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灾害性事件发生后,医院既是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灾害事件的受害者。灾害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医院工作的中断或瘫痪,无法正常发挥医疗救治功能。所以提高医院的抗灾能力,保证灾害中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应当成为医院管理者研究医院应急管理新的着眼点。在医院应急管理中,合理进行医院建筑的设计与规划,将有效提高医院应急能力,减少医院自身损坏,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本文回顾与总结了地震中医疗建筑规划设计中一些重要的经验,结合以往的文献,提出了医院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应急问题。

 

1.医疗建筑应该预留充足的疏散空间。

地震等大型灾难发生时第一反应就是人员的顺利疏散,也是医院应急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应该留存有足够的人员疏散空间,以确保人员疏散安全与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2.在建筑设计时急诊科应该预留充分的应急储备空间,院内交通顺畅

 

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援的第一战场都是急诊科。所有的人员也将第一时间涌入急诊科,所以急诊科规划足够的治疗与接待人员预留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医院也应该考虑应急救援时的交通问题。

 

Kimberly1回顾9.11事件发生后Virginia Hospital Center-Arlington的应急准备问题。发现了该院没有急诊的附加治疗区域,在急诊没有将伤员家庭成员,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志愿者,媒体,信息发布中心,指挥中心等功能区进行区隔的地方,导致人员拥堵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而且该医院在应急时没有考虑足够的安全的急诊通道,其急诊通道的设计与医院的主要通道重合,造成应急时交通不畅。

医院应急准备与建筑规划

3.医院等公共建筑应该注意非结构部件的妥善处理

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重力荷载的部件,如隔墙、楼梯踏板、框架填充墙、建筑外围墙板、雨篷、玻璃幕墙等,医院内还有医疗设备的维护结构,部分悬挂物也属于非结构部件。地震对建筑的非结构部件的摧毁程度往往比结构部件要严重得多。特别是一样内在病人行动不便、医疗设备数量多,重量大的情况下,可能在地震等灾害时导致非结构部件造成的人员伤亡3

Andrew Milster利用MedlineHealth star搜索1977-1999期间所有与医院相关的灾难反应文献中,发现1973年以来美国加州地震,13-14%的死亡人员均由于非建筑结构问题死亡,而主要由于地震导致通讯设备、悬挂重物等坠落导致的死亡4。谭西平等5总结5.12地震后医院建筑处理经验,其中也对部分建筑附属结构进行清理,如墙砖、吊顶、瓦片等,避免人员受伤。说明公共建筑在设计时应该较少使用非必要的悬挂性装饰材料,以避免地震后二次伤亡。

 

4应该尽快建立我国医疗建筑物安全性的评估体系

4.1 建筑物安全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医疗建筑是所有医院实施医疗救援的客观基础,地震等灾害对医院房屋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发生地震后,医疗建筑是否还可以使用?在什么时候应该撤离?建筑是否是安全的?这些都是应急处理中所面临的问题。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协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提出的医院应急计划的第一条就是“进行医院在灾难或其他危害事件中的危害评估”,其中就包括了对医疗建筑的评估工作6

意大利在 1980 年南部地震后首次进行了系统化的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日本作为多地震国家,在1995 年阪神地震后,首次应用了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共对 46 610 栋建筑物进行了应急危险度判定,效果显著7

4.2  5.12汶川地震中建筑物鉴定情况

5.12汶川地震中绵阳市中心医院房屋损毁严重,受损而积约40000平米,涉及全院所有部门,采取措施包括:及时排查,保证震后业务用房的迅速启用,并请专家来院对医院房屋进行鉴定;分类处理,尽快恢复按房屋鉴定小组的评估意见,分为可以使用、加固使用和停止使用等,尽力保存医疗救护能力8

4.3现存问题

4.3.1制度不全。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要求过于详细,适用于时间充足时的规范鉴定过程,而不完全适用于应急保障时的快速判定。

4.3.2专业人员不足。目前为止,全国已注册一级注册建筑师16156人、二级注册建筑师 26668 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28753 人、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5603 人,从绝对总数来说,与日本9万多人的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检查员总数相比也有差距较大6

4.3.3 还未引起建筑主管行业足够的重视。

4.4 解决建议

4.4.1对于建筑主管部门来说,应该建立对公共建筑安全迅速有效的应急鉴定机制,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医院救治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将医务工作人员和伤员置于危险的环境之中。

4.4.2人员上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除了吸纳注册建筑师与注册结构工程师加入检查员队伍之外,对来自于相关专业(如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志愿者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一支符合资格并且数量充分的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检查员队伍。

 

参考文献:

Kimberly A. Disaster Preparedness in Virginia Hospital Center-Arlington after Sept 11, 2001Disaster Management & Response/Cyganik .2003, 13):8086

梁海斌等.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安全保卫应急方案实施.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404~407

金虹.医院管理论坛.200825141):48~50

石崇良,石富元.医院灾难应急模式回顾与前瞻.台湾医学 20026364-373

谭西平等.汶川地震后及时评估建筑物安全,确保安全救治伤员.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402403

JOINT COMMISS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STANDARDS EFFECTIVE JANUARY http://www.trainforemergencymanagement.com/JCAHO.html. [2008]

汤朝辉,牟彦茗,杨晓川. 日本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初探.2009315~17

徐卫云等.地震灾区中心医院抗震救治经验总结.当代医学,2008,1424:7576

 

 

梁海斌等2报道华西医院在建筑设计时急诊与门诊主入口完全分离,形成院内交通环线。且在急诊科前设计了足够的广场空间,这在面对大型灾害大量伤员批量到达时具有重要的意义。5.12地震救援期间,在急诊科外的广场上设立了检伤分类、涂片检验、工作人员等待区、志愿者管理站、污染物品处理区等多个临时工作场所,较好地完成了伤员入院前的系列处理工作。同时,该广场最多时同时到达14辆救护车,足够的空间确保了批量伤员同时到达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