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下文简称儿童医学中心)坐落于浦东新区上,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儿科医院,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核定病床500张。 

1、总体布局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采用现代医疗建筑设计理念,从医疗规划着手,考虑医学模式的转换,各医疗功能均留有发展的余地,设计适合现代医疗技术的新发展。总体设计手法采用单元拼接模块式和单元重复规整形体的有机组合,采取了集中紧密的整体布局。多翼端部开放布置,通过中枢走道和联系廊,组织医院内部的水平与垂直交通,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结合成整体,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合理,各类流线组织清晰、明确,既考虑方便病人的流线,又考虑便于现代科学管理的可分可合的联系和严格分开的清污流线。 

院区设急诊专用入口,救护车可直达急救部门前,急诊部与门诊通过中心长廊连接,分设急诊入口与急救入口。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部总图、实景 

2、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功能分区与流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部主要划分为急诊区、输液留观区、急救区、EICU。急诊和急救分别设置入口。急诊流线是预检分诊,挂号候诊区等候,诊室就诊,需要输液者缴费后到庭院输液等候、取药,最后到达输液留察区域。流线组织基本按照流程顺序,较为清晰明确,没有曲折往返流线。抢救室设置绿色通道直达,据救护车停车处不到20米距离,配置两间观察室,抢救后患儿送往重症监护区,需穿过急诊区域。 

3、现状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急诊区等候者并不多,主要需求在输液留观区域,也验证了儿童医院急诊的治疗空间需求不足是医疗供给的主要矛盾。

▽ 上海儿童医院候诊区、输液区、留观区

4、优化措施

1)可进行二次分流(绿区的设置)

急诊分诊是就诊流程中的重要步骤。除了急诊与急救分流外,可对急诊患儿进行再次分流,将危重急症与一般急症分开处理,合理利用急诊急救的医疗资源。

在急诊外部环境条件(入口和出口)不能得到根本性改善的前提下,通过Fast Track模式(见注释)快速处“非急症患者”,分区分别处置急诊患者,来提高急诊部接诊效率,是当前缓解急诊拥挤切实可行的方法。

可据此设计“快速评估和处理区”,将一般急诊患者在较独立的区域集中接诊,减少对整个急诊急救环境的干扰。比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礼嘉分院急诊部单独设立了一般外科急诊快速处置区,设置2间诊室和清创缝合室,附近设置外科手术室和观察室。

▽ 设置快速评估与处置区策略分析

2)医患分区设置

医患分离应是医院建筑设计中普适的设计原则,但由于急诊急救的特殊性,医患人群长时间处于同一空间内,儿童医院急诊部中主要通过医生区的设置来达到这一目的。

多数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休息空间较少,或距离较远。儿童医院急诊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儿童,其中以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为主,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儿童医院急诊部的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他们的工作休息环境影响着急诊效率的高低。医生区的设置主要有两点需求,一是距离要求不能太远,需减少往返距离和时间,二是要求有较好的空间环境,如安静、绿色景观的引入等,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尽可能的舒缓压力,得到及时的休息和调整。 

建议两种方式设置医生区域,一种是在诊室或治疗区域设置值班休息室,既便于随时接诊和巡视,又能就近临时休息;另一种是单独设置医生区,可与教学培训区结合设计,提供比较安静、独立的空间环境。

国外儿童医院急诊部设计有所不同,比如日本宫城县立儿童医院一层平面图,平面右下角绿色部分为急诊部,中间的深绿色部分为门急诊部的医护人员共同使用的工作区域。其运行方式是急救部通常并无医生留守,但当有患者被送至急救部时,可以通过共用的工作区域,让各科室的门诊医生快速到达急诊区域展开抢救和治疗。我国儿童急诊现状与之不同,急诊量较多,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值班接诊,需在治疗区域就近布置医生区域。

▽ 日本宫城县立儿童医院一层平面

以上只是常见的优化措施,还有前期急诊规划位置、空间布局等方式。2013年,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特别发函同意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预留总面积60亩的医疗用地,用于未来中心建设。从效果图可以看出,新儿童医学中心采用了传统的“王”字形布局,并加以演变,使各个独立的功能楼串联起来。


注释:

国外预检分诊的机制较为成熟,常采用 Fast Track模式进行分区分诊,此种模式是指在急诊科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诊区(Fast track 区),由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或执业护师来快速处理急诊科“非真正急症患者”和“轻症患者”,以降低患者等候时间和急诊留滞时间,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疗综合楼面面观

牛了!实例讲解综合医院门诊 “一站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