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为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湘省国医院,医学水平十分先进。项目选址于高铁西站产业新城E06-E27地块,是高铁西城核心区,位于望城大道以东、银星路以南、黄金河北路以北、金山路以西区域,主要建设内容为中医疫病防治综合楼、感染楼、门急诊综合楼等,工程完成后将作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据悉,长沙高铁西城片区规划范围北至普瑞大道,南至青山路,西至黄桥大道,东到西三环,总面积约30.05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通过“一站、两轴、三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实现“生态、站城、产城”三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
效果图
项目总投资约20亿,占地约131.6亩,编制床位1500张。按照平疫结合型三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的建设原则和要求,打造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群、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名医传承中心、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中医特色康复医养中心、中医辅助生殖中心、互联网中医医疗中心、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药制剂中心、国家中医防治疫病基地、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等,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养生康复、院内制剂为一体的全国领先、业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医名院。
中医附二效果图
“从签约到高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我们再次见证了‘望城速度’与‘望城服务’。”院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成立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同时,希望望城继续支持项目、支持中医事业发展,携手共探智慧医院未来生态发展,致力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医院。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可开放床位1500张左右,年门急诊达150万人次以上,极大缓解长沙河西片区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局面,带动区域内卫生机构的科研、临床与人才培养工作,并与长沙市公共卫生中心形成东西城区互补、中西医结合的抗疫新模式。平时可为区域老百姓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满足200余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助力湖南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高铁西、观音岩、金星北规划的医疗机构总共有5座,分别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长沙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湘雅康乃馨医院、望城区养老中心等。其中,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计划于今年开业,待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落地高铁西城后,将极大缓解长沙河西片区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局面,望城区的医疗配套更加完善,医疗水平将有大大提升。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搜狐焦点长沙站、长沙房产、乐居网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