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源整合 可持续发展 妇幼保健机构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历史悠久,前身为义乌市妇幼保健站,组建于1952年,已走过70年历程,是以妇产科、儿科为专科特色,集医疗、保健、计生指导、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公办三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也是全省首家县市级三甲妇幼保健院,目前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义乌分院。

新院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义乌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其作为市级妇幼保健综合医院的指导和辐射作用,推进了义乌市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1、概况

项目信息

建设地点: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新科路C100号

建设周期:2014年11月—2018年12月

投资金额(万元): 54082

建设用地面积(㎡):52635

总建筑面积(㎡):108000

建筑容积率:1.31

建筑密度(%):21.0

主建筑层数(层):12

主建筑高度(m):55

停车位(辆):905

设计床位数(张):600

设计日手术量(台):50

设计日门诊量(人次):3000

设计日急诊量(人次):300

主要建设内容:异地新建:1号医疗综合楼、2号后勤综合楼及其他门卫等

获奖情况:

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2021年杭州市优秀设计三等奖

2、亮点

(一)

打造具有辨识度与整体性的医疗建筑

立面实景细节图

整个项目从建筑造型、装饰风格到景观绿化一体化设计,整体风格统一协调,铸就一座“温馨、关爱、呵护、生命、阳光”的医疗卫生建筑。

秉承现代医疗建筑特色,探索妇女儿童心理特点,建筑外形简洁大气,清新柔和,采用干挂铝板装饰,整体以灰、白色为主,局部点缀浅绿色,使整个建筑富有朝气,迎合儿童医院特色。

门诊大厅

室内设计整体风格延续建筑立面风格,以孕育生命的“水”为灵感,将水的各种形态渗透于各个角落,展现女性的柔美、孩童的活泼。针对儿童与女性两个不同的人群,在装修形式、风格统一的情况下,通过对色彩的变化、精彩的贴图来表达丰富的室内环境,体现“以妇幼为重心”的设计理念。

项目景观设计以“治愈系景观”为主要设计理念,呼应“医院景观”这一特殊景观场地。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对“意境”“质朴”“情怀”“童心”四大自愈元素进行了全面诠释,宁静中稍显活泼,静谧中表达轻松。

用不同的景观气质的场景营造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同时,结合建筑立面的色彩及肌理与建筑整体相呼应,从而使建筑与室外空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

(二)高效的流线设计

功能模块分析图

整个基地内部以环形道路及主出入口广场,与基地四周城市道路连接。通过内部道路把基地内各建筑联系起来,人流、物流高效运作。

医院主出入口设置在东侧新科路上,就近布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同时作为医院机动车主要出入口,满足大量就诊病人的出入。新科路北侧的医院次出入口主要解决后勤供应及家属住院探视。

基地南侧设置医院次出入口,主要为急诊病人及保健人群服务。出入口附近就近布置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车辆直接进入地下机动车库,减少外来车辆对地块内部流线的干扰,提高停车效率。

内部通过环形车道,使各建筑人流车流能通畅到达。各功能用房出入口分开设置,互不干扰,人流、车流互相分离,洁污分流,使内部人流、车流、供应流、污物流高效运作。

(三)紧凑的功能布局

1.分为两个功能分区: 医疗就诊核心区、后勤综合区。

把医疗就诊核心区设计在南侧用地上,便于综合病人就诊后勤综合区设置在基地东北侧,避免了后勤保障区物流深入基地内部,两大功能区块通过高架连廊取得最便捷的联系,又相对独立。

地块南侧预留门诊医技发展用地,地块西北侧预留住院病房发展用地。使医院功能的拓展在有限的用地内具有可持续性。

一层平面图

2.场地限制形成独具一格的建筑形态。

地块占地80亩,东西向较窄,向阳面宽度只有108米,南北向狭长,地块南偏东约45度。狭长的地块不利于医疗流线的短捷只有将门诊—医技—住院集中式布置,才能缩短医疗半径,同时方便病人就诊。

同时地块内有机场限高55米的要求,最多只能做到12层,必须同层设置两个护理单元才能满足600床的要求。将病房护理单元采用回字形布置,病房靠外围设置,内部形成医护工作站。

两栋住院楼前后错开,满足半数病房冬至日大于2小时的日照规范要求。两栋住院楼中间连接处,设置共用核心筒,满足竖向交通需求。

标准层平面图

(四)医防融合的便民设计

妇幼保健院主要针对弱势群体,妇女、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抵御能力差,尤其病毒高发季节,也是易感染人群。

因此,为了保障孕产妇及儿童健康安全,妇幼保健院建筑需要特别注重流线组织,将健康人群的保健和患病人群的流线分开设置。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将患病人群和保健人群相分离,功能相近科室集中,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折返时间。

内部空间布局根据妇幼保健院的特性,做到“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将计划生育中心、儿童保健中心、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分设在不同楼层上,避免人流(儿童与成人,妇科与产妇)相互间的影响,减少妇女、儿童在不同医技科室间穿行的不便。

病区护士站

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妇产科同层布置,优先保证产妇就医流线短捷。手术室、ICU、分娩中心同层布置,方便急救。

同时考虑到儿童尺寸的特殊性,小便斗、洗手台、抽血台、楼梯等适应儿童尺寸,体现人性关怀。主要出入口、楼梯、电梯均设置无障碍设施。

病区走道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患者至上”的医院核心价值观,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场所,努力创造一所高品质、患者满意的医院。

3、结语

项目规模大、专业涉及广、功能复杂等因素极大增加了项目施工难度,项目建设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最基本的建筑、结构、基本设施设计、施工规范要求,还要符合医院诸多相关医疗专业规律与流程,使建筑专业技术性与医疗流程规律相结合。

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强化全过程管控,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建立“1315”问题推进机制,全面助推项目提质增速。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实现了在建成时间上比类似医院缩短2至3年的目标。

妇幼保健院由于其特殊性,项目建设围绕生命的孕育及生长的特性、女性的柔美与坚韧的性格展开,从建筑造型、室外景观、室内精装修风格上做到高度协调统一,呈现出一座完整融合的医疗卫生建筑。总体空间布局体现资源共享、高效运作,并为医院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