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过去三十年来的医疗卫生领域不间断的改革,中国医院集团发展到今天的现状,无论是公立医院集团还是民营医院集团,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集团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产权和有内涵的委托经营权;
第二,委托国有资产所关联的机构、政府机构很多;
第三,委托人繁多,但是委而不托;
第四,党政关系不明确,干部任免权不清楚,行政色彩浓厚,缺乏职业经理人;
第五,没有职业化管理的团队,和机构的管理中心,这也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想做的事情。确实,职业化的管理人才太少了;
第六,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不同身份人员的管理;
第七,在协调集团的时候,管理的层级增加的太多,非常容易患大机构病;
第八,信息在机构之间是没有联通的,资源和供应链很难共享;
第九,因为人事制度等等造成的内部的文化和群体的利益冲突;
第十,绝大部分医院集团是集而不团,有规模而缺乏效益,其中效益既包括运营的效益,又包括社会的效益。
民营医院集团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风险,对规模化经营的管理能力有限制;
第二,群而不集,为了防范风险,有群但是没有聚集起来,没有做集团化;
第三,民营医院的管理、技术人才匮乏,包括人才的培养都很难支撑集团化;
第四,职业的经理人的缺乏,很难寻觅到有助于集团化发展的人才资源;
第五,信息系统没有互通互联,无法支撑集团化的运作。
医院集团化发展的现实背景
医院集团化的发展正面临当今时代的巨大变迁,这样的变迁不仅是存在于医疗行业内部环境,更多的还有来自社会转型、国际形势等产生的影响。
第一,老龄社会的疾病普改变,势必会增加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而且增长的形式将会是集合形式的增长。
第二,科技产品在面世时会更多考虑市场准入和保险支付,政府和社会也将持续关注其带来的成本效益。
第三,大数据相关关系的研究将会影响医界诊治及管理的决策。信息网络技术和智慧医疗,将会改变医疗服务的模式和医务人员的生产方式,会在健康服务的质量方面带来一场革命。
第四,第三方支付的改革也会大踏步的前进,从而形成新的医疗价值链。
第五,会改变医疗成本衡量系统,用市场竞争倒逼机制改革,寻求对社会、对健康更有利的成本效益。
医界如何改造未来?
新中国建国65年,改革开放分成两段:前一段是希望用行政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的发展,后一段是先把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基础去改变上层建筑。今天,医改进入公立医院改革的深水区,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经济运行基础面临挑战,顶层设计迫在眉睫。修修补补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
在这一场医疗卫生改革当中,怎样把社会医疗卫生的保障变成一个健康服务的产业,需要医界积极走出围墙,融入到企业,融入到各个方面,做一个多方资源的整合,来改变整个的健康服务产业。从研发、创新、产品、服务、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使中国的产业集群通过资源整合打破围墙、填平壕沟,再做创新。
围绕未来,医届要做很多适应性的改变。
第一,要走出围城,要参与多行业资源整合的模式创新,包括跟医药企业、金融资本、保险、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和政府的资源。
第二,不同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建立适应第三方打包支付的利益联合体。单纯行政的方式推进医连体建设,就目前来看实质性的内容不多。怎样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改革,特别是医保,统筹过去统筹帐户经费。
第三,现在统筹账户的使用,一定要住院才能使用,带来了不必要的住院床位的浪费。目前,管理部门正在考虑怎么样把一些关键病种变成一个集合的医疗单元,但最重要的是要医保支持。可以设想,这种整合式的医疗单位及可以跨机构、跨专科、跨岗位,最重要的微创,无痛快速的医疗技术可以改变诊疗方式。
第四,资源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怎么样变革?需要把方便医务人员和管理者的工作流程,变成顾客导向的服务流程,需要进行流程再造。医院的日间治疗性的门诊将会代替不必要的耗费资源的住院治疗。未来信息网络的技术和产品,将更多的支持医生的在线工作。新的健康服务模式,将催生职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崛起,提供外包服务和岗位胜任的教育和培训。
医院集团的未来愿景
大数据和智慧医疗将会变成变革的主要工具,政府的引导,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变革,金融资本和市场机制将会变成新的变革的主要动力。
第一,未来的医连体会不会变成健康联合体?健康联合体需要本部具备品牌规模,和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卫生机构分享资源;
第二,政府的改革、决策的调整、市场的机制和信息的互联可以成为改革的基础;
第三,基于专科病种建立健康体类,纵向的管理参谋中心,通过引入新制度,调配资源,提升运营效益;
第四,信息网络的在线工作模式将推动医院、基层的分级医疗以及慢病的防治工作,全科医生也需要考虑系统疾病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医疗康复的收益。通过这两个结合稳定全科医生的队伍;
第五,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统筹账户的支付改革总额可控,提升成本效益,并可以支持医联体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以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支持。
更多内容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