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基地区位图

项目用地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用地面积49962.22平方米。北侧和西侧为城市主要道路,南侧、东侧为城市规划道路,用地外东南侧规划一处地铁站,交通便利。北侧有40米宽的城市绿带和茅洲河风光带,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新建建筑面积31840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1366.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7042.00平方米,拟建床位1500床。

然而我们的用地面积只达到国家指标要求的三分之一,用地十分紧张。且北侧和西侧不适合开设车行出入口,内部交通组织受限制比较大。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如何同时处理用地紧张、交通复杂、功能复杂是设计的一大难点。

项目任务解读

针对场地的特性,我们以十字型街为骨架、跳动的绿心为主题,在高度集约化的建筑布局下营造呼吸感;在复杂的交通体系中打造人行和车流的双枢纽平台;在医疗功能高效的前提下设置多护理单元,多中心化,实现平疫结合,塑造平和宁静的医院建筑环境。

城市中的建筑

医院是城市的一个部分,特别是高度集约化的建筑, 而应考虑通透性与协调性,与周边其他建筑和谐共生。

鸟瞰效果图

布局生成

在综合医院规划中,感染楼应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结合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位置,本次将感染楼放置在西南角;为了方便与地铁13号线人流的衔接,在场地的东南侧设置一个小型的入口广场和开敞式的半地下非机动停车场;行政楼放置在东北侧,提高使用方便性和独立性;考虑到一栋160米长,100米高的大尺度建筑给周边带来很大压力,因此我们将住院楼分三个塔楼设计,降低了整体建筑的高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南侧道路的压迫感。

结合场地外部特征以及内部需求,城市需求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整体规划布局。三栋L形的住院楼呈半围合状沿着茅洲河敞开,景观视野开阔,拥抱公园绿地,建筑与周边环境紧密融合在一起,和谐共生。住院部两两之间形成通透的空间,并且通过高低的变化,避免城墙式的设计,营造出从北环大道看过去非常有层次感,有渗透感的整体形象。


在此布局基础上,我们植入了天井/庭院/南北绿色走廊,营造屋顶花园,空中花园,结合周边城市绿带,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也实现自然采光通风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整体规划分区明确,尺度适宜,与周边地块友好相处。


沿北环大道的城市形象

屋顶花园

双枢纽体系

参考高铁站的交通组织方式,引入立体交通,形成不同标高位置的人行枢纽平台和车流枢纽平台,有效地实现人车分流。人行平台位于一层,车行平台位于半开敞的地下一层,形成双首层的交通模式;主要车道实行单向行驶、右进右出原则,有效减少交通拥堵。

双枢纽平台

人行枢纽平台

地上一层/人行

生态绿心

医疗主街

生态走廊

地下负一层/车行

“两区七中心”

设计采用中心化模式,即门诊+小型医技+住院+共用大型医技的诊疗模式,既能满足一站式服务的要求,也符合后疫情时代尽量避免扎堆的要求,兼顾医疗资源配置。
两区:建筑南北贯以生态走廊,东西向设医疗街,两条脉络结合处融入“绿心”作为医院内部集散客厅,医疗分为东西两区:“绿心”东侧以亚健康病种为主,西侧以疾病为主。


亚健康区&疾病区

疫情发生时,西区与感染楼可以形成独立的区域,封闭管理,实现平疫结合,从规划层面上面为应对疫情常态化做好准备。

平疫结合

七中心:西北侧住院一至顶层设置为骨科中心、肿瘤中心,呼吸疾病中心、心血管中心等。其中一至五层为诊疗单元,六层以上为相应的住院单元。七大中心从门诊到检查到住院均在一个区域间垂直移动,实现一站式服务,高效安全。

中心化布局

我们还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医护工作休息区域和交通流线,与患者动线分开。在住院部的北侧,门诊单元北端,作为医护专用区域,设置休闲阳台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在医技科室,像影像科,手术中心同样设置专门的医护区域及相对独立的工作流线,安全人性。

高效的建筑

医疗街

东西方向的医疗主街将门诊、住院、医技,各中心以及行政后勤楼紧密联系在一起,路线简单高效。

医疗功能圈

立面效果立面效果

总平面图

项目信息:

总用地面积:49962.22㎡

新建建筑面积:318408㎡

建筑密度:43%

绿地率:30%

总床位数:1500个

机动车位:2267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