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副院长王以朋:“我的一个深刻体会是,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
首先信息化建设要注重整体规划。“这体现在信息需求规划和技术路线规划,前者包括医院业务现状的梳理、发展需求分析、信息化需求评估;后者包括信息化整体规划和架构设计、信息化实施计划;最后是保障环境规划,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安全。”
其次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信息安全高效运行,安全第一。据了解,北京协和医院数据中心大约1,800平米,按照国家B类标准建设,可满足未来十年发展需求;无线网络涉及门诊楼、外科楼、内科楼、西院门诊楼,覆盖率为90%以上;云桌面和虚拟技术应用稳定可靠,应用到了大部分的医疗过程。
王以朋举例表示,“医院大夫使用笔记本,就可以在医院任何位置看到医嘱,看到对所有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甚至是X光片。”
另外,北京协和医院打造智能化楼宇建设,这包括会议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监控及报警系统等等。北京协和医院也配备了专业维护团队,在全国引进了基础设施外包。“信息化团队全都执行标准化工作流程,进行PDCA管理机制,一周24小时响应,能做到每星期、每天的安全巡检。”他介绍。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全院都实现了监控系统、自动预警,实现了“被动救火”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同时,该院医疗区域实现了双链路链接,核心汇聚均采用双机堆叠、设备间实现双链路;重点系统采用双机机制,HIS系统采用实时镜像和设备机制;对重要数据实现了数据备份;制定了全院应急方案。“在这种模式下,一旦有机器停止使用,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机器,使得整个生产系统继续持续下去。”王以朋表示。
第三是注重应用建设,这包括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感受。王以朋介绍,在服务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通过信息化系统,北京协和医院重建和优化了流程,包括流程梳理、流程优化;控制管理规范,如用血安全,抗生素和院内感染管理,手术风险管理;还有辅助临床决策,如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院流程得以优化。”王以朋表示,“比如门诊药房,原来门诊药房非常拥挤,但是现在使用了自动发药机,患者到收费处缴费,相关信息同时就传到了药房,患者到药房时,药就已经发出来了。”
第四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预测模型。王以朋表示,这体现在业务数据分析统计和运营趋势预测两方面。“前者包括重点指标实时监测,业务数据整合分析,发掘追溯和细化管理;后者包括医院业务流程数字建模,各环节因素逻辑关系梳理,动态调整,提供量化依据。”
此外,王以朋分享了信息化建设团队建设经验。“信息化团队最要紧的一项能力就是沟通能力,这是因为相关人员需要和技术公司不断沟通。”
他坦言,信息部门在医院的责任大、要求高,而且团队接触的技术公司多而杂,公司人员流动快,水平和标准不一,其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我们需要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具有医疗背景的人员,对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来说,需要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医疗背景人员需要熟悉医疗业务,具备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王以朋说。
信息化未来的方向
“其实没有技术不能实现的。理想的状态是,医院业务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完整的数据库服务于医疗质量和安全,实现精细化管理,助力教学和科研,并实现数据标准化。同时,信息化建设要与医改相适应,包括慢病监测、区域医疗健康卡、标准化和平台建设以及远程医疗。”
更多内容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