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 看得见云朵,听得见花开的人性化绿色医院

作者:张远平 蔡琳玲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设计伊始,由于城市空间形态、用地交通条件、内部公共空间形态等多重条件限制,与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点。如城市空间形态与医疗功能的完整性及后勤供应的高效性的矛盾,城市交通与医疗功能流程的矛盾,城市地域文化背景与现代医院形态之间的矛盾等。基于项目定位和医疗功能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创意构想,我们将矛盾点一一消解甚至加以利用,实现了设计目标。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6年~2019年

竣工时间:预计于2022年完工

用地面积:174974.34平方米

建筑面积:265000平方米

床位数:1200床

结构形式: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天府大道以西,定位秉承“异地发展同质化、同城发展差异化”的理念,与华西医院各院区形成互补的医疗学科功能设置。以MDT模式规划多学科中心。方案旨在实现一座具有华西特征,以“超越华西办华西”为目标的现代医学中心,更为建造一座现代化绿色生态医院,使得无论是医护还是患者,在这里都能“看得见云朵、听得见花开”。

 

MDT模式衍生整个场地方案

项目用地被兴隆145路分割为东西两块,且两块用地之间存在12米的高差。设计以天府大道为起点的生态慢行景观平台(图1),有机地衔接院区跨路医疗功能体,缝合了两块用地对医疗建筑及院区环境造成的分割问题。同时,项目以MDT模式规划多个医疗功能中心(图2),布局以医疗轴连接各中心学科门诊医技模块化单元,并结合庭院化景观打造院中院式的特需医疗。


区域城市交通的高度融合

项目沿天府大道一侧禁止开设机动车出入口,仅设人行出入口及一处急救应急出入口。天府大道仅通过一条20米宽的兴隆80路顺接,兴隆86路未有匝道与天府大道相接。高峰时段的车流组织以及院区各功能区域的交通组织都是设计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地形高差、周边道路条件、车流人流来向、医院功能区域分布等综合考虑,设计通过分区、分时段、单循环立体交通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人车分流和地铁无缝交通连接的人性化交通体系。

横亘于用地中间的兴隆145路,利用其尽端道路和穿越院区下方平接车库的特点,对门诊主要车流进行组织,通过设置城市缓冲广场及立体交通系统,减小对市政道路高峰时段的压力,切实实现人车分流的院区安全交通环境。(图3~6)

医疗工艺设计的全过程服务

项目设计包含了主体设计及一系列专项设计,围绕着医疗工艺通过综合技术平台进行控制。通过医疗工艺设计的细化,项目的指标、技术标准和服务流程也逐一得到深化控制。

手术中心规模的确定  应对未来医院住院天数缩减趋势,手术中心规模也呈现增长趋势。手术中心的规模=手术病人床位数×365/(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室全年工作日×平均每个手术室日手术台数)。目前医院平均住院日7.8天,根据医院设定将平均住院日缩短为5-6天的目标,结合外科床位,项目确定中心手术设置63间手术室。(图7)


入院服务中心的设置  常规的就医流程,如手术前的医技检查、麻醉医师诊断、手术预约及入院等,病人往往需要寻找各科室,来回奔走。以病患为中心,提升服务是本项目作出的一大改变,为减少病患不必要的人流往复,提升公共空间的效率。通过设置入院服务中心,实现病人手术检查、预约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服务品质。(图8)以入院服务中心为切入点,引导未来医院服务发展方向。


日间医疗体系的设置  项目除关注如手术室、ICU等核心医疗体系外,同时也完善构建现代医院日间医疗体系,配置包含有日间手术室14间(设置于中心手术部内),60床日间病房,以及日间伤口治疗中心。日间医疗体系是对传统医疗流程的改进,通过最大限度地契合患者需求,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图9)

 

项目重点技术应对

设计深化阶段,以医疗工艺为主线,控制工程中所有专业的技术设计和实施。除常规主体专业外,更包含了室内精装修、幕墙、景观等专业的配合实施。同时对特殊技术问题应对也起到关键控制作用。

兴隆145路减隔振设计  兴隆145路的车流穿行对上层医疗功能用房可能造成振动影响,为解决交通组织问题,将道路交通环境振动对医院的影响减至控制范围之内,通过分析,结构采取了道路下方设置钢弹簧浮置隔振装置和在对振动敏感的房间预留浮置隔振地板的双保险措施。(图10~11)

核心中庭效果设计  医疗轴的核心空间的“水”、“光”庭,在实施中以顶悬挂体系,避免中庭和周边楼板需与结构梁相连接,而失去了方案构想的轻盈效果。采光顶连接于桁架之上,立面玻璃主龙骨则通过拉杆吊挂于桁架下方。整体结构轻盈简洁,现代感十足,从而达到通透的效果。(图12)

 

立面砌筑效果专项设计 外立面主要采用陶板材质,以幕墙手法来实现砌筑肌理,幕墙专项设计通过节点和构造控制。将竖龙骨隐藏于错缝位置,并省去部分横向龙骨,最大限度实现设计构想。(图13)

物流系统地下空间连接通道设计 兴隆145路下埋深4m设置有一条市政管廊,管廊宽8m高6m,使得项目的两层地下室无法连贯东西用地,设计采用气动及箱式物流、生活垃圾被服回收管道系统,通过多种物流系统在地下空间进行连接,并设置专用的物流管廊联系东西用地的物流系统,整合院区物流体系,保证医院后勤供应系统高效运作。同时考虑物流系统管道尺寸较大,且经地下室汇集至污物处置中心、库房及后勤楼等,因地下室设备管网复杂,通过管综控制等方式确保充足的空间净高及顺畅的系统管路设置,并保证大型垃圾车的回转半径及专用污物通道净高。(图14)

 

通过可靠网络、设备物联打造智慧化医院  项目为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机房工程采用一体化机房配置,降低设备能耗,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机房环境。并采用IP化医用系统建设,结合无线技术应用,项目WIFI和RFID技术同时运用,提升设备物联化度。结合绿色建筑设备管理系统、IBMS集成系统、能耗管理与计量系统综合运用,实现大楼设备高效管理,大楼能耗动态监测和分析,最终实现最优化运行。(图15)

全过程造价控制  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全过程造价控制是项目实施的核心部分。基于技术标准的造价切分,在估算、概算和清单等不同阶段,及时分项核对造价控制点并适时进行调整。造价的切分控制,最终落实在技术标准和各专业技术图纸及文件的对应调整上。


看得见云朵,听得到花开

基于项目现代医学中心的定位,不容忽视的医院百年文化历史,建筑整体从华西传统建筑提取红、青、灰,三种基础色调,加以现代手法诠释演绎,呼应华西医院老院区形象,体现现代化医院的形象特征。室内空间设计有“水、光、树”三大主题中庭,旨在营造林语花香的既抽象又自然的院内诊疗空间。

 

室外景观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为指引,深入研究公园城市理论内涵,打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医院景观体系,并结合华西医院的历史和传承,重点打造华西主题文化公园、生态康复花园等特色景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情感化”,通过景观的媒介整合,协调建筑与场地、建筑与人、场地与人、文化与人的多维度空间关系。在满足医院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给病患、医护人员带来生理愉悦、社交愉悦、心理愉悦、思想愉悦,四个层面的优质体验。建筑与景观相互渗透,在室内中庭空间及屋顶打造禅意观赏花园,有益于缓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精神压力。通过雨水花园的形式来保护生态本底,展现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和生命力,给环境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图16)

小结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设计伊始,由于城市空间形态、用地交通条件、内部公共空间形态等多重条件限制,与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点。如城市空间形态与医疗功能的完整性及后勤供应的高效性的矛盾,城市交通与医疗功能流程的矛盾,城市地域文化背景与现代医院形态之间的矛盾等。基于项目定位和医疗功能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创意构想,我们将矛盾点一一消解甚至加以利用,实现了设计目标。(图17-图33)


 

设计人员名单:

建筑专业:  张远平 黄平 钟鹏 蔡琳玲 欧阳文麟 匡金玲 夏志伟 张进华 王光华

何沅 周胤宏 卢义修 佘海超 吴帆 邓鹤 李宗虎 耿创 韩艺文 黎强

张溢韬 赵祺 罗号 王诗旭 王龙波

结构专业:  周劲炜 吴小宾 周定松 熊耀清 陈强 徐新光 王煜 蒋宇 姜孝勇

给排水专业:李波 刘光胜 周利 张玉静

暖通专业:  路越 革非 李林 张国昊 李立山  杨雪松  康诚祖  张传龙  刘宇

强弱电专业:徐建兵 李先进 郑俊 马磊

智能化专业:杜毅威 熊泽祝 余强 刘璐 周海林 刘昕奇

装饰专业:  张国强 徐进 王冰洁 肖巍 蒋健 周弋帆 张乐弦 王翔雨 徐源 黄媛

肖钰彤 方瑞

幕墙专业:  董彪 蔡红林 董兴斌 李果 郑双 孟晓明

景观专业:  安炜 慕朝辉 刘子扬 包红 朱桔林

绿建节能专业:  冯雅 钟辉智 黄佩 窦枚 刘东升 王晓 罗俊枭

造价专业:  张廷学 杨艾科 彭小芳


图片来源:

图1-16:笔者自绘

图17-33: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马志晖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