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德国医疗建筑教育重在实践

各高校的建筑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一定要进行细化分类。因为不同建筑之间都有一定的特性,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所以未来的医疗建筑教育不仅要加强课程的体系设计,也要加强学生的设计实践。

       德国建筑素以理性著称,对建筑教育的体系规划更是颇为细致。在德国,很多大型医院项目都是经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设计建造才最终完工,确保新建医院能够在今后超过百年的使用周期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其中医疗建筑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医疗建筑师,德国高校的建筑教育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 Nickl & Partner 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副总经理杨建,全面探索其求学和工作经历,以期了解德国的医疗建筑教育模式及发展状况。

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效果图


与医疗建筑的渊源

HCD:您是如何接触到医疗建筑设计的?

杨:我出身于建筑世家,从小便立志做一名建筑师,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就读两年后,决定去德国留学。2009年,我开始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继续学习建筑设计,完成本科学业后又继续读取了硕士学位。

       德国教育普遍采用的是教授制,每个学生每学期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课程的教授,但课程方向则是由教授来制定。另外,德国教育尤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及实习。我在柏林工业大学的第二学期,就开始在一家德国建筑设计事务所兼职,一直到硕士毕业,参与了许多德国和中国的建筑设计项目。

       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医疗建筑设计接触得比较少,因为学校当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建筑师,他每个学期都会开设参数化课程,所以我最初学习的是参数化设计。但后来在研究生阶段,我在一次设计竞赛中认识了尼克·薇勒教授(Christine Nikcl-Weller),便开始学习了医疗建筑设计。

HCD:柏林工业大学的建筑教育是怎样的?其医疗建筑教育专业的设立背景是什么?

杨:柏林工业大学是德国TU9(即德国理工大学联盟,是德国九所工业大学的联合体)的一员,其建筑系在1995年以后得到快速发展,源于1993年后柏林迎来了社会大发展。大量的工程建设需求,吸引来了很多建筑师,与此同时,很多具有实力的建筑师和学者也成为了柏林工业大学的教授。

       目前,医疗行业的全球化发展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一方面是因为医疗设备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医疗知识的交流更为迫切。与世界各国一样,德国的医院也曾是一味地追求功能性,不注重舒适性。而随着人们对品质的追求,德国的医院建筑开始发生了变化,不仅开始注重人性化,而且更多关于医疗建筑的研究课题也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以此为契机,尼克·薇勒教授在柏林工业大学创立了德国第一个从事医疗建筑教育的机构——医疗建筑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医疗建筑相关的研究课题,后来还承担了德国卫生部资助的医疗建筑研究项目,有绿色医院建筑研究、治愈性建筑研究等。

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效果图


重在实践的建筑教育

HCD:医疗建筑是一个内容十分复杂的学科,柏林工业大学通过怎样的课程设计和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接触和学习医院建筑设计的渠道和方法?您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学习经历?

杨:德国教育属于实践型教育,每学期教授都会提供一个课题,每个课题分为3个部分,2~4个学生一组。例如,一个学期的课题是社区健康解决方案,那么第一部分则会在柏林选择3个不同的社区,让学生自己去调研,但是教授也会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成熟的实践案例。第二部分会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天马行空”般地提出各自的方案,然后是教授、学生、相关医疗单位以及社区代表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建筑设计,这个阶段会有明确的任务书,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设计。所有阶段完成后,我们也会进行评优活动,选择出优秀的设计方案。此外,柏林工业大学还会提供专业的医疗建筑基础讲座,每周 1 节,一般包括医院发展史、医疗建筑规范、医疗建筑设计案例、医疗工艺方法论等内容。总体而言,德国的建筑教育是极其严格和综合的,除了上述学习的内容,我们还要学习社会学。在研究生阶段,我们的学期设计还包含了专业的综合设计,其中有设计中的各种估算、概算以及设计说明等内容。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尼克·薇勒教授的教学活动,作为她的学生,我的学习经历是非常丰富的,一方面是因为实践活动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接触的医院设计与其他建筑设计相比,流线与管线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虽然那段时间较为辛苦,但是我的收获也是非常丰富的。


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HCD:在学习与工作中,哪些人对您从事医院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一位是尼克·薇勒教授,她不仅改变了我对医疗建筑的态度,而且激起了我对医疗建筑设计的兴趣,让我执着于对改善医疗空间的不断追求与探索。另一位是赫尼慕斯·尼克先生,他是Nickl & Partner 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经理,我在柏林工业大学毕业后,他便带我投入到中国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中,让我深刻理解了医疗规划的各种常识、细节,乃至各个设计阶段的把控。

HCD:您认为医疗建筑设计师需要哪些基本能力?您接受的建筑教育为您提供了哪些补充?

杨:我认为建筑师的两个能力最为重要,第一是全局观,第二是沟通能力。医疗建筑设计因受使用需求、项目经费和设计时间的限制,经常会理不清头绪,但若拥有良好的全局观,则可以把握要点,直击痛点,设计出更好的医疗建筑。柏林工业大学乃至德国的整体教育都是比较严格的,经常会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标准完成所有的任务,这极其考验建筑师的整体规划能力和团队内部的任务管理能力。

      至于沟通能力,这个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提高。由于柏林工业大学普遍推行“小组制”的实践模式,所以组内的交流协调、自己理念的表达以及对不同理念的理解和接受,都考验着每个人的沟通能力。而且在做医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医院以及政府等各方代表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效果往往影响着我们项目的关键进程,所以我认为沟通能力也是建筑师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

HCD:在医院建筑设计之外,您是否有从事其他类型工作和项目的经历?您经历过的医疗建筑教育对此有哪些帮助?

杨:在德国一家建筑事务所实习期间,我从事过商业建筑设计,设计的基本都是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等建筑,基本上整个建筑的策划、建筑的流线框架都是由我来负责。由于经历过医疗建筑设计的系统教育,我的全局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建筑功能的逻辑关系处理得也比较清晰。

青岛黄海制药总部大楼


建筑教育的规划设计

HCD:您如何看待医疗建筑教育在未来医院建设行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杨:各高校的建筑教育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进行细化分类。因为不同建筑之间都有一定的特性,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医疗建筑教育真正需要提升的,是让学生去做更多的设计实践,在这方面,我们国内高校需要重点加强。另一方面,我认为与建筑相关的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例如机电暖通专业,也应该邀请相关的医疗建筑工程师来讲课,最好每学期都可以开展设计课,让学生得到既系统又丰富的建筑教育。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增加与医学院学生之间的联动,共同学习和研究医疗建筑设计。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李留锁

2019年4期

薪火相传

导航目录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