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型消费”。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业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方便老年人获得连续、及时和专业的服务,这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这种新兴消费正在进入历史机遇期。

大力推进医养结合

近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对医养结合做出重要部署。

完善医养结合机制。统筹落实好医养结合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建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合作医院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

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医务室、护理站等。

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养生等非诊疗性健康服务。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解读:发展医养结合,能够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医养结合重要的不是“医”,而是 “养”。这就需要政府、市场的推动,把养老院与医院结合在一起,在医院、养老机构和老人三者之间建立一个医养结合的合作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

放宽社会资本准入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对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请兴办养老机构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加强开办支持和服务指导。落实好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投融资、税费、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

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允许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鼓励整合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存量商品房等用于养老服务。

解读:我国“医养结合”市场长期需求巨大,前景诱人。社会资本进入,“钱”景客观。我国医养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参与者正在尝试多种商业模式,医养项目的运作可大致分为三个环节:投资、开发及运营,单一市场参与者往往包揽了两个或更多环节。各类社会资本方应根据自身实力和特点合理定位自身角色,防止盲目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中明确了养老机构的范畴,将近几年火爆的养老地产(仅有地产建筑,无专业化服务)排除在外,因此养老地产无法享受医养政策的利好,未来需及时转型。

建议:社会资本在短期内应适度控制规模和扩张速度,以整合已有资源为主。利用前期已有的投资基础,将医疗相关产业投资的资源整合、融入到养老产业领域。利用在医疗、康复相关产业已经形成的投资优势,为养老产业的开发,尤其是高端养老产业领域的开发进行各种技术、产品的投资。

此外,社会资本投资医养结合产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从已有项目来看,最佳的途径是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可在区域内与教育机构开展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实现自我体系内人员的培养、团队建设,同时可以进行人员输出。在医养结合模式逐渐成熟后,未来的竞争必将是服务的竞争,人才队伍将构筑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源 | 大地风景国际旅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