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智能等高科技的产品迅速占领当今市场,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目前在机器人使用的众多产品中,医疗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行业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最热点,作为单位价值最高的服务型机器人深受大家喜欢。接下来和小筑一起看看世界各国的医疗机器人。

专门为老年人设计

丹麦作为这个领域出色的领跑者,这款机器人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它的名字为SILBOT的,它的功能是通过对老年人脑力的训练,使他们保持思维的敏捷和意识的清晰,维持他们思考判断的能力并增强记忆力。

而这一款机器人它由一家在奥登赛的丹麦公司发明,因为他们发现医护人员日益频繁的血样提取花费了较宝贵的分析时间,所以这款名叫GiboSort的智能机器人就发挥超常作用啦!可用于不间断地选取血液样本,也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运输机器人

这款由MiR公司研发的MiR 100是一款可以在医院间按照既定路线运行的运输机器人,负责在医院和养老院间的内部运输药品等,为医护人员节省了时间。这款机器人有一部内置导航计算机,可以轻松自如地穿越门道,上下电梯和绕过人群!简直不能再智能了!快取代运输工了~

丹麦绝对是这个领域的领跑者了,这里还有一款全球最先进的服务型机器人,它的名字 Care-O-bot,来自丹麦公司Universal Robot。这款机器人有一只机器人臂,可以完成简单的动作,比如拿取一杯水或者食物,也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任务,比如帮助病人离床或进行康复训练。

研究者们也正试图将德国公司Fraunhofer一款服务老年人的机器人的功能运用于这款机器人中。就像一个贴身管家,研究者们希望这位“无面”助手可以导航,协助老年人管理自己的起居生活,提供生活计划,并且认识“他”的主人。

手术机器人

在英国名校帝国理工学院里面,有一款名叫i-Snake且形状像蛇的手术机器人给世界各地的拜访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其实i-Snake是Imaging-Sensing-Navigated-And-Kinematically-Enhanced的缩写。从名字可以看出来,这款机器人不仅具有图像感应导航功能,运动能力也有加强,是专为微创手术设计的。这么先进,这么高科技,是不是未来医生也会沦为助手呢?

它可将集成图像(integratedimaging)和感应器与可互换仪器(interchangeable instrument)结合起来,用于做腔内和经腔手术。这款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受到了生物学的启发,不仅可以灵活地运动,还能达到其他仪器到不了得解剖部位,精确度和灵活度也是大大提高。i-Snake一直在不断改进中,目前很多手术都用它来进行解剖路径导航。

i-Snake只是哈姆林中心三类医疗机器人中的一种——手术机器人(surgical robot),此外哈姆林中心还有辅助机器人(AssistiveRobot)和微纳米机器人(micro/nano robot)。哈姆林中心的辅助机器人也有很多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远程诊疗、术后恢复以及身体机能训练还有各种可穿戴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主要用于胃肠、神经、心脏、血管、儿科和整形外科等手术的微创环节。

此外除了这三类机器人之外,哈姆林医疗机器人中心还有一款脑机接口设备(Brain Computer Interface)。这款设备可以实现大脑和机器的直接、线上交流,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将使用者的意识输出或转化成行为。

便民送药机器人

日本是全球机器人发展最快的国家,日本当前的机器人研发,在许多方面丰富和提高了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无论在日本漫画还是其他领域,总能看到未来仿人机器人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故事。他们可以与人交谈,帮助人类,源于这些年的传播熏陶,所以日本人对仿人机器人的态度也是非常好滴~

这款自动送药机器人HOSPI-R(Rimo Telepresence robot)是松下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HOSPI-R由远程电脑控制,在投产时会将医院的建筑路线存在机器人的脑袋里,并且同时运动精密的侦测感应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可以自行规划送药和行进路线。

它不仅能够识别障碍物和人,还能够精确地避开,甚至可以自己乘坐电梯到达不同楼层。机器人有一个20寸大小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的笑脸不仅让接触它的人有愉快的感受,还能显示他们当前所进行的工作。

这款送药机器人也配置了防护机制,以防药品在运送途中遭遇撞击或意外。想要拿到药品,需要医生或者护士的ID卡才能打开,内部的药品也以液体或者固体做区隔存放在不同的位置。

喂饭机器人

在大多数医院里,也有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也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自己吃饭的病人,所以便有了这款喂饭机器人“My Spoon”,在饭点儿,它可帮助残疾人利用嘴巴、手或脚控制一个操作杆吃饭。

人们可以使用下巴或肩等部位推动棒状操作杆,就可以对机器人的手臂进行操作,机器人手臂前端装有叉和勺子,能够将食物自动夹起,并送到操作者嘴边。豆腐等软性食品则可以用勺直接舀起,饭菜送到嘴前,上层的叉子还会感应缩回,不会伤到使用者的嘴巴,靠着喂食机器,颈部以下瘫痪的病人、肢体不便的老人,也能自行进食。这么神奇,如果可以大规模生产,是不是就医护人员就可以“休息”了。

达芬奇机器人

在美国,达芬奇机器人已经非常普及,在包括社区医院在内的全国5000多家医院里,达芬奇机器人的装机量已经达到2200多台,只要是略具规模的医院,肯定会配备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机器人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这三部分组成的。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以麻省理工学院(原名斯坦福研究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IntuitiveSurgical随后与IBM、麻省理工学院和Heartport公司联手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开发,并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

外骨骼机器人

以色列ReWalkRobotics公司开发的Re Walk的外骨骼产品是迄今唯一一款也是首款获得FDA批准的外骨骼产品。Re Walk技术采用了体感芯片,捕捉患者的肢体动作,帮助行走。

通过电池驱动关节部位的电机,组成电动腿部结构,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感应患者重心的变化,模仿自然行走的步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步行速度。患者还能自行完成安装和拆卸,外骨骼机器人其实已经有了不少应用,目前主要应用有三个领域。一是军事领域,一个是医疗领域,还有就是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