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现状
同时,佛山市二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重点推动的100个重点项目之一,项目选址禅西绿岛湖片区,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约26.3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4亿元,按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项目设置床位1200张,日门诊量10000人次,包括佛山市眼科中心、门诊楼、医疗住院楼、感染楼等功能区,将建成一所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据介绍,作为佛山首个医院直通地铁项目,佛山地铁四号线出口可直达佛山市二医院新院区内,真正实现地铁站点和医院地下一层就诊大厅开敞式落客区的无缝接驳。同时,项目设置960个停车位,于项目东侧将配套5层公交枢纽站,规划设置703个停车位,将具备扩展至1000+停车位能力,充分满足市民出行和停车需求。
项目进展
2020年8月24日,项目正式动工,项目计划在2024年7月投入使用。涵盖佛山市眼科中心、门诊楼、医疗住院楼、感染楼等功能区。作为佛山市市级目前投资的最大医院公建项目,定位为“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型现代化标杆医院。
设计理念
新院区依托水系廊道、空间通廊,打造多维度多层次空间绿化体系,构造生态网络格局,将场地绿化环境与绿岛湖片区的空间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将代表勃勃生机的自然元素引入到室内空间是本项目的另一大特点,建筑顶部的自然天光,使穿插在公共空间的绿色景观得以健康生长。
方案在设计中呼应项目场地及周边地形地貌,采用集约式布局,以“一轴串两带”为规划策略,最大化挖掘土地潜力;医疗功能紧凑集中、环境舒适、流线便捷。新院区周边水系环绕,设计单位从独特的河涌环境特色和传统龙舟文化中提取“龙舟·水”的概念,作为形体及造型设计的核心理念,通过丰富的水岸环境、一气呵成的流线型建筑形体,打造“水岸龙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医疗建筑形态。
“双首层人车分流”的交通动线设计,“车行地下、人行地上”,地下一层设计循环、分区式落客系统,“生态谷”的设计概念,将“立体人车分流系统”与自然融为一体,把更多的自然光与生机带到室内,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就医环境,提升了医院整体的就医体验。
人文医院是新院区的室内空间的主要设计概念,入院大堂及公共中庭空间以岭南流域独特的冲刷三角洲形成的自然肌理为创作元素,采用具有强烈的空间流动感和视觉导向性的空间体量和材质搭配,从而实现打造新型综合性医院室内空间的新标杆。入院门诊区和医院综合楼有机的联接在一起。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一站式服务中心 集床位预约、出入院办理、入院检查预约功能,力求将术前检查前移,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
智慧医院,从预约、查询、付费、信息管理及共享、远程医疗、互联网+、建筑设备能耗管理、智能设备及停车管理系统等方面结合设计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医院整体的用户体验。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高效整合两个院区医疗资源,形成区域网状服务体系,扩大医院的覆盖面和医疗深度。
项目医疗专项工程品类繁多,将配备中心手术部共设有31间手术室,含:达芬奇手术室2间、眼科手术室9间;设核医学科,配备放免实验室、1个双能骨密度仪、1台ECT、1台PET-CT及3个核素病房;设放疗科,配备2台直线加速器、1台后装治疗仪1个定位CT及1个热疗机。
同时,将创新运用5G新一代网络技木项目,设置“气动物流+中型箱式物流+AGV机器人+生活垃圾污衣被服的复合型物流系统”等智能化设施设备,着力建设一所科技、生态与人文并重的“智慧型医院”。
百年发展
经过努力,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佛山市二院”)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建立佛山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更是顺利通过了三甲综合医院复审,住院患者满意度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第一,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A等级。
近几年,佛山市二医院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百佳优质示范医院”“中国医院信息化先进单位”“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2021年,全院门诊量约150万人次,出院患者超5万人次,手术量3万多人次。
在佛山市二医院新院区封顶及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上,佛山市二医院将推动“一院两区”模式高质量运行,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推动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临床专科建设,提升专科建设水平,继续提升眼科实力,打造佛山市眼科中心。
届时,该院新院区计划设立49个临床专科,深度牵手钟南山院士专家团队等高端人才团队,重点发展眼科、心血管、呼吸内科等特色专科,建设佛山市眼科中心,全面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新旧院区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奋力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医院。
图片、信息来源:话说佛山、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在线、佛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