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功能区域的通风系统如何划分
1.对办公区、化验室、消毒间、呼吸科等洁净区和污染性较大的区域要设置独立可控的送/排风系统。
2.空气处理要求相同、室内参数要求相同的,可划为同一系统。
3.同一运行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4.对于使用时间差异较大的区域设置独立系统或设置可分区控制运行的系统送排风系统。
5.为避免发生串声,有消声要求和产生噪声的房间不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6.放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单独划分为一个系统。
7.当排风量大的排风点位于风机附近时,不宜和远处排风量小的排风点合为同一系统。
通风节能技术措施
1.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措施,但要有稳定、有效的技术保障,不能破坏外墙围护结构和造成能耗、噪音等问题。要有机械式送风、排风等通风技术措施,确保各房间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
2.在考虑前期造价的同时,也要重视设备后期运行成本,尽可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产品,要具备可调速技术。
3.选择能量回收技术产品时,要选择送排风绝对无接触型的设备,安全放到第一位。
4.通风系统的控制要有空调模式和非空调模式的风量调节措施,在采暖空调期要减少通风能耗;在过渡季节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空气置换,减少空调使用。
医院通风系统设计中要注意的21个问题
1.严格根据建筑特点和功能要求确定新风量和梯度压差:
2.房间内送排风口布置位置应合理,尽量提高通风效率;
3.宜划分为多区,忌不分区或少分区,分区控制不仅仅有利于节能,还要便于控制感染和消毒等;
4.应严格按功能性质进行分区,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如病房层的医护人员办公区与病房区宜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并做到送排风系统所管辖区域相对应;
5.对于内区,应尽量考虑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并考虑过渡季节运行问题,适当加大送排风量标准,选择风量可调节型设备;
6.设备安装位置应方便设备检修和设备运输;
7.风管走向应考虑安装空间;
8.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区不低于十万级洁净,去污区独立排风;
9.检验科、实验室应有独立排风系统;
10.解剖室采用全新风系统;
11.太平间应维持相对负压;
12.呼吸道传染病房采用全新风系统;
13.负压隔离病房采用自循环系统,换风次数10-12次/h(上送侧下回),缓冲区压差5Pa;
14.UPS、弱电间散热问题
15.厨房操作间、中医院煎制室的送风方式;
16.针灸科的排风问题;
17.病理科的回风方式;
18.内镜清洗室通风问题;
19.皮肤科激光室、妇科LEEP刀室等的局部排风;
20.生物安全柜通风问题;
21.暗房间或易有异味空间的排风与新风;
医院通风系统设计案例
1.建筑概况
北京某传染病医院二至五层专业医院智能通风系统 ,包括病房、治疗室、诊断室、医生办公室、会议室、医生值班室等,是一栋现代化要求较高的医院建筑。
2.系统设计思路
(1)通风方式
采取平层送风平层排风方式,每一楼层按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别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控制,每个区域的排风独立排至屋顶进行高空排放。
(2)排风口布置
采用下排风口形式,安装在病人的床头,离地安装高度为0.2米;为了有效防止排风的病菌对大气的染污,每间病房的排风总管上安装高效过滤器对每间病房排风的病菌进行过滤处理,并在屋顶的排风主管上安装灭菌段对排风进行二次处理后高空排放。
(3)热回收
系统排风量大,排风中含有大量的余热,由于传统板式和转轮式热回机组在医院建筑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本系统通风形式采用分体式能量回收机组进行余热回收。
3.室内计算参数
(1)根据传染病规范要求,病房的排风换气次按6次/小时计算,新风量根据排风量计算,保证病房内的负压值为-15Pa。
(2)办公区的新风量按4次/小时计算,排风量根据新风确定,保证办公区室内的压差值为+15Pa。
(3)洗消、处置室及污物间按10次/小时。
4.通风系统设计
(1)严格的室内空气安全保障:设置独立完善的新风、排风系统,区域体积压差设计,空气有组织流动,不倒流、不乱流,有效避免交叉污染。
(2)设备产品:所有主机配置可调速功能和供控制的通讯接口,新风主机采用空调处理机组;尽可能选用免维护型的设备产品。
(3)系统配置:带楼宇管理接口的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带空气处理和可调速功能主机的新风系统,可调速功能主机的独立排风系统,末端采用恒风量阀和自平衡式风口。
(4)系统运行:新风、排风系统进行连锁控制,可与楼宇中控制系统并网控制管理;可根据各系统要求自动调节风量,系统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各区域内各主机的运行状态;
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使大楼内空气形成稳定安全的梯级压差;可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自动调节风量大小,在空调使用期间可降低通风量来减少空调能量损耗,在过渡季节里可加大通风量运行,充分利用室外自然资源,减少空调开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