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千张床位,2027年交付使用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位于 龙华区大浪街道黄麻埔社区美宝路东侧地块,同期建设的龙华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将按照“医防融合、防治结合、急慢兼顾、医教研一体”的思路,满足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防控的基本功能要求,落实对全区慢病管理、精神卫生服务及治疗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域公共卫生管理能力。

龙华妇幼新院投资30.6亿元,占地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7.9万平方米,计划设置床位1000床,其中龙华区妇幼保健院计划设置800床,公卫中心计划设置200床。 预计2025年主体封顶,2027年交付使用。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效果图

02设计注重创新、科技、生态和人文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项目(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依托“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城市发展战略,设计致力于重构“创新、科技、生态和人文”,打造具有未来意义的妇幼健康医疗服务旗舰。

项目效果图

绿色安全的分区体系

方案创新一体两翼规划结构,以中央绿轴为纽带,两翼分布妇幼保健院和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央带状公园既是卫生隔离带,又是一个整合景观、生态、立体交通的复合型建筑公园,交织的生态网络创造出公园内在的互动与连接,它向着城市和山体公园大生态系统开放,促进城市与大自然深度交融。建筑整体构图具有强烈的动态艺术特征,裙房屋顶的半透明材质将建筑连成整体,形成具有多义性想象空间的图景,这是一种充满未来感的独特城市意向。

项目效果图

蓝绿交织的都市田园

设计灵感来自于基地山水自然生态基因,致力于在城市、建筑与自然间建立生态联系,重塑自然生命支撑网络和生物多样性聚合场所。四座主体塔楼向心布置,形成怀抱之势,以开放的姿态迎向城市。并以不同角度向山体公园开放,确保建筑体量顺应城市主导风向互相错动,形成城市风廊,促进空气微循环,有利于防疫和碳中和。这种布局模式,在城市和自然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城市与大自然深度交融,营造和谐共生的都市田园意向。

LDR产房效果图

艺术生态的童趣地标

结合儿童的视角来体验建筑,为每个空间注入惊喜感。创造一系列充满创意的空间,全面打造童趣疗愈地标。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调,一个个生长的彩色舱体为元素,形成彩虹舱概念方案。为产、妇、儿与医护人员提供各式各样的主题空间体验。兼具益智性与趣味性,体现亲切感,缓解医护人员不安情绪。

阅读舱-主题舱效果图

主题舱效果总览图

“魔法森林”中七彩互动墙融合自然森林和LED照明科技,形成多样化的场景,营造独特的视角体验。

魔法岛屿效果图

抽象化的竹竿造型立柱,柔化了城市与建筑界面,营造浪漫的建筑表情。空中平台既为儿童病患创造了独立的入口空间,并促成“魔法森林”和竹林广场形成流动空间。

1F大厅效果图

03建设未来妇幼医学中心

龙华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三级”定级为契机,对标一流找差距,补足短板促发展。推进以 “强专科、强综合”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科研型高水平妇幼保健院建设。未来三年里,龙华妇幼保健院将强化指标导向,聚集医院的功能定位,完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全力推进新院区建设,五年内进入全省妇幼专科医院绩效考核前十五名,建设成为深圳中轴区域性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的“妇幼医学中心”。

项目效果图

一是凝练学科方向、推动新技术开展、促进亚专科建设,推进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母胎医学中心、产前诊断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儿童脑科学医学中心等学科建设。

二是完善建立与国内医学院校的合作和协同发展的机制,在资源、人才、教培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妇幼医学保健科研系统创新体系。

三是以创新促提升,构建龙华优质高效整合型妇幼服务体系路径,促进妇幼健康科研与健康产业联动发展、协同发展,推动妇女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管融合发展,将妇幼卫生管理融入到社会治理体系当中。

四是推进以5G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妇幼健康建设,实现龙华区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精准化,数字孪生在健康妇幼龙华的应用。

04结尾

近年来,龙华区紧紧围绕“病有良医、幼有善育”的奋斗目标,以“补短板、提质量、保健康”为主线,全面推进重大卫生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优质医疗资源。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的开工,将为龙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数字疗法和数字医药在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领域的应用,积极探索未来医学模式,努力实现数字化医疗建设、积极推进高水平妇幼保健教学医院和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进一步造福辖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