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小汤山”创造“中国速度”的时候,深圳版“小汤山”医院也迎来了新进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在紧锣密鼓建设之时,深圳首个专门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建的临时留院观察病区即将完工,有市民亲切地称这个病区为深圳版“小汤山”医院。
【动态专题:“疫”不容辞,医院建设者在行动】持续更新中>>>
深圳版“小汤山”医院于1月25日动工建设,首批30张床位已于2月7日投入使用,剩余床位预计2月10日交付使用。深圳版“小汤山”医院长啥样?能提供多少床位?未来怎么用?下面就来一起看看。
据悉,该病区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东南侧二期项目用地。大家口中的深圳版“小汤山” 选址户外空旷地点,紧邻此前启用的临时发热门诊,主要功能是用于发热患者的留观和转院。
病房均为高标准建设,洗手台、抽水马桶、空调等设施齐全。病区按照传染病院控感要求进行设计,病区、工作区、生活区独立设计,设置物理隔离带,病区设有病患通道、医护通道、货物运送专用通道等,还设有重症抢救病房。
根据地域风向特点,该工程自南向北分设洁净区供医务人员使用、半污染区作为消毒用房,污染区为隔离病区。
深圳版“小汤山”建设历程
1月23日,广东省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后,光明区立即响应疫情,迅速部署防疫工作,当晚就在中山七院建成了临时发热门诊,在全市最先启用。
与此同时,光明区召开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按照抢险救灾工程标准规划建设临时留观病房。临时留观病房投用后可集中收治光明区留观病例,降低正常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为实现高标准建设,光明区集中设计、建设、医疗等领域人才科学、合理规划。由中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城建)承建,由参与过 " 非典 " 抗击战的医疗专家任顾问。
工程自1月24日动工,开始平整和硬化场地工作。为确保工程如期落实投用,光明区调动全区建设资源,用于临时留观病房建设。在区卫生健康局、区建筑工务署等相关部门支持下,项目首批30张床位于2月6日投入使用。
在深圳版“小汤山”的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
由于参与临时发热门诊和临时留观病房建设的一线工人难免要与发热患者接触,光明区还为一线建设工人提供了疫情防控培训和高标准防护用品;
为让工程尽快投入使用,光明区组织专业人员对医务人员开展疫情防控、诊疗规范等各类培训,保证医务人员到岗到位、应会尽会;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光明区建立督导协调机制,区领导每日到工地督导建设进度,协调卫生健康、建筑、交通等部门解决现场问题。
建成后地深圳版“小汤山”将用来做什么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留观病区严格遵照传染病的隔离和防护进行建设,这里有传染病专家、有控感专家。
设备配齐以后,将会尽量把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调配,保证到这里就诊的患者中,超过百分之七十、八十以上能够做到核酸检测,其余患者再分流到其他医院。
2月10日,临时留观病房全面完工交付使用后,光明区将集中收治留观病例至此,按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将重症和危重症进行分区,将儿科分区,将疑似病例和排除的留观病例分区,将有流行病史的和无流行病史的分区,实现分区分诊,提高诊疗、转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