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秦皇岛场景的重点民生工程。
项目自2020年9月开工以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不懈努力,克服严峻的疫情影响,优质高效地按期实现了地下6.16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地上19.09万平方米主体钢结构竣工目标。
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攻坚阶段,室内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医疗专业工程、室外道路管网综合、场区绿化等各专业工程正在夜以继日全面推进。
项目背景
东侧沿南漪湖路透视
主入口透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选址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临近戴河生态园,西靠抚宁区,南临秦抚快速路,距北戴河高铁火车站十分钟。
医院围绕北医三院的特色专科以“小综合大专科”办院模式,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北医三院的教学科研压力,为教学科研培训及学术交流提供环境优美的培训基地。
在专科设置上将保留北医三院的传统优势,保留传统的重点科室如运动医学、骨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眼科、微创外科、器官移植、消化内科和影像诊断等,另外设置体检中心、美容中心、生殖中心和康复中心。
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2001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2500平方米,其中地上188350平方米,地下64150平方米,病床数1200床。
大堂
挂号大厅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上高层部分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裙房部分采用钢框架体系,地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屋顶花园透视
设计理念
契合规划、低密生态:尊重上位规划要求,创造低密度生态式、花园式医疗院区。
一层中庭效果图
整体和谐、绿色低碳:将不同功能分区有机组合,建设绿色低碳示范项目。
病房
疗愈一体、多元复合:整合一千床综合医院及两百床康复设施,形成以综合外科为特色多元复合体。
北中庭
传承文化、健康智能:借鉴传统建筑形式,打造中国古典园林式的疗愈场所。
总体概念
“水园”透视
“园——院”是东西方规划思想共同的设计原型,花园城市、公园、私园、合院成为人类“诗意的栖居”的理想场所。设计以“园——院”的概念,创造一个幽静、温馨、充满人文性、生态性的医疗康复疗养场所,以及公共交流、交往与休闲空间。
“水园”透视
本设计始于“造园”,因地制宜,结合地形高差,筑水景园、台地园、缓丘园等主题园景。借鉴传统园林手法,主要建筑均沿中心园林布局。
规划结构
规划设计结合医疗建筑特点需求、基地特征,采用了“一带两园三区”的规划结构。
中心绿地景观
“一带”——中心绿地
中心共享景观区,是整个用地的空间核心、生态核心与景观核心,营造一个与城市生态网络和开放空间架构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
“水园”透视
“绿园”透视
“两园”——园林院落
建筑空间分别围绕园林院落布置,医疗组团的“水园”与科研办公的“绿园”各具特色,充满传统园林韵味。
特需门诊效果图
普通走廊效果图
“三区”——三大功能区
三大功能片区分别为综合医院区、特色医疗区、办公科研生活区。
项目进展
目前,该项目围绕6月30日全面竣工的总目标,秦皇岛市发改委倒排工期,科学制定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实现工作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工期,劳动力机械配置,原材料设备采购,项目建设资金全要素保障体系,统一考核推进。
自春节后2月6日复工以来,协调总包、监理、财政跟踪评审机构等参建单位,全天候坚守施工一线,严格落实“八早”制度,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一切以项目推进为中心,把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即时就地解决,有力保证了项目各专业施工的科学流水和有序推进,为项目按期竣工,如期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