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12月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世界中医药大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医药是香港的传统优势。在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医药有长足发展。2018年施政报告明确中医药在香港医疗发展的定位,将中医药纳入香港的医疗系统,在食物及卫生局内设立中医药处,以在政策的层面全面统筹和促进香港的中医药发展。

林郑月娥表示,未来将会有两项由特区政府出资兴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旗舰项目。第一项是预计在二○二五年分阶段投入服务的香港首家中医医院。中医医院将会成为带领香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市民提供纯中医和中西医协作的门诊及住院的服务。我们期望能藉中医医院建立中医临床服务的“香港模式”,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国际。在中药方面,另一项旗舰项目是“政府中药检测中心”,建造工程已经同步开展。检测中心将会进一步发挥香港中药检测的优势,专责中药检测和科研,加强与不同地区的专业合作,为中药的检测方法建立参考的标准,同时支援中药鉴别及检测方法的研究,为推动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化作出贡献。

香港首家中医医院2025年落成,将提供400个床位

2021年5月28日,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开院筹备启动仪式举行。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致辞时透露,中医医院预计将于2025年落成,并在同年第二季分阶段投入服务。

据了解,早在2020年特区政府就增加资源投放于18家地区的中医诊所,为中医门诊服务及七间医院的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提供有补贴。同期启动了五亿元的中医药发展基金,支持中医药各方面的发展。

中医医院将采用公私营合作模式营运,陈肇始宣布,特区政府委托香港浸会大学为中医医院的承办机构。特区政府会持续投入资源支持中医医院日后的发展,除了出资兴建,日后也将有恒常资助。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陈镇仁表示,中医医院的成立有助推动中医药精准医学的发展,令香港在推动全球中医药制度化、标准化方面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有助完善香港中医医疗体制,长远可为香港、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全球中医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医院选址将军澳百胜角,将是一个合共9层的建筑物。据悉,2021年4月食卫局向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提交将军澳发展中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的文件,建议政府拨款86.2亿港元设计及建造中医医院,另拨约10.45亿港元为医院启用后的经常开支,约0.8亿港元非经常开支供筹备开院期间聘用专业人员和服务,还有约3.84亿港元开发中医院资讯科技支援系统。此外,设计及建造政府中药检测中心需约20.05亿港元

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介绍,中医医院将分为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六个分科,共有70间诊症室和45间治疗室,设有400张病床,包括250张住院病床和90张日间病床,预计每年门诊诊症量约3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