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护人员、病人营造一个温馨的救治环境,使医护人员在救治全过程中感到便捷、舒适和满意。尽量减少病人的恐惧感,让病人感到亲切。
1、医务人员、危重病人对ICU内环境的需求
危重病人心理改变对环境的需求
ICU为危重患者提供了监护、抢救的先进仪器设备及必要的特殊设置,是抢救治疗的理想场所。它能帮助患者渡过生命的危险期,转危为安,但陌生的环境和特殊的设置也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患者因病情危重、不稳定,生命受到威胁,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因而环境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医务人员对环境的需求
ICU病房多为层流室,室内封闭性好,采用中央空调通风,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后,对外面的天气变化不了解,长时间看不到阳光导致医务人员易产生心理压力。监护室各种仪器连续单调的运转声、警报声,患者的痛苦呻吟声,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医务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疲惫状态,可想而知工作量之大,之复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疗空间品质,是十分必要的。(图1)
图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合理的平面布局
ICU是一个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监护、恢复的场所,与普通病房不同,有严格的洁净等级制度,为尽量减少交叉感染,与外界相对隔离,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
现代化的ICU对人流、物流及气流方向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设置专用通道分离不同的人流、物流,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各区相对独立。洁净度相同的空间集中布局,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图2)
图2 长安医院综合ICU流线分析
大型综合医院病患较多,可以将病人按照病种及年龄分类,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相互间的影响。如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外ICU患者中儿童所占比例与成人相当,将成人与儿童患者分成两个区,辅助用房共用,避免了儿童哭闹声对成人患者的影响。儿童病区室内悬挂了许多儿童玩具,室内墙面色彩也不同于成人病区。
ICU按功能通常划分为中心观察区、病室、辅助用房三个区,空间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单元的使用效果。ICU平面布局有长方形、U形、圆形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布局形式均要满足以下原则:
(1)在中心监护站能观察到每一个病人,观察时不影响其它病人。
(2)有最短的抢救治疗距离。
(3)有充足的面积放置药物、仪器和医疗用品。
(4)人员、物品、室内空气保持单向流动。
病室和护士站是ICU的主体,布置在清洁区。ICU多以护士站为中心,四周环绕病室,以便从护士站的柜台能够环视不同方向部位的患者。只是病室的设置形式不同,病室可选用开敞式、半开敞式或完全隔离式。外科ICU患者,主要是抢救生命度过危险期,对治疗要求高。大都处于昏迷状态,为便于直观监护和治疗,多集中开敞布置,但彼此间的相互干扰也很明显。
工作人员的操作声、仪器的报警声、抢救时的繁忙、夜间新患者的入院等都难以避免地影响患者的休息。每床设U形帷幕,必要时用帷幕隔开,一方面保护病人的隐私;另一方面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和护理工作的同时,不影响到周围的病人,避免给其他的病人带来负面作用。
当患者身上装很多仪器连接线时,为了避免病人之间相互看到,引起心理上的不安,可采用半开敞式病室,利用墙体将病人隔开,每个床位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图3)缺点是墙体会影响护士观察的视线,在护士站无法看到所有病人的状态,床前需配有一名护士监护病人的变化情况。
图3 西安市长安医院综合ICU半开敞式监护病室
完全隔离式适用于需要独立监护治疗的病人。如:脏器移植手术后的病人对环境等级要求高,空气洁净度需达到百级。ICU单元内需设置百级单间病房:对于ICU内的呼吸疾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患者,采用单间病房隔离监护,便于进行单独消毒,控制空气流向。面向护士中心监护站的墙壁宜选用玻璃隔断分隔,内侧设置帷幕,便于医护人员能直接观察到病人。
ICU病床周围需提供为各种治疗与抢救所必需的空间,病室的面积要比普通病室的面积大。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一18㎡,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否则不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
辅助用房的设置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治疗室、配药室营养准备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盟洗室、家属等候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等。辅助用房需结合主要空间、医疗流程、洁净等级进行合理布置,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辅助用房的设计会影响医护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数ICU辅助用房的面积不足,甚至缺少某些必要的辅助用房,如:工作人员休息室面积不足,甚至没有,无营养准备室,无家属等候室,家属在走廊、楼梯间等候等。
ICU护士的工作时间在8一12小时,平均每人监护2一3床,定时对病人的身体信息进行记录,并进行治疗,因此设置足够面积的休息室是十分必要的。CCU(心血管内科ICU)、RICU(呼吸内科ICU)内的病人多是清醒的,病人的饮食统一由护士管理、需设置营养配餐室。
家属探视廊设置的必要性
ICU患者流动性大,医务人员相对密集,造成空气中细菌密度增大,空气中的微生物会导致呼吸系统感染或污染清洁伤口。ICU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低,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家属与患者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不容忽视。
为有效控制交叉感染,许多医院ICU实行无陪护制度,探视制度严格。如:病人进入监护室72小时以后方可探视,探视时间为每日下午4:00一5:00,其他时间一律谢绝探视;每床病人每次只允许一人探视,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进入病区需戴无菌帽、口罩、穿无菌衣、套鞋套;如遇抢救或者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暂停探视。有些家属无法理解,不能接受这样的制度。病人需要家人的安慰和鼓励,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爱护。
为了减轻家属和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忧虑,设置家属探视廊是一个必要途径。患者家属可透过玻璃窗向室内探望,神志清醒的患者可随时通过电话与亲友进行交流,在西安市长安医院(中美合资)等医院已经采用了这种方法。对探视方式改进前后ICU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改进CIU探视方式后,医院感染例数减少,感染率明显降低。可见,探视人员进入ICU,增加了空气的污染,探视人员对患者的触摸等都可能增加医院感染的几率。
为了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同时不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采取“电话文流配合室外探望,取消入室探视制度”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适合在ICU推广应用。一些医院已开始采用这种探视制度,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同家属之间不必要的争执。
3、ICU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ICU的病人被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所包围,这些设备在救治生命的同时,也为病人制造了致命的外界环境。病人24小时被陌生的声音和不停的活动所围绕,由于正常的防御机制受限,所以对陌生人和仪器设备的担心会导致严重的应激反映。要认识到病人的需要,减少环境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营造一个温馨的医疗环境,降低和消除病人的陌生、恐惧感,使病人得到精神心理的安慰。
病室环境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的ICU强调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的标准化,采用层流净化设备,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更为重要。监护室应保持10000级空气洁净度,通常氧气增湿效果欠佳,因而应设增热加湿器,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一60%,室内较理想的相对湿度是60%,实际上湿化很难达到50%以上。室温维持在(24士1.5)℃左右,每个单间设置独立的空气调节控制系统。现在大型医院多采用温度、湿度监控仪,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每床应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综合医疗吊塔,提供包括2个以上的中心供氧接口、2个压缩空气接口、2个以上的负压吸引接口、输液瓶悬吊装置、微量输液泵及电源点,围绕监护室应配备12个以上的多功能电源插座及电缆线。以便在抢救病人时多种医疗设备的同时使用,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两床1套。每床有独立的储物柜,隔离病房内应有专用急救药品柜。在病人视野范围内安置一个时钟和日历,使其能保持时间观念,尽可能保持白天清醒夜间睡眠的习惯。
ICU病房建筑装饰需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ICU应建立完善的监护系统、传呼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和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设置一个成像探头。
营造适宜的声、光、色空间环境
声、光、色对人的生理及心理情绪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可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宁静的环境使人心情放松、舒畅,得到良好的休息,嘈杂的环境易引起紧张、烦躁和焦虑,医疗空间的减噪是尤为重要的。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
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傍晚40分贝,夜晚20分贝。除根据功能、流线分区,以减少不必要的人流干扰外,地面覆盖斑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尽量少用或不用砖质地砖。
ICU应具备良好的采光条件,光线充足,包括自然光和灯光。照明采用显色性好的光源,其照度不低于150lx,且能分档调节,每床床头设紧急处置的手术聚灯。床位上方的吊灯要减少,强烈的光线和直射光环境会使病人不安,尽可能使用柔和的灯光、漫反射光线,避免光线直射病人的眼睛。
医疗环境色彩设计是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特性,为医疗空间提供舒适、美观并能提高医疗效率的配色设计,是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的一种手段。色彩是由视觉感知的,视觉在人体各种感觉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对色彩的感知可以影响生理上的反应,进而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人产生联想、回忆等心理作用。研究表明:暖色调能使人瞳孔扩大,加速脉搏跳动。尤其是黄红橙等刺激性强的色彩,能赋予人活力,而色彩明度与彩度越大时效果尤甚。故体弱多病的人常处于这样的色彩环境中,可以使其心情愉快,乐于活动,增强肌体内的代谢和抗病功能。冷色调使人安静,减轻眼睛的疲劳。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处于幽静、明快、清新的冷色环境中,能使人精神放松、神情安宁。人在青、绿色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2℃左右,心跳每分钟减少4一8次,呼吸变缓,心脏负担减轻。粉红环境中会使人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跳减慢、减弱心肌收缩力量。紫色使人安静,抑制活动神经、淋巴细胞和心脏的活动。蓝色可消除紧张心理,绿色使人精神安定。
病房宜以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柔和色调为主,给病人以轻松、愉快、洁净的感觉,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放松和休息。儿童病房可在墙壁上配置色彩斑斓的卡通画和玩具,包括医护人员的服饰等都可以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图4)
图4 ICU监护中心护士站
绿色是大自然的代表色,病人长时间住在病房内,身体不能活动,无法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渴望接近自然界。将绿化等自然要素引入病房楼室内,使卧病在床的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花草和绿叶,在医疗环境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受到病房的功能性限制,病房的绿化可采取以下两种简而有效的方式:利用室外空地、屋面进行绿化,通过窗户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利用窗台的室外部分或病房的走廊进行小面积绿化。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大自然,但是隔窗而望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生命的美好,促进病人的康复治疗。(图5、6)
图5 绿化通道
图6 病室户外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