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国家战略的调整及民众对医疗健康的更高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老医院进行改扩建。如何保证医院在正常运营中完成改扩建,形成合理的规划布局,提高医院综合建筑高效性,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医院智慧化升级,是医院改扩建的关键。本文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改扩建项目为例,探讨因地制宜理念在改扩建设计中的应用,为今后医院的改扩建设计提供一个思路。

▲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效果图

关于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建于190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现有病床和业务用房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工作需求,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医院拟在现有门诊楼南侧拆除部分现状建筑,同时利用并购的门诊楼东侧停车场用地扩建住院综合楼,扩建完成后将开放床位1500张。

▲医院效果图

整体规划

项目注重新旧建筑形体配合,通过对原有建筑统一改造,形成主次明晰且完整的建筑群体形象。住院楼核心筒部分通过柔美的弧线处理,减缓新建筑对原有建筑的视觉冲击,表达对城市空间的尊重,顶部的如意结造型象征吉祥安康的寓意。

▲扩建后的院区总平面图

住院楼护理单元采用L型标准层平面,利于采光通风:基于功能分区、医患分区及通风采光要求,住院楼形态与现状外科楼相呼应,平面采用小进深的L型。病房区和医务区分别位于L两侧,均可获得良好采光。病房沿中心通道两侧呈南北向布置,均有良好的通风对流,80%以上病房享有南向日照和庭院景观。住院楼裙房部分通过局部架空方式,引入庭院中新鲜空气,形成对流,带走室内热量。

▲住院楼标准层“L”型平面

减少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住院综合楼设计充分考虑与相邻建筑的关系,在满足规划退缩间距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门诊楼和影像楼采光通风的影响。新旧建筑通过独立划分防火分区及采用防火墙和防火玻璃分隔方法来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古树与建筑和谐共存:扩建用地内共有四株古树,古树枝繁叶茂,形态优美,是院区历史的见证,也是医院的核心景观。在设计手法上,通过将地下室至地面五层的建筑边线进一步退缩,避开古树的根茎保护范围,并采用上部出挑方式,既保证了住院楼的功能与建设面积,又不影响古树生长,使古树与建筑外观协调一致。

门诊、住院、医技一体化设计,保证改扩建后建筑与原建筑布局的协调性:方案充分考虑老院新建的特点,在符合诊疗流程的前提下,通过打造公共空间与原有门诊楼产生良性互动,形成功能紧密的医疗综合体。门诊、住院和医技的交接部位形成通高的中庭空间和医院街,连接各交通核心,将品字形布置的三大组团连成一个整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通过南北贯通的立体交通脉络,将医院门诊、住院、医技和后勤等医疗建筑整合到一起,形成了高效的医疗功能体系。

立体绿化空间:医院基地现状树木茂盛,但缺乏集中绿地。方案通过院区景观资源整合,在新建住院楼和原外科楼之间形成集中绿地,供患者休憩活动。住院综合楼首层空间局部架空,室外绿化自然渗透至建筑内部,拓展了患者的活动空间。同时,在建筑内部精心设计了屋顶花园,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交流和活动的空间。

交通组织顺畅有序,人车分流:经过交通分析,项目提出了兼顾近期和远期的交通组织方案。近期利用住院综合楼北侧道路组织交通,依次预留足够的交通缓冲空间、落客展宽段和地下车库入闸等候区,避免因驻车空间不足而引起交通堵塞。远期医院东侧规划路开通后,病人可在首层急诊部东侧场地候车,然后从东侧出入口驶离医院。院区内通过铺装设计的手法,区分人行和车行道路,形成连续的步行空间,实现人车分流。

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本案在地下室负一层东侧设计了污物通道,将院区北部新旧建筑的污物通道联系在一起,方便污物统一收集。污物从污梯运抵地下室后,经污物通道从外科楼西南侧出口运走;洁净物品则通过建筑首层的专用电梯运送至各楼层,与污物流线分离,实现了洁污分流。

住院楼内设置了不同的垂直电梯组,包括公共电梯、医护专用电梯、污物专用电梯等,以满足综合楼内复杂的垂直交通需求,实现了流线简洁、专线专用、易达性高、管理方便的要求。同时还设置医用智能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实现对小件、急件等物品的快速稳定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医用智能气动物流传输系统

气动物流作为辅助物流形式,主要解决检验标本、病理标本、紧急药品等物资的传送,在站点设置上相对中型箱式物流更具有针对性。院内共设26个气动物流站点,将中心供应室、急诊留观、检验科、EICU及护理单元等各科室站点合理布局到系统中,实现任意两站点之间的点对点传输,使得系统在运行高峰期效率提高数倍。

▲医用智能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总系统图

▲医用智能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站点效果图

数字孪生大数据云平台

艾信数字孪生大数据云平台系统对院内所有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监控画面以3D动画效果呈现,用户可根据时间列表或根据周转箱条码信息,查询视频录像,实现物品的全程追溯和电子化签收的留痕管理。医院大数据云平台联接艾信总部电控中心,能够实时观察医院物流运行情况,及时跟踪了解医院物流运行状态,为医院物流系统无障碍运行提供多重保障。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是医院改造升级的关键环节。既充分考虑院区已有建筑、环境及综合管线等问题,减少对已有建筑环境与结构的影响,又通过合理的医疗工艺设计,使得医疗需求与建筑空间达到互融互通,从而打造出一个集约高效的医疗环境。艾信紧追医院发展步伐,坚持研发持续高投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为医院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医院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

■ 南通市中央创新区医学综合体

■ 乌鲁木齐儿童医院

■ 甘肃省妇女儿童医院

■ 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

■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院区

■ 广州龙城国际康复医院

■ 江苏省苏州大学医学中心

■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苏州市太湖新城医院

■ 吴江区中医医院

■ 昆山东部医疗中心

■ 江苏省中医院牛首山分院

■ 南京天印山医院

■ 南京颐养中心

■ 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安院区

■ 绍兴市中医院

■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

■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医院

■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高邮市人民医院

■ 乐山市新区医院

■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医院

■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

■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医疗综合楼

■ 河间市中医院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深圳大学总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肇庆医院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汕头大学医学附属国瑞医院

■ 百色市人民医院

■ 江西省肿瘤医院

■ 崇仁县人民医院

■ 安远县人民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 遵义市肿瘤医院

■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

■ 云南省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

■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妇产儿童医院

■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西双版纳人民医院

■ 曲靖妇幼保健院

■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 昆明市社会福利院

■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二人民医院

■ 雄安宣武医院

■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沂分院

■ 临沂金锣医院

■ 巨野县人民医院

■ 会昌县人民医院

■ 新疆克拉玛依医学中心

■ 莎车县人民医院

■ 银川市中医医院

■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 武汉市普仁医院

■ 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

■ 五河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病房综合楼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无锡怡和妇产医院

■ 浙江萧山老年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

■ 北京朝阳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广州正康医院

■ 临安区於潜人民医院

■ 上海市浦东周浦医院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辽宁省台安市中医院

■ 湖北孝昌第一人民医院

■ 湖北孝感市第一医院

■ 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

■ 中国伊利集团乳制品厂

■ 苏州第九人民医院

■ 江门市人民医院

■ 江苏省常州武进医院

■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医院

■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医院

■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 山东省烟台山医院

■ 天津生态园

....

关于艾信

艾信智慧医疗-智慧医院物流/环境系统专家

艾信(ESSENIOT),为中国医院提供智能化物流传输系统和环境系统等智能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产品生产中心设立在无锡高新区智能医疗产业园。是能同时集成中型箱式物流系统、轨道小车物流系统、物流机器人系统、气动物流系统、垂直输送仓储系统、多层箱式分拣机器人系统、垃圾被服分类收集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感控消毒系统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