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用“上帝视角”做好医院设计

作者:本刊记者 李留锁

作为建筑师,我们一直在尝试挑战自己,希望每个项目都具有独特的品质。但由于医院建筑相对固定的功能拓扑关系,想在医院建筑中做出变化是非常困难的,这要求建筑师需要深入理解医疗功能逻辑,保证所有的创意都不能违背这一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变化的医疗需求与医院建筑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这一矛盾的进展取决于医院的发展方向、现实需求以及建筑设计。为此,《医养环境设计》杂志(下称“HCD”)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原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刘瑞平,为我们详细阐述未来医院建筑的变化、绿色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主入口透视图

医院设计那些事

HCD您最初是怎样接触到医院设计的?从事医院设计这些年,您有哪些主要的体会?

刘瑞平:能够接触医疗建筑设计,我将之归结于缘分。因为我爱人是一名临床医生,这让我对医院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另外,我所在的团队也在从事文化、教育等建筑的同时开展医疗建筑设计,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样我在医疗建筑设计方面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从事医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医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多学科的综合复杂。这种情况,极其考验建筑师的逻辑能力和整合能力。例如医院的屋顶通常是各种设备的出口,难以使用,但是我们在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的设计案例中,在屋顶上整合了住院大堂、康复理疗、无风雨游廊、物流系统、机电设备、景观园林等要素,成功地为患者营造了一个疗愈花园。

HCD:您在负责医院项目时最先考虑的是什么?

刘瑞平:作为建筑师,我们一直在尝试挑战自己,希望每个项目都具有独特的品质。但由于医院建筑相对固定的功能拓扑关系,想在医院建筑中做出变化非常难。这需要建筑师深入理解医疗功能逻辑,所有的创意都不能违背这一点,然后再去深度发掘每个医院、每个场地的特性,通过各方面的分析、提炼与整合,最终才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医院建筑作品。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屋顶花园透视图

形式、视觉、文化的结合

HCD:您认为医院建筑的美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您在做医院设计时,是如何把握医院建筑的视觉效果与功能性的?

刘瑞平:用“带着镣铐跳舞”这句话形容医院建筑设计师是最恰当的,不过在我看来,医院建筑形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形式背后的逻辑。

       从事医院建筑设计,我常怀敬畏之心,重视医院建筑的功能美学。一般来说,形式不能脱离使用功能逻辑而存在,但其实功能越丰富,形式反而会越精彩。这就是为什么任务书不明确,建筑师做的设计会非常粗糙,而在与医护人员沟通、整合功能需求后的设计,才具有灵魂,才具有美感。

HCD:您在设计不同类型的医院时,哪些方面是共通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刘瑞平:在我参与的项目中,有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也有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不管什么类型的医院,共同点在于这些都是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就得有公共建筑的性格,要有开放性、文化性,而不能仅仅只有功能性。比如我们在做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时,我们的设计概念中就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但这不同于表面复古的建筑形式,而是对于传统文化本质的掌控。而在设计大鹏新区人民医院时,我们要体现的就是场地依山面海的场所精神和康复医疗特色。

       当然,每种医院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这和演员有点像,要根据剧情进入不同的情景角色。在设计儿童医院时,建筑师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进入孩子的状态,要思考什么才能够打动他们,帮助他们点燃战胜疾病的勇气。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夜景鸟瞰图

务实设计关键在人

HCD:在进行医院建筑设计时,您是如何处理医疗工艺设计的?

刘瑞平:从事医院建筑设计,建筑师一定要掌握医疗工艺,并且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提炼、整合能力。

       我们在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中发现,他们的很多需求翻译成建筑语言有可能就是错误的,但是作为一名建筑师,要能够分辨、掌控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给出更合理的建议。有些医疗工艺师,言必称是医院某科室主任定的、护士长要的,但却不了解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谈自己的设计态度,这就会出大问题,因为最终建筑盖成,承担责任的是建筑师。

HCD:在医院的绿色可持续方面,您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您会使用哪些方式来控制建设成本?

刘瑞平:在绿色建筑方面,一方面我主张关注被动式节能,减少一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我们在深圳做的医院设计就尽可能保证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避免出现“西晒”的情况。在我们的设计中,架空、灰空间、下沉庭院、采光庭院是医院建筑的标配,这些措施不但能提升医院空间的环境品质,还能减少后期的运营能耗。

       另一方面,我主张关注医院建筑的运营能耗。医院建筑是高度设备化、高耗能的建筑类型,需要依赖特殊的空气洁净技术,而且属于全年无休、全天开放的人工环境,科学合理的机电设计是降低医院能耗的关键。


做包容性设计

HCD:未来医院建筑空间的哪些方面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的建筑设计应如何包容未知变化?

刘瑞平:医院建筑是一种高度人工控制的环境,这种控制依赖各种设备来完成,而硬件设备更新迭代非常快速,凡是与设备有关的空间,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一方面,医院吊顶内的建筑设备管线会越来越多,占用的层高也将会越来越大。例如物流系统,以往常见的轨道物流、气动物流,到现在的中型厢式物流系统,都开始进入医院的视野,这些未来都会占用我们建筑空间的净高。

       另一方面,医院建筑空间会变得越来越集约化。这得益于预约就诊模式和远程医疗模式的发展,医院的门诊大厅、挂号收费等功能逐渐从前台转为幕后,空间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小。并且随着智慧停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地下室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些改变,我们建筑师不能停留在固有的知识和套路里,要主动了解新科技、新技术,用好“上帝视角”,才能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医院设计作品。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医疗街效果图

触摸过去, 激扬未来

HCD:在您负责的项目中,您与院方之间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刘瑞平:建筑师和医生们经常交流,一方面能促进自我对设计的反思,另一方面可以训练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件事情比较特别。一件事情是,有一位院长问我为他所在的医院设计了多少个门, 这个问题把我问得目瞪口呆。后来,我在做设计时,便开始有意识地将门按照尺度、用途、材质进行分类,并逐渐形成了医院门的设计标准。

       另一件事情是,某医院要评三甲,但是其急诊科的功能和面积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该院院长与我商讨策略。开始院方想在原有急诊科的旁边进行加建,但这与我们之前设想的改扩建方案有重大冲突,而且会增加投资、造成浪费,所以我们对此表示反对,并建议在急诊旁设置临时建筑,以满足功能要求。最后,院方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节约了建设资金,确保了改扩建方案顺利实施。因此,我认为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师的引导和决策至关重要。

HCD:您认为“什么是好的医院”?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刘瑞平:我想从一个实践建筑师的角度来提供一些方法和路径,一共包含五个层面。

       第一,建筑师要竭力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功能体系,这是医院建筑的根本,要尽可能缩短流线距离,降低医护人员出错的概率,避免交叉感染和患者跌倒。

       第二,要营造一个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体系, 建筑形态、室内空间要给人温馨的、家一般的感受。比如我们在做儿童医院时,采用了一种幻彩铝板,在不同的角度色彩会不同,希望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与孩子们产生共鸣。

       第三,细节的设计要人性化。比如患者下了车,能够不受风雨影响,快速到达医院;在病房内,为患者家属增加折叠陪护床的储藏空间。

       第四,营造绿色生态的疗愈环境,尽可能让医院充满阳光、绿色,减少医院后期的运营能耗。我们在大鹏新区人民医院中,特将医院的屋顶花园与山体融为一体,来为患者创造一个花园中的医院。

       第五,创造通畅可达的交通环境,要梳理好医院交通规划,往往需要建筑师跳出用地红线来思考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医院规模扩大了,建筑也“高大上”了,但医院门口却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这对于建筑师而言,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李留锁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