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 北京轩涵睿勤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事医疗建筑行业23年,擅长医院前期策划、医院总体规划、工艺规划、工艺设计、开业管理等工作。
医疗工艺设计实现医疗和建筑两大知识领域融合的主要途径是:“循证+服务”。
循证医疗工艺设计包含三个关键词:“循”——逻辑推导的过程;“证”——在医院未运营或满负荷运营时,如何验证设施配备的合理性;“前瞻性”——对未来诊疗模式及相应的工艺平面的把控。
循证——“循”
循证“循”是医疗工艺设计逻辑推导,计算量化的过程。
医疗工艺设计第一阶段是医疗规划及医院事业发展规划。从区域人口、各类疾病的两周患病率计算门诊需求,不同类比疾病住院率计算住院需求。
同时考虑目前区域内内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各科室门诊住院的接诊容量,最终结合各临床及医技学科发展规划,确定临床科室的门诊住院规模及医技设施的配备。
在医疗规划阶段,这种计算的过程,就是“循”。
例如,某三甲医院5%的门诊病人会做CT检查,做一次CT检查需要花费7分钟。中间收拾,换下一个病人,需要1分钟,一天开机7个小时。通过计算,该医院需要2.7台CT,那么我们建议三台。
医疗工艺设计的第二阶段是功能流程规划,是把医疗指标转化成空间指标的过程。
首先是面积清单的编制,把每个医疗功能单位所需的房间,房间面积及使用功能描述清楚。再以泡泡图或单线示意开门的方式,表达清单中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
这个过程是基于工艺团队以往的经验以及与使用者(科主任、护士长)的调研、讨论确定的,也是一个推导“循”的过程。
医疗工艺三级流程细化到墙面家具、设备及水、暖、电、信息等点位,都是一个“循”的过程。
循证——“证”
循证“证”是医疗工艺设计工具。在医院尚未建成、没有开业运营阶段,去证明医疗设施的配置数量是否合理。
轩涵睿勤顾问团队总结十年间在中美医院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出三个相辅相成的“证”的方法:大数据挖掘、运营仿真模型和医疗工艺现场督导。
大数据挖掘
以中心手术部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大数据挖掘,确定手术室的间数。
手术室间数主要由四个因素决定:
一、手术的数量:外科床位越多,手术量越大,需要的手术间越多;
二、每台手术的时长:时长长的手术占比越大,手术间的需求量越多;
三、麻醉时间:中国医院普遍缺少麻醉科医生,预麻通常是在手术室里完成的。如果单独设置预麻间,提高手术室的使用率,便可以减少手术间的需求量;
四、手术室开放时长越长、开放天数越多,需要的手术间数就越少。
轩涵睿勤顾问团队在一个近9000平方米的新建医院中心手术室项目中采用大数据论证。
首先团队中的手术室护士和外科大夫及医疗工艺团队,在当地手术室里开展了一周的调研。通过调研采集了外科相关病区床位数、手术量、平均每台手术时长、手术类别/层流、麻醉时长。其中,重点关注了麻醉开始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麻醉结束时间等这四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关键时间节点。
轩涵睿勤顾问团队通过对数据进行阶段性分析,得出手术量及时长分布。
●小于4小时时常的手术占到了10%,4小时—8小时时长的手术占到了60%,大于8小时的手术量占到了30%;
●每天40%的翻台率,即每做一百台手术,有40台是接台手术,接台间隔时间是0.75小时;预麻时间0.92小时。
在得出结论之前,轩涵睿勤顾问团队还需要确定手术室未来的运转模式。手术室运作模式分三类:
一类是蜜蜂型,非常勤奋。只要下午4点之前手术空出来,就接下一台,无论下一台手术是多长时间;
第二类是宽松型,保证每天手术室开放时间尽量不大于10小时,完全不延迟开放时间,下午4点只接小于两个小时时长的手术。
第三类是充分利型,均衡手术室剩余与补充时间,使手术室工作量尽量均衡为10 小时运行, 下午6点所有手术都正好完成。
综合上述数据收集分析,假定运营模式分类,得出如下结论:
●采用蜜蜂型管理模式,需要41间手术间;
●采用宽松型管理模式,需要65间手术间;
●采用充分利用型模式,需要47间手术间,如果考虑单独设预麻间,可以减至43间手术间。
运营仿真模型
运营仿真模型是通过输入不同类别的手术量、相应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开始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翻台准备时间以及病人从病房来到手术室,然后再往各个手术间推运的时间,模拟手术室一整天的情况。
仿真模拟的关键是能够找出瓶颈。在峰值阶段评估设施、设备配备的量是否够用。
医疗工艺现场督导
医疗工艺现场督导不是项目管理,也不是来代替监理的工作,更不是全施工过程中的驻场的工作,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在二次结构开始之前的不定期驻场,实现二三级医疗流程在建筑中二次落地。
为什么要做这方面的工作呢?医院项目施工启动后,与医疗工艺相关联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医疗团队缺位:在设计阶段,科主任,护士长积极参与,而施工开始之后,由于跨行业的排斥性,对医生来说很难将规范整洁的施工环境与自己熟悉的诊疗空间对应起来。既然很难理解,就不去了;
2、由于医疗工艺工作的前置性,设计在施工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影响医疗工艺流程;
3、项目管理团队对医疗系统专项设计及复杂医技房间的理解欠缺,容易导致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与各个厂家出现沟通偏差。
医疗工艺团队可以作为“向导”或者作为“医疗”代表,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医疗工艺流程的利益。
医疗工艺现场督导具体包含四个部分的工作:
1、从医疗工艺二三级流程角度检查、合图、跟踪、记录,并讨论解决方案及时间节点,确保医疗空间及设施满足医疗功能的需求。
2、空间模拟。二次结构开始之前,按照图纸设计尺寸1:1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墙体、设备家具的点位放线;带领使用方(科主任护士长)对诊疗过程进行模拟操作,提出工艺流程设计变更。
3、设置典型房间样板间。从医患行为、舒适性、选材等方面进行最后确认与定稿。
4、重点医技房间施工安装配合,确保医疗空间和功能房间能够满足医疗功能的需求。
一间数字化复合手术室安装配合需要8个厂家, 14个步骤。
医疗工艺团队可凭借对医疗工艺三级流程的深入了解,在现场进行医疗工艺督导,协调各个相关厂家,完成复杂医疗功能房间的安装工作。
循证——前瞻性
循证医疗工艺设计的前瞻性体现在对未来诊疗模式及相应的工艺平面的把控。
为适应“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的概念,医疗工艺设计应更加关注新的医疗功能及设备配置需求、新的科室/功能单位的工艺流程平面和新的房型及相应三级医疗工艺流程的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