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特色的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直属于北京市卫生局,是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

  自1990年代起,安贞医院就开始进行医院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在医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一次合理规划,分期实施建设”的原则,医院的设施建设已分期逐步实施。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院发展趋势,安贞医院的远期床位规模为1500张。

北京安贞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

  一期——外科综合楼

  外科综合楼工程是安贞医院总体规划建设的一期工程,是一座功能复杂的医疗综合体,东西长36.8m,南北宽44m,总高45.2m,体型方墩,体量较大,形体的塑造采取切块处理的办法,将南向宽大的面切割成细长的玻璃体和大面的实体,与远端门急诊楼的正向檐口及实体处理产生一种对话的关系。体块的凹凸使建筑产生丰富的阴影变化,消解形体的敦实之感。主楼东侧横向的处理将主楼与裙房连接成一个整体,细腻而生动。建筑形象体现了医院建筑安详、宁静的特点,具有时代气息。

  功能布置充分考虑院区人流、物流的分析与划分,水平与竖向交通按使用的性质分组、分部设置,满足功能分区、洁污分区。楼内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手术室、营养厨房等科室部门均按洁污分区分流或加工工艺流程划分,实现楼内人流、物流顺畅,保证医院运行的卫生安全,为降低院区交叉感染提供良好基础。

  *手术部采用清洁供应区的概念布置

  手术部包含20个手术室,由于地段限制,手术部分别布置于二层和三层,分成两个分部。采用新颖的清洁供应区概念进行布置,明确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洁净通道及清洁通道分开设置,做到洁污分区、分流、互不交叉。手术部附设有小型手术供应部,可供紧急处置急用器械,设专用竖向通道运送污染器械、敷料及废弃污物。

  *监护病房采用中心岛式监护模式

  监护区与手术部相邻,设洁净通道直接相通,避免经过非洁净区,保证了卫生安全。监护病房分为两大区,采用中心岛式监护模式,使重症监护患者处在护士站直接监护视野之内。各间以玻璃隔断分割成小间,集中设置医护用房。

  *护理单元为标准化“□”形平面

  护理单元采用标准化“□”形平面,护士站居中布置,使每个护理单元的护士站都具有良好的护理视野及短捷的护理路线;医疗辅助保障用房均位于护士站的另一侧,自成一区,与病房区互不干扰。每层安排一个护理单元,绝大部分病房均有良好朝向与视野。病区以3人间为主,辅以部分两床间和单人套间。

  从4层至11层设置天井,改善护理单元中间医疗用房的通风、采光条件。为解决高层的天井存在的天井下部采光不良、通风不利的问题,将病区东侧打通,形成花园休息平台,天井内考虑垂直绿化,使天井形成新的景观,内部空间不再封闭,同时也给患者在楼内创造了休息活动空间。

  二期——门急诊综合楼

  *采用“|=”型总体布局

  门诊综合楼工程是安贞医院总体规划建设的二期工程,该工程采用“|=”型总体布局,中间为医疗主街,急诊部设于建筑北侧一至六层,门诊各科室布置在建筑一至六层中及南部七至十层的各支端。医疗功能主要安排在地上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好的位置。门急诊综合楼建成后,整个院区建筑高低错落、疏密相间。新老建筑相互联系,色彩协调。由于建筑主立面为西向,建设中采用了不同形式的竖向遮阳设计,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产生了丰富而细腻的视觉体验。

  *大厅空间服务设施完备

  急诊大厅位于门诊综合楼首层北侧,设有分诊、挂号、收费、诊室、抢救等功能。门诊大厅位于门诊楼的一层中部,主要通过东西两个出入口进入,门诊大厅中部设有问询台,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大厅内主要提供分诊和附属服务设施,并在南部设置了咖啡、快餐与超市,同时门诊大厅内另设有IC卡电话、ATM机等服务设施,方便患者。

  *诊区采用厅式集中候诊结合廊式二次候诊方式

  各诊区均采用标准化诊室,以单人诊室为主,考虑教学医院的特点,设置少量双人及多人诊室。诊室布局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及门诊医疗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诊室内设施与设备,最大限度减少医生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的保护患者隐私。诊区内绝大部分房间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绝大部分诊区候诊设有外窗,既美化了医疗环境,又较好地缓解了患者就诊心情。医护人员区域位于两个诊疗区之间,相对独立,设有示教室和医护工作人员休息室,满足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需要。

  三期——医技病房综合楼

  *建设连廊整合医疗资源

  安贞医院三期工程利用新门诊楼东侧的空地规划建设医技病房综合楼,设置床位700张。院区内规划建设连廊,将门急诊楼、病房医技楼联系在一起,形成医疗设施的合理整合。拆除现有病房楼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花园,并作为未来发展用地。所有建筑围绕花园布置,环境优美、联系方便。

  *充分考虑可实施性

  由于是在原有院址上进行建设,建设的同时不能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服务。规划方案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医院自身周转的可操作性,原有院区需保留的建筑在建设期间均可保留,主体建筑完成后,整合院区现有建筑,最终形成安全、有序、高效的医院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