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企业医院,其改制曾广受关注。在2003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下,企业医院亦开始了社会化办医的探索之路。曾一度有企业医院办得比较红火,但是十年后的今天,形势似乎发生了变化。2013年对全国部分地区企业医院改制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医院规划建设存在的土壤已然消失。


企业医院改制应该走民营化道路


企业医院改制是大势所趋,其改制有两大方向:一是彻底走向民营化,成为私立医疗机构或者民营医院;另一个是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成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进入国有事业单位编制。因为时机、利益和观念等各种原因,很多企业医院现在还愿意选择第二条路。我认为这条路将越走越窄,因为公立医院十多年来的红火日子行将结束。

 

民营化是最好出路

医院改制取决于医院员工,也取决于政府在改制中如何决策。过去十多年,企业医院探索出了多种改制模式。改制成民营医院的企业医院现在比过去做得好,很多医院在改制前收入在三四千万,现在则达到六七亿,医患矛盾也较少。改制成功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改革时地方政府的态度要明确,关于资产处理、员工身份等问题不留下模糊概念;二是要引入较好的社会资本,特别是较好的管理者。

与社会资本合作或员工持股,也是一种改制方式。员工持股的医院发展得普遍不是很好,往往要经过二次改制,这样的案例很多。员工持股是最近一个阶段比较流行的做法,特别是比较大的企业或医院。但员工持股使股权分散,员工对管理干预太多,造成经营困难。员工持股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现在已成共识。

还有一种方式是引入社会资本,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个问题是原母体企业要不要保留股份。有的是因为资本不足,不足以把整个医院全部买下来;有的是碍于职工利益,怕完全脱离母体企业,职工有意见。所以,有一些原母体企业保留了部分股份,甚至是较高比例的股份。这些保留股份的原母体企业在改制中多多少少都留下一些隐患。由于原母体企业多数为国企,国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领导一旦换届就换一种发展思路。过去民间有个说法:张书记来了种树,李书记来了挖坑。新领导对医院的发展思路、管理思路都不一样。企业医院在改制过程中,原母体企业最好完全退出,让社会资本全部接盘,否则会存在翻烧饼的可能。即便社会资本力量不够,母体企业也应以债权持有医院,而不是以股权持有。以华润集团为例,其雄心勃勃投资医院,但是董事长换人后就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了。我的建议是,政策上应该明确,除非上市资本不愿意全盘接收,原则上不允许员工及企业持有股份(除非是做医疗产业的企业)。调研结果还显示,如果员工和企业一直干预医院运营,会让改制成果消失殆尽,走回老路。

过去十几年,企业医院尽管一直走下坡路,但是毕竟有牌子、资产和医生队伍,进行调整后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现在社会上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做一个民营医院,通过管理效率的提高,不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不会增加财政的负担、也不会增加医保的负担。这样,民营医院也能挤出20%30%,甚至40%的利润来。

 

民营化面临的问题

企业医院改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是职工身份问题。员工担心失去国有事业单位身份会丢掉铁饭碗。如果其他地区不取消事业编制,只有我这家医院取消了事业编制,那医生该怎么办?看起来这的确存在一个洼地效应。但是,医生都是知识分子,是靠技术吃饭。武汉要把一家三甲医院从市中心迁到武钢医院所在区域,武钢医院上上下下一片反对声,而同属一个区的另一家改制后的医院却持欢迎的态度。这家医院相信三甲医院带来的患者群会让自己受益。一些运营良好的民营医院,不怕周边扩张公立医院,他们相信,用三年时间就能让公立医院的医生主动放弃事业编制到自己这边来。

第二个是资产处理问题。土地、固定资产,还有卫生资产都是问题。事业单位的资产如何处理,国家的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参照过去的做法,这是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关于土地问题,应该有个优惠政策,医疗机构用地不能像商业用地价格那么高。实际上,我认为不要对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看得那么重。中国有一句话叫肉烂了在锅里,其实都是中国的资产。我们在太原一家企业做调研时发现,过去挺好的企业医院,就这么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彻底垮了。国有资产倒是没流到他人手里,但却大幅度贬值了。固定资产的问题,可以参照国企改制的一些做法。

第三个是营利和非营利性的问题。这是个实在不应该纠结的问题。现在很多社会资本都是奔着名利去的。政府做好监管,民营医院规模不大、收费不高,营利也无可厚非。等中国民营医院发展起来,也会成为非营利医院,这需要有一定的远见和耐心。非营利民营医院既要有民间自治的传统,又要有很好的法制环境,而这两点在当下都没有。

 

改制的核心要素

企业医院改制成功,要具备几个核心要素。首先,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其次,要有熟悉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专家团队;再次,要有具备公立医院改制实操经验的收购团队;最后,要有一个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团队。

改制企业医院首先要做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工作,还要做卫生局、院长和医生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接受改制方案,必须要有一些经验。改制医院比改制企业复杂得多,需要有经验的团队。改制后的医院需要有一个全新的管理团队,并做到规范化服务、管控好风险、搞好客户关系、搞好人力资源等方面工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企业管理方面,中国储备了不少人才,但在医院管理方面,人才真的很缺乏。

在政策方面,主要是医生身份问题、混合所有制问题和营利非营利性问题。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不要搞混合所有制,不要纠结于营利性问题。明确这三个问题后,即便政策仍然如此模糊,未来十年也是社会资本的黄金时期,是中国医院或者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时期。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