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胜利是轻轻松松得来的,疫情面前,建设者们负重前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上火神山,又战雷神山。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建设者是如何降伏雷神山上七只“拦路虎”的。
【动态专题:“疫”不容辞,医院建设者在行动】持续更新中>>>
No.1 深化设计难
雷神山医院由隔离病房区、医护生活区、配套用房等组成,由于多次设计变更,项目总建筑面积从5万平方米、7.5万平方米,增加到7.99万平方米;隔离病房区床位数从1300张增加到1600张;医护生活区床位数从1500张增加到2318张,短短6天3次扩容,给项目深化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中建三局牵头联系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相关医院建设专家,在6天时间里,开展了10余次线上线下碰头会,时间涵盖施工前后,持续跟踪深化设计。针对面积变化,增加建设内容,及时进行深化图纸熟悉和相关施工计划部署,提前安排工序穿插内容。项目指挥部还组织近20名各专业人员进驻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挑灯夜战、一同设计。设计不能出图的节点图,由项目自行绘图,交由设计签字确认后拍照发到现场施工。截至2月3日,共帮助设计出图15张、绘制节点大样图32个。
No.2 材料招采难
项目开工要形成生产条件,需要人机物料齐备,而正值春节,疫情肆虐,武汉封城,全市现有的人机物料都在援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项目如何克服困难,以最快速度招采到所需物资?
接到建设任务后,项目指挥部第一时间响应,成立了物资组,联合各参建单位一起全面开启物资招采工作。多次牵头召开物资采购专题会,对于最困难的隔离病区箱式板房,项目指挥部联系局属外区单位进行采购,尤以中建三局一公司5家区域分公司供货最多,基本上解决了超过80%的货源。CT室的防污染铅板、铅玻璃需要专门定制,一般定制至少需要15天才能到货,项目积极寻找存货,为了招采到充足的铅板、铅玻璃,甚至把其他地方刚刚装上的铅板、铅玻璃拆下来运到雷神山,最终补齐了货量。在招采过程中,项目指挥部还特事特办,全力满足项目履约要求,经过仔细研判和调研后,暂时简化了招采流程、结算程序和付款流程,大大提高招采效率。
No.3 组织协调难
项目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施工总承包,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二公司、三公司、总承包公司、绿投公司、安装公司等6家局属企业,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七局、中建八局、中建装饰、中建科工、中建安装、中建西部建设、中建铁投、中建科技等12家中建集团兄弟单位参与建设,高峰期现场总人数达13000余人。与此同时,雷神山医院项目施工内容复杂,覆盖场地平整、基础工程、管道预埋、防渗膜施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板房搭设、机电安装、室内装修等10几道大的工序,涉及基础工程、土建及装饰工程、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与监控、通风空调系统、通信弱电、医用气体工程、净化工程、室外及市政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等10几个专业,无处不在的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是对中国建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
众多单位协同施工,又要确保发挥最大效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如何解决?作为牵头单位,中建三局如同项目“大管家”,统筹制定好通往胜利的“路线图”,通过每天2次的现场协调会和中建集团的统一部署安排,统一策划、组织、协调,做好工序和工艺的穿插流程,为所有参建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施工安排,保证每家单位都能最大化发挥专业优势,保持各单位的施工节奏步调一致。项目倒排工期,制定“时间表”,将每一步施工计划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实时纠偏,使来自不同单位的建设队伍,都能听从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一鼓作气,实现了高峰期13000余名建设者同时在场有序施工。
No.4 机电安装难
项目建设全面采用工业化建造技术,其中机电安装和设备调试最为复杂,涉及到给排水及消防、供配电、照明与监控、通风空调、通信弱电、医用气体等近10项系统内容,同时施工体量大、交付标准高,如何保证高质量完成?
项目始终坚持一体化施工、精细化管理理念,最大限度提升效率与品质,针对传染病医院装置的“负压新风系统”,通过超静音风机,将室内有毒气体抽离后,连接多重高效过滤器将气体进行过滤,确保排放气体无污染,项目“负压新风系统”在验收时超过检测标准3倍,隔离病房的洁净度成功达到了十万级。为解决CT室射线危害问题,项目全方位采用铅板、防护门和铅玻璃防止射线泄露,针对最容易泄露的CT室顶部采用多重防护,先铺设一层300厚的混凝土,再用槽钢铺设一层支架,并在槽钢上方铺设钢板,再满铺铅板,通过四层防护确保射线完全无法外泄。项目还采用PE管道代替传统铁皮风管,使管道密闭性更好。考虑到隔离病房空调冷凝水可能带有病菌,为防止交叉感染,特别进行污水处理。
No.5 污水处理难
和火神山医院一样,雷神山医院临近周边水体黄家湖,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项目采取了同样严格的防治措施。同时,雷神山医院的整体面积比火神山大了将近一倍,床位增加了一半以上,污水处理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为了降低增量污水处理带来的压力,本着节能环保的理念,中建三局制定了如下雨污水处理原则:医护人员生活区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病患隔离区污水则全部引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院区雨水通过雨水调蓄池进行收集后消毒再排入市政管网。病患隔离区污水经两条污水管道收集后依次经过预消毒池、化粪池、调节池、MBBR生化池、高效沉淀池、折板消毒池,再排入市政管网。经技术团队估算,医患分区之后,雷神山医院的污水处理量减少三分之一,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此外,雷神山医院铺设12万平方米的高强度防渗膜和24万平方米的土工布,确保污水一滴不会渗入地下土壤或周边水体。
No.6 后勤保障难
雷神山医院项目面积大,施工作业面分散,人员众多,高峰期有13000多名建设者同时在场施工,受疫情影响和春节影响,周边没有一家商铺营业,如何保障13000多人的“衣食住行”?
雷神山医院项目配备专门食堂,300余名管理人员组成的后勤团队分为洗菜、切配、炒菜、保洁4个小组,每天早上5点开工,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多,为建设者提供一日4餐,考虑到夜间施工时间长,项目食堂特意将夜宵供应时间延长至凌晨2点左右。数十名志愿者组成打包小组,每餐打包1000余份餐食供应现场,节约关键工序人员就餐时间。项目还将从全国各地筹集的物资补给分批次发放给建设者们,饮品近2万箱,棉衣、床上五件套、洗漱用品、雨鞋、药品等物资人手1份,并申请将军运村提供给建设者们作为宿舍,方便他们住宿休息。
No.7 安全防疫难
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凶猛。安全防疫存在两方面难点,一是防疫物资需求量大,以口罩为例,按照防疫要求,口罩必须每4小时更换一次,仅此一项,项目高峰期每天就需要供应近40000个口罩。二是防疫管控难度大,特别是医护生活区一期施工全部在室内,高峰期1100余名建设者在不足12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施工,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如何保证13000余名建设者的安全健康?
项目把防疫作为重中之重,开工前就火速采购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并从全国各地筹集防疫物资,分批次分发口罩共20余万件。建设期间,项目科学规划防疫工作区域,合理设置进出口、体温检测区、隔离区和物资存放区,即便于集中管理。所有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进场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在工地、食堂、宿舍全方位安装体温监测设备,全天候进行体温检测,实现进场人员体温检测百分百、施工现场和办公区消毒百分百、人员实名制登记百分百,每个建设者安全帽上都有贴标,可以追溯体温检测情况。体温一旦超过37.3℃,立刻隔离观察,严重时立即送往医院。项目还聘请了60余名专业保洁人员,所有场地每天消毒不少于4次,每个办公室配备免洗手消毒液,作业人员使用免水洗手液,口罩每4小时必须更换。针对密闭空间施工的医护生活区一期,项目优化通风条件,厕所放置鼓风机24小时吹风,原场地侧墙顶上的采光窗全部拆除,增强自然通风。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待春暖花开时、天朗气清日,让我们共同见证战“疫”胜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