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资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公立医院。同时,各地公立医疗机构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也在不断寻求合适的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公私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公私合营又简称为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传统意义上的PPP是由公共管理机构(包括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伙伴关系模式。在我国,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PPP逐步被引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来,成为政府或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资本合作的平台。但对于这一医院公私合作模式业界却存在争议,而作为率先尝试公私合营模式的一批医院中,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的公私合作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当地民众此前就医难,但也引出一些问题。近期,记者对该合作进行了采访,以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了PPP模式的可行性。

 

“公私合资”建设医院并非PPP唯一模式


政府+公立+私立三方合作PPP新模式

起初,广东省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是一所按三甲医院标准设计和配套建设的大型综合营利性民营医院。20117月,在总结5年托管实践的基础上,广东省卫生厅、中山大学、汕头市和汕头市潮南区有关部门决定,在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导入PPP模式。与传统的医院托管相比,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的PPP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引入了政府这个角色。

医院托管是指医院产权所有者将医院(或科室)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机构进行有偿经营,明晰医院所有者、经营者债权关系,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运营方式。具体到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此前托管模式下,只是两方,即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者委托后者管理。但PPP模式下,合作的主体与托管不同,潮南区政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政府公共部门,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作为民营部门,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三方共签协议,确立由汕头市潮南区政府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共同委托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经营管理的关系。

汕大第一附属医院和潮南民生医院的公私合作是明确的管办分开,汕大负责管理,潮南民生医院负责办医,并且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签订协议的。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谭学瑞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强调。

据了解,目前业界对PPP模式的质疑声中主要认为,如果公私合营的医院合作模式走非营利性这条路,非营利性组织在股权缺失的情况下,需要靠外部监督。但是,当下的政策环境下,外部监督同样缺失。例如,非营利性机构没有信息披露机制,财务没有外部审计,包括董事会也没有建立起来。在缺乏外部监督的背景下,选择走这条路存在诸多风险。而选择走营利性这条路同样也存在问题。公司要赚钱,政府赚钱显然与政府保障民生的责任相悖。而选择走营利性这条路,又与政府保障民生的责任相悖。因此,无论选择走营利性或是非营利性的道路,这种模式都只能是阶段性的。

对此,认为,PPP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之间需定位清晰,像潮南民生医院与汕大第一附属医院及政府的三方合作中,从一开始就管办分离的方法就可行。只要合作双方相互有需求,达成共识即可。

另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赞成公私合营的医院合作模式,她认为PPP模式是政府推卸责任的做法。而对此,谭学瑞却有自己的解释。

谭学瑞强调,这一新的模式有更加完善的目标,即要在政府的监管下,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汕头市潮南区卫生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解决潮南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PPP项目中,各方的责任更加明确。政府作为监管者,保证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实现提供可及性公共卫生服务的创建目的,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经营行为和公益性责任进行监督;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根据合约派出管理、医疗、护理核心队伍组成管理团队,将有效的经营机制、科学管理手段、技术力量输入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使其迅速树立优质品牌;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则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广阔的平台,并按照政府要求在适当满足投资盈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参与的PPP模式有利于解决政策困境

其实,谭学瑞所指三方合作的PPP新模式也是由一路摸索得出的新的尝试。

汕头市潮南区是20031月成立的新区,人口占汕头市总人口的25%。潮南区是汕头市山区面积最大、老区最多、贫困面最广、基础设施最落后、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新区。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原因,潮南区卫生资源十分匮乏,全区原来仅有一所由乡镇卫生院转为二级医院的区人民医院。面对落后的医疗设施和薄弱的医疗能力,山区老区的群众只能舍近求远,这既容易贻误病情,又增加了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亟待解决,但潮南新区财政紧张,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因此决定吸引民间资本兴办医疗机构,于是2006年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应运而生。

创始人吴镇明认为,虽然医院是其个人投资的,但医院的运营必须依托一个具有较强管理和技术力量的正规医院,要形成现代的管理模式,做到产权与管理权分离。只有这样,新生的医院才可能有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希望新成立的潮南民生医院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基础设施资源,为缓解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也积极寻找与公立医院的合作,于是出现了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与汕头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的托管模式。

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成立之初的托管模式是由企业出资建医院、城市大型公立医院出管理和技术经营医院、政府给政策支持。潮南民生医院成立之后,实现了短期内在农村建成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廉价、便捷的服务,让郊区居民不出家门,支付较低的费用,就能享受到城市大医院的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汕头潮南民生医院自开业第一天就产权清晰、权责分明,与汕大第一附属医院的托管模式也实现了两权分离,即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的投资方拥有全部所有权,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托管方则拥有经营权。

据谭学瑞介绍,潮南民生医院现在虽是营利性质的医疗机构,但其收费标准却比公立医院低。投资方也满意其获取的收益。潮南民生医院运营第一年便实现了运营收支平衡,第三年起业务量稳居汕头市卫生系统第四位(前三位均为公立大型综合医院),服务人口达400多万人,成为汕头市职工、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在前五年的运行中,医院业务量年均增长率近50%,短期内成为了一家具备三级医院规模和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但是,在创新模式的探索道路上,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2011年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参加广东省医院等级评审活动,在创三甲过程中,遇到了政策瓶颈,即公立医院对民营医院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政策问题。潮南民生医院在医生资源方面对汕大第一附属医院有需求,但却因为政策缺失而无法有效地共享这一资源。此外,民营医院在医保、税收等方面未能享有公立医院的同等待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医院的发展。以上问题促成了PPP模式的试水。王兴琳看来,这些问题在实行PPP模式式后,政府也加入进来,有利于在政策方面给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更加有力的支持,切实解决医院在发展中的政策瓶颈。

汕头潮南民生医院这种PPP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私人资本在医院运营上的政策性困境。同时还解决了患者对民营医院的信任问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问题。中欧商学院研究员曹健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卫平课题组在对PPP在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进行研究后认为,公立医院公私合作在中国的土壤逐渐成熟。

 

PPP模式更适用于强强联合

即便如此,谭学瑞根据多年的发展经验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PPP模式更适用于强强联合。

他认为,PPP不是一般性的合作,不是承包,不是双向转诊,也不是传帮带,而是成熟的对等合作伙伴关系。目前,民营医院发展极不平衡,多数规模小,投入不足,缺乏竞争力,无法吸引人才。因此,不具备PPP合作基础,政府无法全面介入。潮南民生医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是大型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与中外合资性质民营医院的联姻。潮南民生医院资金充裕、灵活性强,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公立大医院技术、管理与民营资本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对此,曹健认为,公私合营的医院合作模式涵盖多种子模式,不仅适用于强强联合,同样也适用于互帮互助,解决落后者的技术提升或资金筹措等问题。PPP模式应用最好的英国,其不但解决了公共卫生问题,且对医院建设作用巨大,到2013年末,英国共实施了医院PPP项目108个,总投资额117.5亿英镑。曹健举例道。

另外,谭学瑞指出,PPP模式更适用于公共卫生服务不足的地区,通过这种模式让民营医院加入,对公共服务提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补充。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山西省某公立医院吕院长时也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医疗领域的财政投入上确实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也欢迎社会资本的加入。

总之,无论是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还是民营医院的医疗资源都是社会的医疗资源,都应该充分利用并服务于广大患者。就这一点而言,是否可以说不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呢?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疗建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