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举办“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总结和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全市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成就,明确了今后5年北京市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指导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纲要性文件。

规划主要内容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市卫生计生系统紧抓历史机遇、经受改革考验、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居民满意度有效提升的五年。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在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服务效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增进人民健康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为全市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绩效全面提升。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0年的80.81岁增加到2015年的81.95岁。户籍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3.29‰下降至2015年的2.42‰。户籍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12.14/10万下降至2015年的8.69/10万。2014年全市总绩效值83.6,比2012年增长了4.8。居民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的828.5/10万下降至2015年的498.95/10万。面向城乡常住居民免费提供12大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11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别比国家项目内容多2项和6项。三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10406家,比2010年增长9.4%;编制床位118384张,实有床位111555张,分别增长25.2%和20.1%;执业(助理)医师8.5万人,增长28.8%;注册护士9.5万人,增长41.8%。医疗机构诊疗人次21736.7万人次,增长48.8%(不含驻京部队医院和武警医院)。形成了43个区域医联体,包括43家核心医院和440家合作医疗机构。四是公立医院改革渐次推进。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改革补偿机制。探索法人治理结构。五是生育政策更加完善,办事流程更加简化。六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七是公共投入不断加大。2014年卫生总费用来源结构中,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为55.85% ,比2013年提高2.67%,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19.42%,比2013年下降0.99%。

(二)形势和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为卫生计生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提供了持续动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引领。经济发展为卫生计生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也面临新挑战。一是经济新常态要求卫生计生工作优化发展模式、提升绩效水平。“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增速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预期为6.5%,财政收入增幅下降。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要求卫生计生系统提高资金和资源使用效率,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二是生育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趋势、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带来妇幼、康复、长期护理、心理咨询等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激增,对医疗卫生服务构成新的挑战。三是疾病谱变化和疾病传播途径发生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增加,精神卫生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方向和目标

1.

指导思想

。《规划》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四个全面”的要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战略,坚持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强化对首都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服务,遵循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律,完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卫生计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强化卫生计生事业在全国的带动和示范地位,保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达国家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以完善体系、深化改革、提升水平、保障权益、协调发展为着力点,构建比较完善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改善就诊秩序;实现关键领域改革突破,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促进社会办医规范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卫生计生绩效水平,确保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在“十二五”基础上继续向好稳定发展,形成比较有效的居民健康管理体系,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引导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合理化,保持适度生育水平,计划生育服务制度和家庭发展支持体系较为完善,计划生育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卫生计生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天津、河北形成比较成熟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3.

主要指标

。根据对“十三五”的形势分析和判断,考虑了与前几轮医疗卫生规划和医改目标的延续性,《规划》建立了26项指标体系,分为健康水平、资源配置、健康服务和卫生筹资四大类。一方面,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控制卫生费用,降低居民就医负担,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另一方面,强化问题导向和规划约束力,突出基层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确保任务可操作、可考核、可监督。

(四)主要任务

围绕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构建完整有序的诊疗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二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包括提升疾病预防控制防控和管理能力,增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能力,完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与服务,完善健康促进公共政策四个方面。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十三五”时期要继续推动筹资制度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探索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四是促进优生优育。包括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做好生育保障服务,完善家庭发展服务。

五是提升卫生计生人才和学科发展水平。重点是健全卫生计生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

六是推动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包括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七是着力提升居民满意度。重点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升卫生计生服务便利性,保障居民药械使用合理安全。

八是促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着力做好完善卫生计生法规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卫生计生行业宣传,发挥行业社会组织作用,推进政风行风廉洁建设,加强卫生安全管理(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规划特点

(一)强化健康导向

保障居民健康权益、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是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要求卫生计生系统努力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抓好疾病防控、慢病防治工作,保障妇幼健康,加强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完善健康促进公共政策,推动建立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让全体居民共建健康北京,共享发展成果。

(二)着力补齐短板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学科发展薄弱等问题是本市卫生计生“十三五”的重大课题。《规划》强调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公共投入要更多地向生态涵养区、农村、基层和公共卫生领域倾斜,促进公平。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协同协作,纠正重医疗、轻预防的发展观念,促进两大体系互补合作,齐头并进。适当增加肿瘤、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卫生、儿童、妇产、康复、护理等学科的资源配置。

(三)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提出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体制机制改革,管理方式创新和重大疾病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取得改革突破。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全面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在医药分开、药品流通领域、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卫生计生法规体系,加强在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卫生信息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研究和制订。建立多层次公共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转化,发展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

(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是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规划》提出,落实《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5-2017年)》,重点对张家口、唐山曹妃甸、承德等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帮扶,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以医疗卫生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通过建立分院、整体迁建等方式,推动公立医院从核心城区向城市副中心、资源薄弱地区和新城、新的居民居住组团发展,提升卫生资源布局均衡性。

规划发布后的考虑

(一)加大宣传贯彻力度

深入宣传解读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通过组织卫生计生系统培训会,开展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贯彻《规划》内容,动员基层单位学习、落实《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政策解读和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

(二)拓宽卫生计生事业投入渠道

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需要需求,不断加大公共投入。加强卫生计生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卫生计生资金得到有效统筹使用。“十三五”时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特别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按《慈善法》规定,对卫生计生事业进行慈善公益捐赠,壮大卫生计生事业。探索特许经营、PPP模式、政府基金平台等创新性途径,激励社会力量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京津冀协同规划与发展。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与天津、河北共同参与编制和落实京津冀“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在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构建常规合作机制,形成三地在资源配置、改革举措、政策执行等多个领域的经常性有效互动。加强与唐山(曹妃甸)、张家口等签署对口合作协议的重点地区的交流互动,跟踪评估合作举措的效果,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

(四)加强监测评价

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和效果的监测评价。根据规划执行进度开展中期和末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上报市政府。将规划中涉及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与市政府折子工程相结合,以规划为指导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将市区两级规划监测评估密切结合,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指标监测,提高信息透明度。对核心指标进行年度监测,及时发布核心指标年度监测结果和“十三五”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信息,加强公众和媒体监督,提高居民对规划实施评价的参与度。调整规划监测评估视角,增加居民切身感受和社会第三方评价。继续实施事业发展绩效综合评价,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尤其是落实各区政府责任,保证卫生计生事业按照科学规律和正确方向实施科学发展,持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来源:北京市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