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C英译文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可以解释为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目前由于城市化的原因,在国内很多居民自认为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便捷,实际上是依恋,不舍周边熟悉的环境以及亲人的围合 , 因此才诞生了城市CCRC建筑设计这个建筑类型。
城市CCRC建筑设计路径
城市CCRC是建设在城市中心区都市型、配备医疗设施或者机构的护理型(介助、介护)产品。下面通过几个方面来分析建筑设计路径。
(一)环境优美、安全便捷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充分融合了普通社区和一般养老机构的规划设计优点,在选址上关注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在城市建筑中天台与庭院景观,运用园林景观和水系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使老人在城市中享受到田园生活。
(二)安全设计主要为适老化设计中的无障碍与设计
适老化建筑设计重点体现在轮椅坡道、宽敞房门、医用电梯、连廊、无处不在的扶手、安全监控和报警装置等设计让老人体验到普通住宅所不能提供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医养与颐养结合,护理系统配套设施齐全
老年医院、餐饮中心、娱乐活动室、老年用品商店,为老年人的就医、餐饮、购物、休闲、健身、娱乐等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本项目属于城市CCRC设计 , 至关重要的就是满足入住人员的便捷需求,充分考虑入住者的心理感受,确保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项目总体概况
该项目是医养与颐养结合的护理中心,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地下2层,地上21层,总建筑面积为26611.8㎡。图1所示,地理位置优越,西邻凯旋路及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南北向位于武夷路和安化路之间,延安西路地铁站和中山公园地铁站中间。
图1 周边环境三维图
项目地上二十一层,地上建筑面积为19930.6㎡;地下两层,建筑面积为6681.2㎡,建筑高度为78.55m。建筑外型为现代简约的高层建筑,柔美清新。外立面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外立面效果图
建筑通过简单的长方形体块与阳台层层退台相结合的方式,创造了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外形,整个建筑形体挺拔有力、简洁明快,且在有限的狭小地块内最大程度的提供绿色空中花园。
医养与颐养结合
(一)城市CCRC建筑设计的氛围营造手法
在CCRC的建筑中引入各种自然的要素“水、空气、阳光”为入住者提供优雅体、高尚的居住环境,创造出城市 CCRC 最基本的氛围。
为了更好地满足日照需求,本项目通过设计建筑沿凯旋路一侧布置绿化景观,建筑的入口广场与基地南侧的保留绿化景观区域结合布置,同时采用阶梯式退台建筑。合理利用建筑的层层退台,形成一系列的花园平台,让每一个住户可以欣赏屋顶花园的景致,并且在不同层高的晒台上都能享受到日光的沐浴,与自然的亲近。
二十一层的建筑入口广场与基地南侧的保留绿化景观区域结合布置,用这样一种简单的建筑手法使建筑与建筑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变得生动,有层次感。地块内由一幢高层建筑及门卫组成,一至四层的裙房部分为公共空间:康复中心、医技室、多功能厅等,以满足对大楼内人员的护理需求;五层以上为护理房间,每户均能满足冬至日2小时的日照要求。
(二)城市 CCRC 建筑具有丰富功能的平面设计
本项目建筑体的地下室共两层,地下一层6.3m层高,主要为CCRC的设备用房及后勤,厨房以及工作人员的休息餐饮功能;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停车库及人防功能。建筑裙房四层,在一层,特需房间的相关空间与日常活动紧密联系。这些空间包括图书馆,茶室和起居室,同时还设有管理中心:包括市场,商务,执行办公室和其它辅助设施。二层设有康复理疗用房和心理咨询室和多功能用房。
所有的公共空间经过整合后,人们可以有机会自然而然地进行社交,并且充分地享受自然光,新鲜空气和室外景观;三层四层为办公用房以及医疗服务中心,以满足对居住在大楼内老人一些日常的护理需求。
图3 总平面图
整个建筑包括特需房间,护理单元,医疗服务中心和其它相关公共空间。塔楼5至10层为身体不适老人的护理房间,11层至21层为健康人群疗养的特需房间;塔楼部分的公寓单元形式丰富:包括各种单人间和两室房间。每个单元都含有厨房,卫生间,起居和睡眠空间,以及阳台。因考虑居住者长期居住,健康状况的改变所以设计布局具有多元化和可塑性,每层设休息交流区域。护理层保留居住建筑的特征,同时享有高标准的医疗护理服务。
层层的退台既满足日照遮挡的要求又让每个居住者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居住房间通常直接面对相关活动空间,可以充分参与日常活动,并设有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以服务于社交及理疗活动。居住者可至三层四层的医疗服务中心接受治疗和护理。三部电梯及两部楼梯贯穿整个竖向流线,有效并洁污分流的将患者和后勤人员物品各自分离开来。具体如图4一层平面图、5标准层平面图所示。
图4 一层平面图
图5 标准层平面图
(三)城市CCRC建筑的体现舒适感与安全感的细节设计
老年人的行动路径及其人体尺寸,与中青年是有区别的,在建筑设计中处处需要体现安全性。在类似本项目的护理建筑中需要考虑适老化设计以及无障碍设计,其要点 :
1、考虑老年人需要日常相互交流的场所,而大量设置公共交流空间,本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层公共区域;对于老年人健康的保障就是配套老年健康服务设施,本项目体现医康养的设计在三四层(图6, 图7所示);
图6 三层平面图
图7 四层平面图
2、建筑设计中需通过风雨连廊到各个区域,保证空间连续性;多部大进深医疗电梯的设置更使得居住在此的老年人拥有更通畅的绿色通道;
灵动的设计使得建筑空间变得活跃,连续而有层次感,每个空间都是独立并富创造力的。活力赋予建筑具有动感 , 体现出城市CCRC的独特魅力。
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
(一)城市CCRC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项目在满足中国和上海相关规范条件下,城市CCRC建筑空间布置需在所确定的商业策划目标和功能要求基础之上进行布置,力求创新和业主利益最大化,各功能建筑空间划分需充分、合理利用有限条件、各项指标,创造丰富合理的内部空间层次。综合考虑城市CCRC建筑各种功能分布 , 在横向和竖向上做到各种流线清晰明确 , 无交叉。注意患者和医护服务分流,人行流线和物品流线分流,同时满足交通便捷顺畅。
1、建筑主体入口:要求一个主入口供老人出入,一个员工使用出入口,救护次入口,考虑救护车停靠,过厅与主要前厅分开,卸货出入口及垃圾装载区域可以考虑地下室。
2、建筑主体设置:自理老人房间数尽量满足160套,占总体房间比例的80%,护理老人房间设置在裙楼层。为满足自理型产品老人活动空间的需求,房间面积与活动配套功能房间面积比不大于6:4,根据上海市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老人起居室和卧室尽量布局在南向房间,服务和后勤用房考虑北侧布局。
合理布局电梯,使交通流线合理紧凑,并注意专门为老人使用的医用梯的布局,使不同的人流和物流流线分开避免交叉,空间布局设计中可以考虑室内设计的曲线形态的应用。
3、裙房及地下层设计:考虑大堂、厨房餐饮、公共活动空间、辅助用房及一层护理用房。
4、大堂:配制基本的接待功能,同时可以考虑大堂吧(兼作品茶、咖啡休闲区)。
5、文化会所:阅览室、棋牌室、书法绘画、上网、手工活动室等功能以及涉及老年大学的功能进行融合。
6、演艺中心:结合多功能房,满足舞蹈、乐器演奏、唱歌等功能,满足服务的同时,还可以用于节日活动兼顾影视放映功能。
7、健身俱乐部:以游泳池(深度不超过 1.2m)、健身房为主要设置,配合以水疗、公共洗浴等功能设置于地下室。
8、康复活动中心:护理单元同层设置,并靠近电梯,约 50m2 空间,室内至少两个洗手位置。
9、养生中心:护理单元层设置,约 30-40m2 分设接待、医生办公、一张床空间用作推拿的养生房间。
10、生活配套设施:设置小超市、银行、美容美发功能空间等。健康管理中心:设有诊室、治疗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0㎡)、处理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0㎡)、档案室等,建筑面积合计不少于40㎡;观察室 / 急救转运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5㎡。
除上述之外,城市CCRC建筑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还需特别注意:
1、健康管理储藏室:考虑急救设备氧气瓶、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检验消毒设备等的储藏空间。考虑一层护理功能层,确保在满足自理房间数目最大化的基础上设立10-20个单元护理居室。
2、护理层单元配餐空间/台:此层设计一个开放式家庭厨房配餐空间/台(微波炉、冰箱、小水池及小柜橱),该空间/台用于提供能够达至居室的服务,考虑在附近适当的位置设置到达地下层核心厨房的竖向传菜口通道或电梯。
3、保洁房:每层保洁房满足保洁车可以正常进出,还要考虑日常存放垃圾物品。
4、公共洗手间:每层提供公共洗手间,供参观者使用,同时满足工作人员及老人在公共活动空间时使用。
5、公共洗衣房:地下层需设计一个洗衣房,主要功能为:住户衣物、房间布草、员工制服的洗烘干,与塔楼连通一个竖向通道,塔楼需要清洗衣物可以在竖向通道内输送。具体设备有:酒店式洗衣设备。
6、核心厨房:考虑设置于地下室,要求厨房外部空间流线清晰,内部空间紧凑有效,厨房至楼上护理层配有竖向传菜口通道或电梯;此厨房用于烹饪整栋楼老人的每日饮食,厨房餐饮面积按人均1.2㎡,其中厨房面积为人均0.5㎡。
7、大型公共餐饮:餐厅类型为中餐厅,需配有包厢,具备可点餐和自助餐的功能,餐厅面积不小于人均 0.7㎡。
8、员工餐厅靠近核心厨房设置。
9、公共洗浴空间:考虑地下室设置员工公共洗浴、更衣空间。
10、地下层考虑运营和物业办公区域: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更衣室、淋浴房等。
本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它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护理院是医院与养老的结合,是卫生与民政的结合,是医院的延续和补充。
(二)道路交通的便捷性
道路交通设计原则为“安全,便捷,通畅”。车行的出入口从现有道路的车行系统引入,抵达南面入口下客区;也可从南面的地下汽车库坡道进入,再由电梯直接到自己的楼层房间。地块内主要车行道结合车行入口布置,从地块西南角进入地块呈U车道,车行宽度为5.5m的单行车道,转弯半径大于6m。地块机动车停车为地下车库加地面停车方式。地面停车位2辆,地下35辆,车库入口位于建筑的东南角,北入口设置后勤出入口和设备卸货平台以及两个货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入口位于基地东侧,非机动车停车数量为73辆。
(三)城市CCRC建筑塔楼楼层设计的安全性及灵活性
塔楼楼层设计要点如下:
1、居室考虑外窗南向采光以保证冬至那天每个卧室至少都能照到两个小时的光线,可以采用凸窗,凸窗内部设置木质栏杆以供老人依靠观望,门窗开启方式考虑安全保证措施。
2、居室阳台栏杆高度不低于1.2m。
3、50㎡ 一室一厅占约 50%,50-70㎡两室占约30%,30㎡一室占约 20%。两室房型中每间房间一张床,一室房型中可摆放一张QueenSize(1.5m宽)双人床或两张1.2m单人床,单间房型每间房间一张床。
4、房间功能:配备独立卫生间、厨房,人性化考虑储藏空间的设置。
5、单元卫生间:设置淋浴房、残疾人坐便器、洗手台/盆及小型洗衣机摆放空间,其中坐便器考虑添加卫洗丽装置。
6、单元厨房:可设置为开放式厨房,需配备橱柜、水槽、操作台、电磁炉,并考虑预留微波炉的放置空间。
7、单元客厅/居室:配备电视、电脑桌/书桌、台下冰箱归置到壁挂式暖气片的空间位置,因老人长期居住,健康状况的改变可能要求设计布局有一定的多元化和可塑性,每层设有休息、交流区域。
8、储藏空间:每三层设计一个小储藏空间,便于存放每三层所需配备物品。
9、保洁房:每层保洁房满足保洁车可以正常进出的要求,并可暂时存放垃圾物品。
CCRC建筑是为养老者们设计的居所,城市CCRC是基于心理需求的CCRC建筑设计成果。有效利用地理位置与结合实际老年人生活状况,相互融合的综合体。不仅仅是护理院,是更高层次的颐养与医养一体化的体现。
城市CCRC的建设,医养结合让家属有更多的信任感,让养老者们具有更多安全感,让社会多一些关爱,是此类我们项目的初衷和责任。成功的持续养老社区的核心设计就是体现老年人的独立自主的选择性,行动的自由与安全,在可以促进社交的环境快乐生活,从而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养老居机构。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外建筑、建筑设计汇,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于维维,永泰红磡集团工程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