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建设当真是个“无底洞”?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服务医生和患者?
“电子病历”才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核心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HIS、LIS、PACS等各种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问世,医院借助信息化对医疗服务及流程进行了优化。然而,回顾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之路,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管理科主任陈金雄指出,正常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路径应该首先能够实现对患者体温、血压、检查、诊断等生理信息的收集,然后实现医嘱、护理计划、治疗等诊疗信息的收集,最后实现费用结算、药品管理、保险管理等管理内容。然而,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恰恰反向行走。最先领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的HIS系统服务于收费、物资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全院应用仅仅是围绕收费管理的简单临床应用,脱离了医院的业务模型。“医嘱成为了收费的附属品。”陈金雄谈到,旧有模式导致医嘱系统成了收费系统,缺乏闭环管理、流程管理的概念,也无法构成完整的数据中心。同时,陈金雄还谈到,由于概念模糊不清,导致模块组成模糊不清。这给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困扰。“一个护士站上五六个系统非常普遍,护士站、移动护理、护理文章、物资申请、护理呼叫,没有几家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完整的。”谈及当下信息化建设的问题,陈金雄非常心痛。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陈金雄认为,要重构信息模型,梳理内在联系,展示人性功能。陈金雄尤其强调了要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电子病历不是编辑器。”陈金雄认为要纠正医务人员对电子病历的认识,在他看来,编辑器成了电子病历的代名词,然而,编辑器仅仅是一个说明书,医嘱才是其核心与本质。真正的电子病历能够负责患者就诊信息的收集、采集、存储、管理以及应用。
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章笠中持相同观点。在他看来,医院不断上马的各项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互通,数据被绑架,成为信息孤岛。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医院只能通过不停的做数据接口来弥补。然而,接口加接口的形式很容易因为一个小问题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系统宕机,给医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此,章笠中提出了建设“智能开放平台”。“我们致力于建设对所有数据都开放的平台。”章笠中指出,智能开放平台不仅要能解决医院现有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同时,还要着眼未来,能够让后进来的系统自主自助接入,而不用再去寻找第三方。
信息化布局不仅仅是医院建成之后的事情。CCDI悉地国际副总裁、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蔡宇澄指出,很多问题可以在医院建设阶段通过数字技术来解决。蔡宇澄举例道,医院是耗能大户,通过数字技术,可以了解建筑外部不同时间、不同区间的温度变化,从而进行病房布局、空调配置,调节内部温度。
做系统要搞清楚“谁用”和“用来干嘛”
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布局问题,同时还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质量管理。如何进行质量管理?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周丹表示,信息化建设需要用项目管理的思维进行质量管理与监控。他谈到,要想项目成功开展下去,需要正确的判断需求,成立合理的项目小组,运行要有足够的动力。
周丹谈到,在进行项目时,一定要搞清楚“谁用”以及“用来干什么”这两个问题。他指出,需求要有明确的层次,绝对不能似是而非。因此,绝对不能在需求方提出需求后就简单了事,而是要大家沟通,去“伪”存真,做出辨别。在明确了需求的前提下,要有足够的动力让项目运行下去。周丹指出,要了解用信息系统的人的心理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信息化建设。而且,信息化建设也要能够反映PDCA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业务电子化,做好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型的设计。在安排项目小组时,周丹强调要以应用人员为主题,他说道:“一定要有核心小组,三人为宜,但是负责人一定是做应用的。”
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认为,信息化建设也要有评价标准,有抓手,这样才能够有不断前进的目标与方向。
会上,刘继兰向参会者介绍了HIMSS评级系统。HIMSS评级分为0~7级,级别的上升代表医院智能化程度越高,这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更重要的是,HIMSS评级能够帮助医院提升信息化建设。据刘继兰介绍,每个参加HIMSS评级的医院都能够通过HIMSS了解医院信息化的水平、所处的位置,结合医院以及社会情况,HIMSS会为医院提供改进意见以及所需要的花费。
未来医院得数据者得天下
目前,国内通过HIMSS6级的医院包括盛京医院、陕西长安医院以及山东毓璜顶医院,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问鼎HIMSS7级。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顶峰?IBM的CEO罗睿兰的话或许给出了答案,“数据将是下一个大的自然资源。它将区分每个行业的胜者与输家。”无疑,得数据者天得下,数据挖掘的程度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加深远的挑战。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副院长项耀钧谈到,不管是管理还是运营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管理者能够通过数据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可以利用数据预测医院未来走向。因此,数据管理必不可少。
项耀钧建议到,医院可以将数据分为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包含基础数据、原始数据、再生数据、统计数据、以及呈现数据。项耀钧解释到,基础数据主要指标准化字典,统计数据可以按照主题产生,呈现数据时可以按照管理层次展现统计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影像、视频、波形以及文本,例如,放射图片、病理切片、动态影像、心电图、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项耀钧分享到,结构化数据能够提供精细化的决策分析,非结构化数据虽然不是精确数字,但是能够进行趋势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和启示。
如何实现数据利用?项耀钧给出了三个层面的技术建议,第一,要对数据进行整合;第二,对数据进行挖掘,第三,进行图形化展示。项耀钧强调,在进行数据整合时,需要抽取异构数据源,建立逐级汇总的、口径一致的信息集合;进行数据挖掘时,需要建立分析模型,挖掘内涵,找出关系;图形化展示时可以形式多样,仪表盘、指标、报表等形式均可。
更多内容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