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明确到2025年,力争有5家医院进入全国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前100名、每个设区市均有1家进入前200名,有3~4家三级中医类医院、5~6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全国同类医院排名进入前20%。

到2025年,力争5家医院进入绩效“国考”前100名

《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标准化公立医院为主体、临床重点学科群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院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其中,福建省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6.10张、3.05人、3.42人,力争有5家医院进入全国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前100名、每个设区市均有1家进入前200名,有3—4家三级中医类医院、5—6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全国同类医院排名进入前20%,新增3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常见病多发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到2025年,千人均公立医院床位数达3.6张左右

《方案》要求,科学规划福建省公立医院数量和布局,到2025年,全省千人均公立医院床位数3.6张左右,并合理确定省、市、县三级发展定位与规模;按照不低于1.5张、1.0张为社会办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规划空间;力争30万人口以上的县域内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其他县(市)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同时,深化与台湾地区医院合作办医,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医师来闽执业,争取与台湾地区医院探索共建海峡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探索海峡两岸医疗融合发展新路。

加快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

《方案》提出,推进“委省共建、院地合作”,加快复旦华山福建医院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争取复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等3个第三批国家试点项目落地;依托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等省市属医院争创1个综合类、8个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4所中医特色重点医院、1所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争创1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同时,推动建设神经疾病、老年医学、癌症、口腔、儿童、微创、精神、心血管病、创伤、呼吸等1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力争在5~10年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高水平医院的四级手术占比以及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均达到60%左右。

到2025年 力争实现县级公立医院全员目标年薪制全覆盖

《方案》要求,按照“两个允许”,优化薪酬总量核定机制,力争在5~10年间,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提高到60%左右;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及项目,医务人员固定薪酬占比达到60%左右,建立完善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内部薪酬分配体系。

同时,推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院长)和总会计师年薪制,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与医院薪酬总量、主要负责人薪酬等挂钩。逐步扩大全员目标年薪制实施范围,到2025年,力争实现县级公立医院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