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医院室外区域交通组织策略研究

作者:徐晨凯、章开文

医院交通组织可借鉴城市交通的组织方式,在医院总体规划上对车流、人流的分流给予合理安排,实行城市化交通,实现地下走车、地面让车、连廊走人,做到各行其道。尽量避免迂回、交叉,做到缩短路径、方便患者,创造良好的医院地面环境。

医院室外交通组织在满足一般的道路需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医院交通组织的专业性,在符合医院医疗流程的同时,注意洁污分流,以适应医疗流程的变化。医院交通组织可借鉴城市交通的组织方式,在医院总体规划上对车流、人流的分流给予合理安排,实行城市化交通,实现地下走车、地面让车、连廊走人,做到各行其道。尽量避免迂回、交叉,做到缩短路径、方便患者,创造良好的医院地面环境。


医院外部区域交通需求策略

医院室外区域交通需求分为:患者就医、访客探视、员工通勤、院内功能运输四大类。

其中:患者就医一般分为紧急与常规两种常见情形,紧急情况下往往伴随事件呈突发性,要求分秒必争,因此急救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手足无措、情绪焦躁;常规情况下患者身体抱恙,体力及精神状态都不及正常人,属于弱势群体,要求尽快就医的同时,出于对病症以及治疗处置的未知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

访客探视的目的地一般为住院部,且对患者病情提前知晓,故时间紧迫性不高且心态较为轻松。

员工通勤的规律性较强,且因为是本单位员工对院内情况较为熟悉多能主动安排交通及时间,主要需求是能够方便快捷到达工作岗位。

院内功能运输主要服务院内各部门之间的物资转运以及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的需求,院内功能运输多涉及专业领域要求尽可能内外分离,同时应保证快速便捷以及洁污分区等需求。

针对以上四类需求,提出如下策略:

1.在总体规划上对车流、人流分流给予合理安排,做到各行其道,实行地下走车,地面让车,连廊走人。尽量避免迂回、交叉,缩短路径,方便患者,创造好医院地面环境。

2.此外急救患者没有明确的时间性,往往事发紧急,要求分秒必争。且因事发突然患者及家属往往手足无措、情绪焦躁。特别是突发性气象、地质灾害等的紧急需求,是否能妥善安置将引起全社会关注。

3.建议确保医院抢救绿色通道位于显著位置,拥有自身独立的出入口并与一般性医院道路分离使其能够保证持续畅通,120急救车需开至距抢救室最近距离。

 

医院外部区域交通流量分流策略

医院室外区域交通流量全天流量随时间分为三个高峰区间,主要集中在:

7:00~8:00

13:30~14:30

17:00~17:30



图1 单日室外区域交通流量表

其中7:00~8:00时段为第一交通高峰,各种交通需求并行,种类多,流量大,例如现场挂号、上午就诊,职工上班通勤等,占全天总量的20%~30%;其次,13:30~14:30时段为第二交通高峰,主要交通需求为下午来院现场挂号就诊等,占全天总量的15%~25%;最后,17:00~17:30时段交通主要为患者离院及职工下班通勤等,为第三交通高峰,占全天总量的10%~15%。

由时间特征可知:医院室外区域7:00~8:00的交通高峰集合了所有需求特征,其中交通引导与分流最大的难点便是以私家车为主的交通方式。

针对大型综合医院交通种类多、流量大的状况,提出了利用城市交通枢纽理念整合各种交通方式的策略:

1.将各科开诊时间、挂号时间、患者就诊与医护人员通勤时间、开放探视时间以及医院各功能运输时间错峰缓冲。

2.做到流线分离、内外分离、功能分离以及口部明确。

3.打造的医院多首层的立体交通体系,利用楼层人行天桥、地面医疗功能广场,地下机动车系统,彻底实现人车分离;同时将公交接驳区、的士接驳区独立设置在下部,采用下沉市政路,将公交车、的士、私家车、救护车等机动车引入地下,与医院的门诊区形成便捷无风雨接驳,并在地下层接驳区设置可直达每栋住院楼的公共电梯,使得出入院患者及探视来访的人员均可以便捷到达。立体交通接驳方式可以提高救治效率,并减少医院对城市的交通阻塞。

图2 地上天桥及地下连廊示意图


 

4.打造高效接驳、多区域、多层次的上下客系统

公交接驳区、出租车、网约车接驳区尽量利用高差或地下室独立设置,对地面广场的影响做到最小的同时与医院门诊区、住院楼的公共电梯形成便捷的无风雨接驳,患者出入院及探视来访均可以便捷到达。


医院外部区域交通到达方式优化策略

医院室外区域交通到达方式,主要种类及比例为:

私家车占30%~40%;公交和轨道交通占20%~30%;出租车、网约车占15%~20%;自行车、步行等占5%~10%。

由交通方式特征可知:所有交通方式中私家车占30%~40%,出租车、网约车占15%~20%,一半以上的交通方式需要使用停车资源,但由于众多患者涌向城市中心医院的事实造成现有国家配套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针对医院外部区域交通到达方式,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增加停车来源,特别是挖掘医院周边所能提供的社会车位,充分利用存量车位分流高峰期医院停车需求;新建医院可考虑适当提升停车配比标准,以及普通车位预留改建立体停车设施的可能。

2.交通组织优化:地下停车场应采用单向通行,循环式交通系统,强调导向性,简化流线。停车场可采用分区策略,鼓励并联式停车划分,达到均衡地下交通,提高进出车效率的效果。

医院应积极采用车牌自动识别闸机系统、中央缴费及移动互联网络缴费模式、智能停车诱导和寻车系统等,有效提升停车效率。另外,考虑到医院人群的特殊性,建议在地下停车场建立一套人行系统。

3.成本控制,停车收费应采用阶梯制收费体制,进一步细化收费标准,提高就诊以外泊车成本,必要以外的长时间泊车成本需超过附近泊车的平均成本。

4.经营性车辆短时停靠

医院要充分考虑在医院室外区域内设置蓄车区,避免出租车在院外道路上排队,对城市交通以及医院主要出入口造成干扰。公众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抵达专属交通接驳区,接驳区与医疗功能相连,可通过连廊、扶梯、电梯抵达各医疗单元口部。


引导公共轨道绿色出行策略

由上一小节的交通方式特征可知:公交轨道占交通方式的20%~30%,公交轨道由于其高效快捷、绿色低碳的特性是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所倡导的出行方式,若能将其有机的融入医院室外交通体系中,真正做到方便快捷并以此扩大交通方式的占比率,就可以有效化解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对院内交通资源的巨大需求,从根本上优化整个医院的交通状况。

为引导公共轨道的绿色出行方式,提出了如下策略:

1.梳理大型医院周边公交站点配置,引导公交车,使其方便进入距医院主要入口较近的医院室外区域。对于有多条线路的公交站点,建议采用“并行港湾式”公交站,避免公交车过长排队影响机动车进出医院,并考虑设置无风雨连廊与医院入口形成连接,形成便捷舒适的公交行人系统。

2.地铁轨道交通引导,医院宜与地铁线路在同平层高度直接相连与医院门诊区、住院楼的垂直交通形成便捷,使出入院患者及探视来访者均可以便捷到达。

图3 TOD模式(图片来源于网络)

3.创建各类交通枢纽,以便捷的方式引导公交地铁人流的同时,无缝对接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救护车等。这种立体交通接驳方式在减少医院对城市交通堵塞的同时,可以极大提高救治效率。

图4 地下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联系及开发利用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马志晖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