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特医院的护士,移民街道志愿者。讲述了近年来黎巴嫩及叙利亚移民到柏林的生活情况。

移民街建筑

移民的贫困、文化冲突、不安定性等各种因素影响着城市社会环境。难怪有人说柏林城市卫生有问题,有人说柏林卫生不差,那是因为所到之处不同。我们这次体会到干净与邋遢的分界。接受难民是一种胸怀,改造难民需要时间。

政府尽力为移民改造舒适的社区环境。

民办非盈利的诊所为移民提供医疗服务。

在欧洲医院设计师联合会的帮助下,参访夏利特医院。医院运营官为我们讲解并引导参观。

开办那年建的医学生教室,1836年改为手术室,后为妇儿病房,19世纪改为儿童研究所。

夏利特医院在冷战期间属于东柏林,90年代,柏林墙拆除后,与西柏林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医院合并成为如今的夏利特医院。目前已有22000员工,5000名医生。这是1954年的柏林墙残桓。

医学生

医学中心300年的沉淀,每栋楼都有故事,每栋楼都是文保建筑。

地方足够大,楼盘足够多,大家一半的人都走不动了。

门诊楼大厅很小,门诊预约平均13天,正在向丹麦学习新模式,预计门诊预约能减少到4天。

吸烟区

院内流动咖啡站

众多建筑

新院区,与中国新建医院雷同

人家不讲排场,当然与预约门诊模式有关,厅依然很小。出访第一次看到中文:欢迎光临!估计我国相关医疗单位与夏利特医学中心交流频繁。

楼梯设计

数字化梯控

新院区概况

手术室改造前后设备层处理对比

下午与夏利特医院代表、尼克及合伙人建筑设计公司负责人等报告交流。

队长与菲特列先生就今天的重点话题:医院建设工业化作深度交流。德国与国内情况一样,技术分散,整合较难。但中国落地更快,欢迎他带着技术与理念到中国合作发展。

中方孟院士分享了中国医院建设的现状及发展

重点7要素

真心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