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快速发展,医用高压氧舱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作为海军总医院最具海军特色科室之一,在高压氧舱的建设与管理方面积累了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布局概况

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外景

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整个氧舱的位置和布局遵循人性化原则,流程合理并方便患者就诊。按功能区分,可分为治疗区(氧舱大厅)、配套设施区、医疗办公区3个区域。医疗办公区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候诊厅、挂号室、诊室、输液室、值班室、卫生间等。

治疗中心内景

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的氧舱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并配有监视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可同时治疗40名患者,最高工作压力0.6MPa。有全国唯一的高低压多用舱,还有空气舱、动物试验舱、婴儿舱等,除此之外,头盔、常压面罩吸氧等均可保证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计算机控制台

高压氧舱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分两套系统,加压系统和供氧系统。舱内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根据输入的气体不同,氧舱可分为纯氧舱和空气舱。纯氧舱风险大,要求条件高,病人躺在舱内,不用带呼吸面罩,直接呼吸即可,但一遇静电就容易引燃。2008年北京市取缔所有纯氧舱,改建空气舱,即在舱里加高压空气,从而形成高压环境,病患可从墙壁管道上吸氧,这样既保证了空气中氧浓度不高,又杜绝了火灾的发生,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氧舱设备配置

设备机房全景

舱内设备应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按需配置,如有较多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压后可能需要吸痰,舱内则需要设置多个负压吸引装置;可在供氧管道上安装若干个快速接头,以便能够连接常压吸引器或气控式多功能呼吸机,使气管切开患者能够在加压治疗前进行舱内吸痰;舱内可设置急救药品柜,以备舱内急救时使用;舱壁可开设若干不同直径的穿舱孔,方便连接舱外的心、脑监护仪器和科研设备等。

高压氧舱治疗入口

此外,治疗区除氧舱大厅,还应考虑设置常压吸氧区域,使不符合进舱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舱外吸氧;配套设施间包括空压机房、储气房、氧气房、维修间等,空压机房应与治疗、办公区域保持相应距离,避免机房噪音的干扰。

氧舱的维护保养

高压氧舱全貌

氧舱的建设还需充分考虑如何方便维护保养的操作。比如,地下室应满足至少2m以上的高度,留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保持空气流通,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新设备的安装;舱内呼吸调节器的装饰板或盖板应可单独打开,便于更换阀针和膜片;管道的连接件如阀门、管件(接头、法兰、密封件等)均应采用标准化配件,便于维修时寻找配件;大型氧舱舱内地板下一般穿有线路或空调管道等,舱内应留有通道,为人员维修提供便利。

此外,空气压缩机的取气口应远离污染源,确保进入舱内的气体质量达到卫生学标准。

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简介:

海军总医院于1976年10月论证筹建高压氧舱,1977年7月30日,叶剑英元帅为医院高压氧科亲笔题名为“高压氧科”。1979年7月1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临床使用,同时在全军率先设立高压氧专科病房、配套实验室及各种检查室。1995年7月被总后勤部批准为全军当时唯一的高压氧治疗中心。

目前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正向基础与临床、医疗与科研、治疗与保健、军用与民用并重的方向全面发展。高压氧专科病房开展床位80张,包含20张重症监护床。

该中心自行设计研制了可用于飞行员进行高空30000米以内、潜水员深潜150米以内的模拟实验和潜水训练的高低压多用舱。完成了高原环境和大深度潜水的试验研究、特种部队的选拔及训练、上千次飞行员机型改装和潜水员加压锻炼等任务。在保障军事任务的同时,该中心新近又开展了民用保健与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多次为地铁、隧道施工人员、潜水爱好者进行医学教育、全面体检和加压锻炼;为进藏工作人员和旅游爱好者进行习服锻炼,成为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医学选拔各种人员的又一好方法,取得了极好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