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门诊楼位于中心医院内,东临综合病房楼,南临济南路。门诊楼主体八层,建筑面积为13400平方米,建筑总高为31.6 米。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结构。各层的功能分区分别为:一层配置小儿科、中西药房、门诊部、注射室、挂号、收费取药及四季厅;二~七层为各科诊室;八层为实验室、会议室及一些辅助性功能用房。 

门诊楼总平面呈“工”字形布局,形成一个中庭和两个大厅。每个医疗科室都是尽端单元。采用厅廊结合的二次候诊方式,各科均设有公共候诊厅。交通组织以门诊大厅为中心,以垂直交通联系各诊区。入口、卫生间等处均考虑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二、三层的回马廊还与室外雨篷相连通,使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利于室内环境质量的改善。 

1、集中化的现代医院布局模式  

医院总体布局的构思为医院建筑主体功能分区和空间构成设定了基本架构。在追求功能布局和空间营造等方面,力争体现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为病人、医务人员创造出一个医疗、工作环境优越的人性化设计。集中式平面布局不但能体现医疗建筑的内部功能的时代特性,同时,也是适合于中心医院400床位的规模和管理模式,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门诊楼采用了集中式布局,使得门诊、急诊、门急诊手术、部分住院,以及部分检验全部集中在一幢建筑物内,使之成为一幢功能相对完整的医疗建筑。门诊楼一层至四层的每一层均与已经建成的影像楼相互联通,使门诊、急诊各科室及住院部与放射、造影等辅助医疗部门都有方便的联系,病人可以迅速、快捷地接受诊断和治疗。医护人员们不再为较长的联系路线而浪费时间,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平面设计 

该门诊楼设有门诊、急诊、小儿科三个出入口,分别直接面对着楼前广场,有利于人流的疏导,分流效果更好。另外,设计中尽量减少病人在楼内的往返流动。由于诊室不可能与检验科室集中在一起,一定空间内的往返在所难免,造成这种不必要返往的主要原因在于作各种检查治疗前,必须先行划价交费。为此,医院在一、二层设了两处划价、收费,相对减少了人的往返频率和路线长度,使用效果很好。    

此外,理顺就医人流、减少病人往返,还有赖于对各科室的正确安排。将相互联系密切的科室集中布置在一层楼上,如外科与放射科、门诊手术,内科、妇产科、检验科和特检科等。如此布局,将极大地方便病人就医。

考虑到每天前来注射输液的回头人流(病人就诊取药后,第二天再来门诊注射的病人),这部分人流没必要深入楼内,并且这部分人流相当大,因此在门厅周围设有注射室,让他们便捷地达到目的地,注射完后迅速离去,减少了楼内人流驻留量。 

▽ 门诊楼一层公共部分设计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四层平面图

▽ 六层平面图

▽ 八层平面图

在门诊候诊区的布局上,采用集中、开敞的候诊空间,方便了对候诊病人的管理。既可以减少病人候诊时的压抑感,也大大减少了病人在诊室门前候诊时给医护人员带来工作上的干扰,也使诊病过程这种关系到个人隐私权的活动得到充分的保障。在门诊候诊区附近,都设有几处收费处,使病人能在较短时间和较方便的条件下,完成接受医疗服务的活动。 

合理的功能组织可使患者在完成挂号、诊疗、检验、取药等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感觉方便顺畅,细部的“人性化设计”保证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各种权利,同时,对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医院设计的整体设计

该中心医院的外观造型设计,主要还是以建筑物集中式布局形式自然形成的。中心医院门诊楼在建筑形式上首先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自然和谐,布局中避免形成庞大压抑的建筑群体。在建筑形态上,以较为适宜的尺度融入周围环境,顺应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格局,符合分层次控制建筑高度的城市规划原则。 

在建筑物造型及外观色彩上,采取了简洁朴素的立面形式,采用略带暖色调的灰色面砖,转角处以浅灰色铝合金板及转角窗点缀,意图汲取传统城市色彩,避免突变对比。 

从功能出发的平面布局,决定了建筑的造型呈对称形式,统一的开窗和外墙材料使得建筑展现出一种庄重大方的气质。在这种统一的基调中,设计通过使用顶部的架空廊、局部退台、最上层略作变化的弧形窗等丰富了建筑的立面形象,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尽量赋予医疗建筑以容易让人识别的建筑形象。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实例告诉你什么是好的康复医院病房
如何打造三甲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