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医生集团的动静很大,给中国医生沉闷的职业发展路径添了一点点新意。反观医生集团模式非常成熟的美国,近几年来却有一些新动向:由于私人诊所的运行开支在不断上升,不少私人诊所的业务逐渐被大医院收购,一大批原来自由执业的医生开始返回医院,变身雇员。

根据美国医院协会的调查,与2001年相比,美国2011年直接受雇于医院的医生数量增加了30%~40%。2012年,美国医师协会特别进行了一项针对全职医生(每周工作20小时以上)的基线统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全职医生直接或间接受雇于医院。而在2007/2008的调查中,仅有不到20%的医生受雇于医院。随着美国奥巴马医改的推进,这个趋势近年来更加明显。2012年,医院的并购案例是2005年~2007年的一倍。并且,这样的转变并不局限在社区诊所,专科医生、康复师等也包括在内。

美国媒体也很能造概念,他们把医院收购私人诊所及社区医疗服务的趋势称为“大医疗”(big medicine)。至于造成这种趋势的具体原因,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五点:

第一,美国医生独立行医的法律成本越来越高。美国人其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五讲四美特可爱,同时也比中国人矫情多了,但不同的是,他们习惯使用法律武器。如果一个医生摊上一两个旷日持久的案子,基本上头就跟宇宙一样大了,而且为此要花费很多精力和财力。所以更严格的法律和越来越多的医疗诉讼使医生个体行医的法律成本也逐年上升。

第二、和医保对接的成本逐年增长。与众多单一保险体系为主的国家(如中国、加拿大等)不同,美国有几千家商业保险公司,每家保险公司的计价方式、报销额度都不同,而越大的医院对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越高。复杂的保险报销体系使医生不得不加雇行政员工来填写报销单及计算费用,而行政员工的工资、福利及医疗保险都在逐年增长。

第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医改方案强制全部医院、诊所都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昂贵的维护费用(约为25,000美元/年)显著增加了传统社区诊所的经济负担。

第四、美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险Medicare为了鼓励社区诊所-医院一体化服务,而为一体化服务的医院给予更高的报销比例,而给诊所的报销额度相对降低。

最后,美国医改的方向是更加注重基本医疗,给独立开业的专科医生的报销额度大幅降低,因而与医院签约后,医生的总体收入会上升。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入、减少烦心的行政,医生们不得不与大医院签约。

面对这个趋势,各方的感受和意见不一。对于很多多年独立开业的医生来说,回到医院似乎意味着失去某种自由,多多少少有些伤感;而对于那些被各种行政琐事严重困扰的医生来说,回到医院可能是一种解脱。他们因此有了正常的上下班时间、稳定的工资、高效的工作与职业安全感,也不需要费神与保险公司议价、与病人计费和催费、负担越来越昂贵的行政员工保险,同时医院也会与医生共享昂贵的电子病历系统。特别是那些背着巨额助学贷款的年轻医生,更是纷纷选择在医院工作,而非自己开业。

获得更多的医生资源后,医院方面也获益多多:首先,通过购买社区医院、复健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可以使医院成为当地最全科、最强势的医疗体系,提升了居民的信任力和与各个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其次,收购私人诊所可以从医生手中得到更加稳定的病人群体;最后,社区诊所-医院的一体化医疗体系更符合美国医保从“按服务数量付费”到“按医疗质量付费”的转变趋势,从而能得到更高额度的政府补贴。

但舆论有更多的担心。奥巴马政府本想竭力控制医疗费用,频繁的医院兼并并非奥巴马的本意,但这导致了大医疗集团在各州疯狂的收购,覆盖了整个地区的医院,几乎获得了定价的权力,这反而使得单次医疗费用和总费用的上升。医生们同时认为在大医疗系统里很难维系以往亲密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每次就诊看到的医生都不同,医生们并不完全了解病人情况,这很难为病人提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同时,由于医院平均住院天数等是代表医疗质量的硬性要求,大医院中

完善的医疗团队非但没有真正提高医疗质量,反而尽力让病人尽早出院。另外,美国目前社区-医院的付费模式是保险公司提前按人数付费给医院,医生享受固定工资,并没有激励更快、更高质量服务病人的措施,这会使平均等待就医时间增长。

美国的私人诊所并没有走向灭亡,与大型医疗集团的合作也只是根据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相应产生的变化。只是,那些已经离开和坚守在私立诊所的医生们表现出的强烈的相似的愿望听起来非常耳熟:回归医疗本身,不要再浪费时间处理保险和医疗纠纷。

来源:奇点

相关阅读:“世界最大医院”发力大数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