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CHCC2024
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
筑医台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王铁林:转变医院建设模式的思考----高标准提需求、建设走向EPC

转变医院建设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医院建设的品质,改变各项目单打独斗的状况,有利于克服传统建设模式下的弊端,并积累新的建设经验,由此促进市场经济下医院建设咨询和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在过去的医院建设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医院建设项目经常出现超工期、超概算、边建边改等问题,而且问题在继续、教训在重复。究其原因有前期策划不充分、设计与施工分离、建筑实现和医疗功能不匹配、缺乏系统专业医院建设管理服务等。

这些问题都无关专业技术层面,而应从规则层面转变医院建设的模式,因此,笔者提出高标准提需求、医院建设走向EPC模式,以期达到设计为主导、与各专业深度交叉实现医院工程项目营造过程的组织高度集成,提供一体化、高品质的医院建筑成品。

高标准提需求应强化前期策划、注重医疗工艺设计

高标准提需求可为建筑设计提供完整、准确的依据。

在医疗工艺设计当中,要明确需求。医疗工艺设计是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而不是代替建筑设计。总的来说,源于需求,基于功能和行为,有条件的落实到建筑空间,为建筑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医疗工艺设计贯穿于策划、设计、施工全过程,系统解决医院服务、使用、管理等流程条件、工艺装置等功能设计。

在整个工艺设计中,要注重“三性”:

系统性——医院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功能的系统性决定了建筑的系统性;

专业性——对医院各专业组合、医疗流程及流程条件等有标准的合理设定;

适宜性——功能要与建筑、资源、规模标准等相匹配,可预见建设的目标及可行性。

医疗工艺设计还要注重相关参数:

一是业务指标,医院业务规模和各科诊疗工作量的指标,用于解决流量、空间要求、医疗设备配置、工位数和相关物流、信息流设定;

二是技术规格,医用专项系统技术参数和医院医疗设备、护理装备、家具等技术规格及对建筑空间的要求。

转变为EPC模式,提高医院建设品质

传统的医院建设模式是业主分别把设计和施工交给不同的承包商来完成,而他们的工作又是依次进行的,只有当设计工作完成后,业主才能通过施工招标选择施工承包商。传统模式在项目适用范围、招标方式、风险承担等方面不适用于复杂的医院项目建设。

而EPC模式接近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力求标准化、模数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可克服设计施工分离方式存在的内耗严重、责任不清、业主协调工作量大、难度高等诸多弊端。

EPC模式适用于规模大、工艺复杂、设备采购安装占比大、专业化程度高需发挥设计主导作用且对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严格的项目。它可整合设计与施工,有效控制工期、造价和风险。它所采用的是二元管理体制,业主和总承包商是合同关系,总承包商以设计为主导,统筹安排项目采购、施工、验收等,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总承包商违约没有上限。

但是EPC做起来很难,现行的政策约束太强,业主和承包商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业主向项目投资人角色转变,更加注重投资价值回报和项目的商业运作;对项目的控制参与度切实符合EPC模式。EPC总承包商应综合实力强,负责项目全过程管理和实施,提高“契约精神”及“信托责任理念”,提供一体化建筑成品服务。

相应的,要建立EPC模式操作管理体系。针对医院项目特点建立各项基本管理流程和制度,形成实操性强的EPC项目管理体系,以利于专业化服务的提供,促进产业发展。EPC模式下,选准选对EPC总包商成为业主项目成败的关键。当前建筑企业应本着市场规则和医院建设走向EPC模式这一方向打造专业、综合实力强、系统专业、可信的项目服务。

转变医院建设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医院建设的品质,改变各项目单打独斗的状况,有利于克服传统建设模式下的弊端,并积累新的建设经验,由此促进市场经济下医院建设咨询和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此书籍为收费书籍

1799阅点(¥17.99)

编辑:ICY

近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