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曹勇教授的一篇神经外科论坛侧记,引发了笔者的关注。通过对近期相关行业新闻的梳理,不难发现:在坚持以临床为主体,应用为导向的医研企合作模式中,临床医生将成为医学研究的发起者甚至主导者。

这是否意味着过去医学研究成果临床转化不足的现象将会出现扭转?

医生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以为只是科技部、国家卫计委领导的常规视察,没想到从国家战略层面,为一线医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提到日前科技部党组书记和国家卫计委主任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调研时的表态,曹勇教授仍然难掩惊讶。

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的这一表态,发生在他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赴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调研现场。

王志刚和李斌在调研中,鼓励天坛医院临床研究团队继续加强数据库建设,加强大样本的临床验证,在治疗指南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天坛方案”。

而让曹勇教授深感意外的发言,来自于王志刚的调研总结,他强调:“科卫协同”是推动科技领域与医疗领域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两部门要无缝对接,形成合力。要坚持以临床为主体、应用为导向、基础和临床相结合、医研企合作的一体化设计。最终将临床研究的落脚点放到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上来。王志刚还鼓励天坛医院要在技术创新、临床转化方面起到主体作用,勇于创新,建立标杆,加强总结评估,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在现有的模式下,一线临床医生不能在项目初期就参与到医学基础科学研究中来。现有模式发端的主流在科研院所,继而由企业完成研发生产。临床医生 —— 技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得在最后的环节才参加进来。

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使用的分工降低了医疗技术产生的效率,增加了科研成本,影响了我国临床医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作为科学技术直接使用者的医生和最终受益者的患者大众,都不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医学技术研发的红利。

“在新的结构下,医生作为技术的使用者,在一开始就应该是项目的发起者!”曹勇教授给笔者解释道,未来临床医生可能要位于这个链条的最前端,提出临床需求,提出“我们临床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工具,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之后,可能才是与高校、研究所基础研究人员的共同研发,再进入企业生产,最终回到临床医院投入使用,完成改善提高。

这种“有的放矢”的模式,可以形成在医、研、企三方平台上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良性循环。

笔者通过对近期行业资讯的整理,也验证了曹勇教授的感知 ——

10 月 22 日,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副部长徐南平前往川大华西医院调研。王志刚指示,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脱节是卫生领域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医学应用基础研究应该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促进人类健康为目标,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11 月 7 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到位于辽宁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调研。徐南平强调,今后,科技部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通过将基础性研究取得的成果转化成标准诊疗规范和治疗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上。

……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坛大脑病变精准外科治疗与脑功能保护香山论坛的召开,是否意味着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正在快速适应新的角色,走在主导临床医学研究的大道上呢?

笔者在落笔前刚刚获知,同样是旨在构建新型医、研、企发展关系,推动国内医学智能装备迅速发展,进而惠及一线医生和广大患者的第一届中国医学智能装备技术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据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肿瘤外科主任、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刘荣教授介绍,参会和列席本次大会的两院院士中,10 位为大会顾问,6 位为名誉主席,其中 4 位院士将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新的大幕已经拉开。一线医生,你准备好了吗?

以下是曹勇教授的论坛侧记——

神经外科医生是脑科学研究的旁观者吗?

—— 第二届天坛大脑病变精准外科治疗与脑功能保护香山论坛侧记

近年来,脑科学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酝酿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大型脑研究计划,我国亦将启动以探索大脑认知原理的基础研究为主体,以发展类脑人工智能的计算技术和研发脑重大疾病的诊断干预手段为应用导向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坛医院脑血管外科团队和胶质瘤治疗团队长期致力于以脑功能保护为基础的大脑病变的精准外科治疗。为了即将到来的脑科学研究高潮,第二届天坛香山论坛把会议主题定位于“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临床交叉互动”。

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蒋田仔教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龚辉教授、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的高家红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的高小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韩在柱教授等脑科学基础研究专家,同时也请到天坛医院王硕教授、江涛教授、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诸葛启钏教授等临床大家讲课。

脑网络组图谱已成为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教授介绍其团队建立了脑图谱构建所需的脑亚区划分方法体系;对一些特性各异的脑区提出了针对性的脑区划分方案,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全脑尺度上脑区功能亚区划分以及多模态连接模式绘制。

蒋教授的报告颠覆了教科书对脑区的传统认识,引起神经外科医生的强烈兴趣:一些神经外科疾病如胶质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等是否会对脑网络连接及其图谱产生影响?利用疾病脑网络组图谱的研究,绘制疾病的脑网络组图谱的异常模式,是否可以成为脑疾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利用脑网络组图谱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病灶定位和脑功能保护是否能够实现已知脑区的功能验证和未知脑区的功能发现?

清华大学的高小榕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在脑机界面研究的成果 —— 脑—机接口(BCI)是在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一个直接通讯渠道。高小榕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以“脑机接口”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医疗器械产品,将会逐渐完善和成熟,并最终应用于医疗实践。可以预想的,这种以“脑机接口”技术为基础的医疗器械将通过神经外科医生的双手植入患者脑内。

我们知道,只有神经外科医生能够有机会在暴露大脑病变的同时研究正常人脑;只有神经外科医生可以为了识别脑功能区对脑皮层进行电刺激,进而认识脑。王硕教授、江涛教授、吴劲松教授、诸葛启钏教授分别讲述了在脑血管畸形、脑胶质瘤等疾病中,针对脑功能保护、脑皮层功能区分区、脑皮层和传导束可塑性等进行的探索。他们一致认为在功能影像、DTI 影像引导的基础上,经典的电生理监测和电刺激仍是保护脑功能区,进而研究脑的金标准和有效手段。

天坛香山论坛涵盖了临床脑研究环路的重要节点,对于与会的临床医生不啻是一场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的头脑风暴。

近一个月来,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相继发布通知,鼓励医院和临床医生作为重要组成参与国家医疗科技创新,鼓励掌握公众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与科研院所、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在天坛香山论坛上,脑科学的基础研究专家们展示的脑研究关键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核心技术,使与会的临床神经外科医生和青年学生兴奋不已,强烈感受到基础、临床协同合作的重大机遇。论坛上,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作为一名临床科学家提出要求:临床医生做好拥有良好科研素质的准备;要善于根据临床需求提出问题;要加强与不同研究背景科学家的交流合作,立志于攻克重大科学问题。

赵继宗院士曾在 2014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杭州年会上发言,鼓励神经外科医师学习 Pierre Paul Broca、Korbinian Brodmann 和 Wilder Graves Penfield 等脑科学发展初期的临床医生,积极参与脑科学的研究。天坛香山论坛更是提示,作为年轻一代的神经外科医生对于脑科学研究,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家脑科学研究计划,要主动应对挑战,不应袖手旁观,加强与基础研究团队的联合,立志于在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做出推动临床医学进步的贡献。并且,未来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可能就根基于目前脑研究发现和技术创新的理解,不积极参与可能就意味着未来的落伍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