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5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美国人这样培养医疗建筑师

美国医疗建筑设计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医疗建筑教育也是自成体系,其培养的医疗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众多优秀的成果,同时也影响着同时代医疗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发展。 HCD:《医养环境设计》杂志 肖: 肖雁文 顾: 顾超君 郑: 郑 探 刘:刘家硕

       美国医疗建筑设计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医疗建筑教育也是自成体系,其培养的医疗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众多优秀的成果,同时也影响着同时代医疗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发展。

       为了探究美国医疗设计师的成长之路,《医养环境设计》采访了四位年轻的医疗建筑师,他们都曾在美国接受建筑教育,并且有着丰富的医疗建筑设计经验,长期活跃在中美两国医疗建筑设计领域。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们可以一探美国医疗建筑教育的培养方式,展示美国医疗建筑师的成长历程。

TAMU建筑策划课程中,学生们切身体会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感受,强化无障碍设计的意识


HCD:请介绍一下您学习医疗建筑设计的学校。

肖: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建筑系设有专门培养医疗建筑设计师的“建筑 + 医疗”方向,该方向首创于1960年,迄今共培养出两百多名医疗建筑师,他们大都从业于美国各大建筑事务所。该方向的毕业生中有34人获得过美国建筑师协会或者医疗建筑学会设置的研究奖项。

克莱姆森大学的医疗建筑方向是美国这一类型项目中最完善和最体系化的。该项目的教育理念强调医疗建筑师通才与专才兼具的培养,课程教育兼顾专业医疗建筑设计和广义建筑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影响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健康状态。2014年,该学位方向获得美国国家建筑师注册董事会协会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融合建筑教育与实践的课程创新。

顾:美国得克萨斯 A&M 大学(以下简称TAMU)的医疗建筑项目于 1966 年建立了其最初的指导研究教学理论,旨在为学生与教师提供能够参与学习并研究已建成项目的机会:每一个项目都有真实的基地、明确的用户需求,在研究过程中,师生们能够与业主进行紧密的合作与交流,这种以强调案例分析为特色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一教学传统在TAMU延续至今,并在继续发扬光大,许多毕业生在实践和学术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的成为了大型建筑公司的领导者、大学教授、医院及医疗机构的规划总监,有的服务于政府机构等。学校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更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专业知识,并加以实际应用。从1998年起,学院正式向通过该项课程学习的学生颁发健康系统与设计认证,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位学生被授予此证书。

刘:我所在的建筑设计公司十分重视医疗建筑设计,为这项业务聘请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我关于医疗建筑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在工作中一点点积累的。我们在医疗建筑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司内部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新型技术、新法规、新设计对医疗工艺的改进 ;二是与外部科学家的长期合作,研究建筑与人的互动关系 ;三是专门的咨询团队,帮助客户从战略、资金、规划、运营各个层面进行未来的医疗建筑资源配置。

弗吉尼亚大学医院扩建项目渲染图 ©Perkins+Will


HCD:就读的学校有哪些知名研究和教育专家,在医院建筑教育和研究中有哪些影响? 

肖:克莱姆森大学建筑系主任大卫·艾立森教授在美国医疗建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艾立森教授于 2007年以及之后三年被美国建筑界权威媒体评为2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在2013年被相关媒体列为美国最受尊敬的30名建筑教授之一。其他知名教育专家包括迪娜·巴提斯多教授和安洁莉·约瑟夫教授,前者曾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名推进医疗设计进步的专家之一,后者曾被评为年度研究人物。

顾:作为美国医疗建筑教育的领先者,TAMU以师资力量雄厚而著称。在校期间,我有幸师从于多位知名研究和教育专家,如 Roger Ulrich、Mardelle Shepley教授等。我的研究生导师 Kirk Hamilton教授,他是循证设计理论的建立者以及WHR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和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双重背景的特性在他独特的教学方式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的设计作业在秉持创新原则的同时又有据可循、有理可依,这种“更有底气”的设计理念为学生们之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HCD:您所在的学校通过怎样的课程设计和培养计划,为年轻的建筑学生提供接触和学习医疗建筑的渠道和方法?

肖:在课程设计方面,克莱姆森大学主张设计素养与医疗专业知识并重,课程设计共有四项主要模块 :第一是作为支柱的设计工作室,主题以医疗建筑为主,包括综合性医院、诊所、养老设施、以社群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等 ;第二是与医疗制度及商业模式相关的知识类课程,既包括体系化地介绍西方医疗建筑史和当代重要课题的课程,同时也有业内知名医疗建筑师的讲座 ;第三是必修的医疗设施认知实习,学生需要在医疗设施内跟随医护人员进行至少累计40小时的现场学习,了解医疗流程 ;第四是暑期前往欧洲的医疗建筑实地考察,由教职人员带领学习欧洲历史及当代医疗建筑案例。

顾:TAMU的课程紧密贴切前沿技术,强调跨学科的观点,确保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特定的知识体系中培养相互尊重的意识,以及对学科的深入理解。以我第二学年的课程为例,其中有一部分是和构造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的,而我的毕业设计也受到了城市规划及环境健康与灾害控制方面的教授的指导。

位于旧金山湾区的 UCSF 医学中心 © Stantec 公司


HCD:在学习期间,有哪些对您从事医疗建筑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历?

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克莱姆森大学高度强调设计为本和建筑空间使用者的体验为本的教育理念。尽管学校课程中包括循证设计的理念,但是学校坚持好的医疗建筑师必须首先是好的建筑师。通才与专才兼具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毕业后不仅是懂得医疗空间功能性知识的技术工种,更是被同行认可的优秀设计师。学校采用小班教学,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毕业后也都与教授们成为了长期的朋友。

郑:Kirk Hamilton 教授是我印象最深刻并且最崇敬的老师。他在医疗建筑行业执业几十年,拥有自己的设计公司,但他在退休后,专门来到我们学校任教,要把毕生的积累传授给学生。他的大设计课程与实际结合,我们要在现实的场地上解决现实的问题。设计过程中,他还会请来专业的医疗人士和我们座谈,让我们提前经历面对业主的会议,锻炼了和医护人员沟通的技能 ;他还会请执业的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我们进行评价指导,中期汇报和最终的汇报也是在建筑师事务所进行,这锻炼了我们的汇报能力。这个过程最大限度地模拟了真实项目的流程,让我们体会到了医疗建筑设计过程的独特之处。

弗吉尼亚大学医院扩建项目病房渲染图 ©Perkins+Will


HCD:您认为从事医疗建筑设计需要哪些能力?您所接受的各个阶段的教育和学习经历为此提供了哪些补充?

肖:除了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通用能力外,我认为从事医疗建筑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对复杂系统有强烈的好奇心,医疗流程和需求非常复杂,只有享受学习和了解复杂系统的人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二是对设计成果有切合实际的期待,真实的医疗设计项目往往有设计之外的功能性需求。

顾:从事医疗建筑规划设计所需能力有很多,其中,纵观全局与细节思考并存的能力至关重要。其次,与终端用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协作关系并保持透明公开的沟通模式也是医疗设计建筑师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谓终端用户,包括医院的领导层、医护工作者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如行政、物流、后勤等等,与终端用户的紧密合作是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最佳方式。建筑师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学会通过多种方式为客户全方位地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此外,医疗建筑师还需要深入了解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实时跟进当前医疗及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并能通过设计体现出对所服务人群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正因如此,医疗建筑规划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教育与普通建筑教育的不同。医疗建筑的构架不仅仅是解决技术和功能上的问题,更需注重培养学生将设计决策的基础立足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数据,用实际证据来分析建筑环境对医疗运营效率、患者康复状况、建筑能耗等各方面的实证效果。学生需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在多学科交叉且不断受到技术挑战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并在实现功能需求、安全性、美学和患者支持等各方面取得平衡。

刘:医疗建筑作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复杂工程,建筑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建筑设计能力,还需要对整个流程的把握,需要对医院运营模式的深入理解,甚至需要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角度考虑如此大体量的建筑怎样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除了这些设计上的能力,还有一些理念和管理技巧也对项目的成功有很大影响。对比中美医疗建筑,我觉得美国有几点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以患者或者家庭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二是设计前期系统的医疗和战略规划,三是设计过程中医院各科室相关人员的密切定期参与,四是施工过程的精细管理。这些内容都是医疗建筑独有的特点,对它们的掌握也属于医疗建筑师必备的软实力。与其他建筑门类相比,这些能力除了可以在学校的专业教学中获得,也要在项目中不断积累,所以医疗建筑师的成长周期比较长。

郑:医疗建筑必须好用,强调功能的实现,所以医疗建筑设计需要非常强的沟通能力和设计汇报能力。医疗建筑非常复杂,涉及几十个不同的科室,每个科室都有不同的功能房间和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医护、访客、后勤等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流线,不同的医疗机构在运营方式上还有较大的区别。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跟医护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密切协作,了解医院的运营方式,确定科室的操作流程,才能设计出适合医护人员使用的空间,这个过程对沟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建筑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设计方案用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汇报给业主,把各种复杂的空间和流线梳理清楚,帮助医疗人员理解设计过程,了解设计成果,使他们对未来的建筑充满信心。

弗吉尼亚大学医院扩建项目室内渲染图 ©Perkins+Will


HCD:您自己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通过哪些方法培养和医疗建筑设计相关的能力?

肖:与克莱姆森大学的通才加专才教育理念一致,我认为好的医疗建筑师需要同时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对医疗流程专业知识的了解。对于设计能力方面,与普通建筑师的学习方法无二,通过实践和现场考察的方式可以持续提高 ;对于医疗流程的专业知识,在大型建筑事务所中与专家的合作,与一线医护人员的接触,以及用学术界前沿研究和最佳实践给自己充电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顾:我认为学校教育在为学生建立起对于医疗建筑规划设计的初步认识并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是让学生获得了毕业后对自我知识体系和能力不断更新的正确学习方法。我将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视为继续教育的第一步,将具有资深工作经验的建筑师当作自己的导师,从实际项目中获得经验与教训,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前往各地知名医疗机构进行学习考察,参加医疗建筑学术研讨会议等,这些都是我离开校园后对提高自己医疗建筑设计能力的有力补充。

刘:我特别感激乐于分享的同事和愿意交流的业主,他们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的逻辑有个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行业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比如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定期组织不同医院的现场调研活动,有的是施工现场,有的是竣工展示。美国建筑师协会医疗分会还会定期举办座谈沙龙,人员主要由当地医疗建筑设计师和相关咨询单位组成。

郑:尽最大可能地参与到医疗实践中,是帮助建筑师提升医疗建筑设计相关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我曾经在华盛顿特区郊区的某家医院做了2年多的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对医院的运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患者的无助、家属的紧张、医护的压力,使我在进行医疗建筑设计的时候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Ikitelli 集成健康街区外景渲染图 ©Perkins+Will


HCD:您认为,医疗建筑设计行业与医疗建筑教育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肖:医疗建筑教育需要关注具体而真实的问题,因此在通才设计教育之外,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应当多参与具体医疗建筑设计的项目实习,一来可以体验医疗建筑设计的过程,验证自身对这一细分方向的兴趣;二来真实项目中的信息浓度高,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基础上,广义的医疗建筑教育应该包括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让学生和建筑师有机会了解国外最新的设计实践。

顾:“如果你可以做医疗建筑,那你就可以胜任其他任何类型的建筑。”这是我当年在TAMU学习时听到老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医疗建筑这个领域从来就不缺乏探索和创造力,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责任感、以人为本且具有前瞻性思维并不断完善的行业。

刘:我觉得一个有创造力的医疗建筑设计行业离不开优秀专业的医疗建筑教育。好的医疗建筑设计团队由一系列专业的人才组成,比如医疗战略总体规划、医疗运营规划、医疗工艺规划、医疗体验规划、医疗设备规划、实验室规划、供应链规划、医疗水电暖规划、医疗建筑施工管理等等,这些专业的人员相互协作,共同确保医疗建筑项目高质量完成。因为这些细分领域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同时医院作为一个以技术为导向的产业也一直都在尝试新型技术和运营模式,而大学教育恰恰具备了专业性和前瞻性两大特点,所以我认为如果医疗建筑作为大学的一个细分专业,一定可以为我们祖国的医疗建筑储备一批优秀的人才,并且极大地促进医疗建筑的长远发展。

郑:医疗建筑需要为患者、医护人员服务,需要紧跟医疗科技的发展。美国现有的医疗建筑教育项目,师资力量是由医疗科研人员、医护专家、医疗管理专家和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医疗建筑师组成的,这种复合的师资力量可以让建筑师提前进入专业状态,从学习中领略实践项目的魅力,夯实基础。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王小昭

2019年4期

薪火相传

导航目录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