环不到位就会影响涂料的施工效果,而目前工程中涂料分项多由专业施工队分包作业,由于工期限制、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经常会出现同一批作业面的色差或其他质量缺陷。这也体现在局部立面修补作业中,二次修补作业大概率会与之前的立面产生差异,原因可能存在于产品批次或施工工艺上。

上述五项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彼此间单独分析任意一项都不足以解决问题。其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就像驾驶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车辆就只能原地不动(图2.1)。而目前建筑立面施工的特点是分区域、分工段、分步骤实施,在施工期间面临的天气因素、人工水平因素、材料保存因素等都将随时影响施工质量,这也是城市建筑补丁现象严重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所在。

图2.1 补丁城市


对策研究

选材角度 从材料选择角度来解决补丁困境也许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对于高层建筑采用干挂类幕墙(玻璃、石材、金属)限制比较严格,尤其是玻璃幕墙,对于高层医院建筑,杭州市是禁止采用玻璃幕墙的,这使得建筑立面选材及形式的多样化变得捉襟见肘。新建医院项目在否定玻璃幕墙立面的情况下,常规做法往往局限于干挂石材(金属)幕墙+玻璃窗,这样的立面是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只要干挂形式按背栓式等规范做法施工,总体使用安全性还是可以保证的。

最重要的是如医院这类重要的、具有社会公众属性的建筑需要稳固不变的形象,而目前外墙涂料所能带来的持续期太短了,身边有许多5年内如同膏药一般的片状脱落的住宅是最好的反例,这些住宅外观仅影响了城市住宅区的景观,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可能在物业、开发商眼里,这只不过是质保期内的正常维修,但是对于建筑本身来说,局部立面的修补带来的不仅仅是色差以及再次脱落的隐患,更为严重的是对周围建筑群乃至城市区域性形象的破坏。(图3.1)

图3.1杭州市民中心附近补丁楼

综上所述,从选材角度来看,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在当前的建材、工艺条件下建议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真石漆类厚浆型的涂料做法,不仅因为其产品批次容易产生色差,施工工艺更是普遍难以把控,对于定时的围护重涂工作极为不利。反而另一类高级弹性质感涂料所能营造的立面效果及可维护性远胜于真石漆(图3.2)。这类涂料通过批刮、喷涂、刮砂、拉毛等操作,可以呈现出多种建筑表皮肌理,并且维修重涂较为容易。若需要保证石材风格或金属质感,则可在地区相关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考虑干挂石材或金属板(一般为铝单板)及其与涂料相结合的方案。

图3.2建筑室内、室外弹性涂料外观

另外,对于某些学院风格的建筑,可考虑软瓷材料,不同于面砖较硬的质地,软瓷片不论外观效果还是施工工艺要求均有优势,局部有脱落时也不会坠物伤人且非常便于粘贴维修。

图3.3软瓷片立面外观

从图纸设计角度来看,对于建筑立面的风格选择不能千篇一律,已有鲜明的例子在我们眼前:高层建筑一味选择玻璃幕墙的做法,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光污染、高能耗以及玻璃坠落隐患,而迫使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了大范围的限制措施。各类材料做法组合应用,在创造多样化立面外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将标新立异的观念摈弃,取而代之的是绿色节能、经济适用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对城市建筑补丁现象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后,为了对未来城市建设有所展望,最后在这里提出一些个人想法。

节能环保,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从材料学的角度来看,建筑石材属于不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当前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花岗岩、大理石均为产地石材加工后运输至工程现场,不同批次的色彩都可能存在差异,虽然这类岩石本身就是地球的组成部分,但是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这样的建筑材料并不可回收再利用且加工产生污染较大,对于子孙后代来说是一种透支行为,站在为地球村永续发展的高度上应尽量减少采用此类材料。

材质选用与构造样式反映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一方面指的是合理运用地方材料,另一方面体现在当地的风俗和文化的构造样式。地方材料相比于外来材料具有造价低廉、易于获取、加工熟练等优势:构造样式以常见的屋顶为例,平屋顶多见于干旱少雨的北方,坡屋顶则适用于潮湿多雨的南方。采用地方特色的材质和构造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场所的认知度和熟悉感。

内部构造与外观材质和谐统一 所谓和谐统一,就是让构造与材质回归原生态,找到属于自己最合适的搭配方式,如果用木头构筑帕提农神庙,石材演绎榫卯结构,会给人张冠李戴,格格不入的感觉。新增构造不能违背建筑结构,材质替换与建筑主体完美融合,保持沿街建筑立面的整体性,构造和材质依托于建筑本体联合共生。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马志晖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