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2时57分,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根据北京市召开的长峰医院火灾事故情况通报会,截至19日9时,经转院救治无效,29人不幸死亡。据通报,此次火灾的事故原因系医院住院部内部改造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燃现场可燃涂料的挥发物所致。

消防安全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医院的稳定大局。医院作为公共性的服务机构,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需求,环境复杂,引发火灾的隐患众多,成为火灾发生的重点防护地。近年来,全国卫生系统重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在医院项目进行改扩建时,对建设项目实施消防全过程监管是保障医疗设施安全的必要措施。

文 / 赵蒙 浙江医院基建办

一、背景

随着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医疗管理的更新迭代,都对既有医院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需要通过更新来满足时代的快速发展。

以浙江省为例,据《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数据统计,省级医院省级审批在建类16家医院中8家经过改扩建,规划类36家医院中27家有改扩建计划,经过改建和有改建计划的医院达67%。位于老城区的医院大多数建于20世纪,受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医疗技术水平和建筑设计水平等因素,在医院的运营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功能缺失、流线混乱等问题,加之人口密集区医疗需求量更加庞大,对医院进行改建是医院和患者的迫切需要。

然而,在对既有医院建筑的更新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消防改造问题,修建于不同年代的建筑物所依据的标准与现行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又因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很多项目在消防验收时即面临整改,浪费了投资拖延了工期,医院是人员密集区,内部构造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医院建筑的消防安全性很重要。那么在改造过程中,应该实施怎样的消防监管,既能结合工程实际、尊重历史、又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笔者通过总结医院改建项目中存在的消防共性问题,阐述了医院作为建设方,是项目的首要负责人,应该在工程中建立消防全过程监管机制,结合工程审验流程,对消防全过程监管谈些自己的观点。

二、改建项目存在的消防共性问题

对原建筑进行改建具有复杂性特点,主要原因是原有建筑体系与新的建筑体系、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在改建过程中即满足医疗工艺的要求又考虑到与既有建筑的衔接问题是关键性难点,如果在工程开设前未能注意到存在的影响点,那么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必然存在消防隐患。从具体的影响因素方面看,存在的消防共性问题可分为下列几点:

1.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中心城区的医院用地环境复杂、建筑密度高,周边建筑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增加了体量或者改变了功能,都会间接的影响到本项目的消防体系。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相邻两座建筑(耐火极限≥二级)的防火间距应注意:

(1)两座建筑高度相同且相邻任一侧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见图1,红色为防火墙);

(2)两座建筑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小于4m(见图 2)。注意防火墙的术语解释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性墙体,即该防火墙不能设置门窗洞口,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以下简称《建规》)表5.2.2要求。

图片

图 1

图片

图 2

大体量医院建筑通常为了内部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会采用天井的建筑形式,但同时也给消防带来了挑战。天井两侧裙房与主楼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照U型公共建筑相对的两翼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实际确有困难,可在两窗之间“U”形底边处挑出一片垂直防火隔墙,该隔墙的外端应与相对的两个窗的最外边平齐,详《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版)》第2.3.15条要求(见图 3)

图片

图 3

原建筑经过多次改建形成,使用功能混乱,在改建时对内部功能进行重新排布需要特别注意锅炉房、柴油发电机与周围的关系,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详《建规》第5.4.12和第5.4.13要求;中央供氧室或高压氧舱应设置在医院建筑外,不允许设置在建筑内部,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中心供氧用房应远离热源、火源和易燃易爆源。

2.安全疏散和避难

综合医院的消防设计关系到特殊人群的安全问题,应着重对该类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进行考虑,在改建过程中疏散门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1)类似护士站侧更衣室、资料室等的疏散门净宽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尺寸不应小于0.9m,详《建规》第5.5.18要求。

(2)办公室等公共建筑大于75㎡的房间需要有两个疏散门,详《建规》第5.5.15要求;

疏散走道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

(1)关于疏散走道通往室外的门槛,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内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详《建规》第5.5.19要求;

(2)注意核算手术部等袋形走道疏散门的疏散距离,详《建规》第5.5.17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表核算(见表1)。

图片

表1 

关于避难间的设置,高层病房楼应在第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9m,避难层的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详《建规》第5.5.18要求(见图4)。
图片

 图4

3.建筑构造

改建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房间的防火门、窗、疏散楼梯间的设置,防火门窗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

(1)病房楼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功能,详《建规》第6.5的防火门设置规定要求;

(2)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间、实验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1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部分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详《建规》第6.2.2要求;

(3)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相连通的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或在相连通的开口部位应采取其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4)高压氧舱间与其他区域间需设置防火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进行防火分离,按《建规》第1.0.4要求设置;疏散楼梯间应注意:一层楼梯间内不可设置可燃材料储藏室,楼梯间外窗与其他门窗间距不应小于1米(见图5),详《建规》第6.4.1要求。

图片

图5

4.设备系统

消防设备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和排烟系统,当高层医院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来实现灭火,在改建时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有:

(1)设置在走道部位吊顶内的排烟管道,以及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详《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8第4点要求(见图6)。

图片

图6

(2)洁净手术部应对无窗建筑或建筑物内无窗房间设置防排烟系统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要求设置;

(3)地下室一层锅炉房内需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防爆插座、防爆开关等电器设备;

(4)氧气间有管道穿越时应符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第10.2.8要求;

用于指示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疏散路径、消防设施位置等重要信息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在改建中会忽略的问题:一层安全出口外面及附近应设置应急照明,同时室外安装的应急照明等级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详《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第3.2.1第7点要求。其他电器装备需注意:医用库房(布料物资耗材仓库)不得设置插座,开关面板应设置在门外,按《建规》第10.2.5“可燃材料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措施,不应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配电箱及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

5.室内装饰

当二次装修改建不改变主体结构时,消防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燃烧性能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门诊病房楼装饰造型使用的基层木工板均需满足相应使用部位的燃烧性能,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以下简称《建内规》)要求设置;

(2)当库房、仪器房为无窗房间时,墙、地、顶均需满足燃烧性能A级,按《建内规》第4.0.8规定,该房间内不允许采用橡胶地板等材料;

(3)病房储物柜制作木质材料时,需做阻燃处理所使用的阻燃剂及防火涂料并提供复核要求的检测报告;

三、消防全过程监管

以上列举了在改建过程中容易忽视的消防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是可以避免的,但往往在验收环节才被逐一暴露出来,造成了验收即整改。

医院改建项目复杂,不仅因为专项目多、协调多,更要注意既有建筑与改建区域的衔接,如新旧设备更替、新老规范过渡、改建时院区的正常运行等,同时带来的消防问题也更加复杂,医院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建设方、使用方,在面对上述难点时,应该建立起贯穿工程全过程的消防监管制度,结合审批流程,严格对照国家规范,在项目策划阶段时对既有建筑进行排查、对问题进行归类,在立项阶段时协助设计单位如何避免,在工程许可和施工阶段督促参建单位处理现场情况,在验收阶段重视自主验收,把问题和项目进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高效率的提升建筑的消防安全整体水平。

1.策划阶段

前期策划是医院对项目的医疗规划、设计目标、现状条件转译成设计依据的过程,体现了建设者对现状的调整期许,针对改建项目的消防提升,在策划阶段医院首先对既有情况开展全面排查:

(1)确定医疗建筑的类型和耐火等级,确定了整体的等级后就可以检查现有主体结构和装饰部件的耐火等级;

(2)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方面,主要排查相邻建筑对改建建筑的间距影响、内部中庭和天井的防火措施、特殊房间(人员密集场所、洁净要求的房间和存放易燃设备的房间等)的布局;

(3)在安全疏散方面,检查现有疏散门、疏散通道的净宽、医院建筑疏散楼梯的特殊要求;

(4)消防设备方面,依据临床需求改变房间布局时,注意喷淋、感烟装置、防排烟系统的变化,注意病房区应采用快速反应喷头。总结问题同时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因场地的限制、消防系统的改变可能会涉及其他单位,在改建前做好协商工作或聘请专家解决,为下一步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2.立项和建设许可阶段

在立项和建设许可阶段里方案已初见雏形,各职能部门对设计进行审查,图纸通过评审后确定经济指标。该阶段为图纸深化阶段,主要体现了建筑、设备和医疗工艺各专业的配合,但也因为参与的专项多设计师多,图纸在这一阶段经过多次修改存在多个版本,各专业所表达的消防系统不一致,同时又因为是改建项目,图纸也没有准确的反应既有建筑的现状情况,使得消防设计与实际产生冲突,为后期施工留下隐患。设计是施工的依据,医院应该在该阶段帮助设计解决图纸的偏差问题,减少后期的变更,以提高图纸的质量和施工的准确性。

3.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根据图纸要求将施工对象变为现实,建筑消防的主要问题已在立项建设阶段基本解决,医院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工作为细部检查:

(1)防火门的设置场所、耐火等级、开启方向、配件安装,与疏散楼梯间的关系;

(2)洞口的防火封堵,如井道连通上下层处和跨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构建;

(3)燃油或燃气锅炉房的防爆措施;

(4)氧气间不应有管道穿越,封闭楼梯间不应有通风管道穿越;

(5)建筑装饰材料(如造型使用的基层木工板)的燃烧性能等,为验收做充分准备,以免现场返工整改。

4.竣工验收阶段

验收阶段是根据国家建筑规范对报审项目进行科学的建设安全性评定。在项目消防验收之前,医院组织五方(建设方、设计、监理、勘察、施工方)进行自我验收,重点先对完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疏散的净尺寸、救援场地的设施、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灭火系统的配件安装、以及医疗特殊房间的消防设施进行查验;第二对消防系统进行联动测试:灯具光源的应急点亮响应时间和应急照明强度、试验消防栓箱内的压力情况、消防试水管是否标准、系统是否设置防护等级、各部位系统联动性能等;第三对消防验收资料进行整理: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各类设备的合格证和试验记录、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等,其中比较容易缺少的是:改建区域墙、顶、地装饰材料的防火检测报告、电梯门的耐火极限报告、防火涂料的试验报告。

四、结语

对既有医院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并不同于新建一座全新的院区,改建的限制条件更多、实际情况更复杂,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安全设计的难度,因此对项目实施消防全过程监管是保障医疗设施安全的必要措施。医院对项目进行监管的优势在于可以让项目还没有进入审批流程,就开始现场的排查和解决工作,减少了后期验收问题以提高工程效率。以上是作者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医院的消防验收问题,提出的全过程监管模式,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