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新建项目于今年8月中标,并在澄海区委区政府、区卫计局、规划局等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于10月31日上午在澄海区2018年重点项目集中启动仪式上开工。


澄海区人民医院

澄海区人民医院项目为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由HD建筑与技术研究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团队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进行设计。

该项目位于澄海区澄华街道澄华路北侧、南田路东侧,一期总用地面积55.9亩,总建筑面积约14.3万㎡,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包括950床三级综合医院(包含:急诊部、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行政办公后勤综合楼)以及50床感染楼等;二期工程包括二期医技楼与二期康复楼。

澄海区人民医院作为异地原创设计总包的三级医院,与本地项目相比,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设计特殊性和设计难点,针对这些特殊性,设计团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首先,对汕头当地传统建筑的通风、采光环境进行了详细调研。

其次,与澄海区人民医院各科室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详细对接和方案沟通,尽全力使每个科室方案都落实到科室人员的实际需求上。

▲区委区政府方案汇报确定会

最后,设计团队充分吸收潮汕文化,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院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5轮以上的方案调整,最终通过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型会议,使设计成果得到了认可。

医院场地特征

澄海区人民医院的设计场地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客观因素,设计团队通过设计手法,巧妙处理了地形、周边道路、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1. 用地面积较小 

作为1000床的三级综合医院,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用地指标按109㎡/床计算,约需要164亩用地,而现场实际用地面积约为标准用地的三分之一,如何在较小的场地营造高品质的医院环境,是设计的难点之一。

在方案深化阶段,设计团队从长远考虑,建议院区扩大用地范围,与南向澄华路相连接,实现院区南向主入口。同时用地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医院远期发展。

 2. 西向临沈海高速,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 

设计团队除了要求市政部门主动的加装相应的隔音设施外,在规划层面,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需要安静环境的住院楼最大限度远离高速,减少噪音对院区的影响。

 3. 医院用地东侧紧临下窖村集体用地,靠近居民区 

设计团队通过合理规划感染楼、太平间等,使之尽可能的远离居民区,减少医院运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与潮汕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

地域建筑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环境文化,也是一种通过物质环境所渗透和展示的精神文化,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的重要作用。设计团队通过现场调研陈慈黉故居,冠山书院等,力求将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

 1. 建筑入口空间序列 

根据陈慈黉故居入口空间序列的特点,设计出契合“花园式医院”设计理念的空间布局。

▲陈慈黉故居空间序列

▲澄海区人民医院空间序列

既让就诊人流通过中心花园再进入门诊大厅,缓解患者就医的紧张感,又提供了患者休息,交流的理想场所。

2. 坐北朝南与“L形"医疗街 

规划布局充分吸收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的特点,医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两翼西侧布置感染楼与行政后勤综合楼,东侧为二期医技与二期康复楼,面朝南向为院区入口大门。

既有利于隔离寒冷的西北风,又有利于建筑南向日照与通风采光。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

▲医疗街效果示意图

设计的”L形"医疗街,充分面向中心花园,争取景观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患者在医疗街上的移动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3. 充分尊重当地气候特点与风俗传统 

基于沿海地区常年受台风侵袭的特点,减少雨水对机电设备的影响,将重要的配电房等机电设备用房由地下一层移至地面布置。同时充分尊重“入土为安”风俗传统,将太平间由地下一层移至地面一层布置。

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的整体规划,采用适度集中与合理分散的规划手法,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以花园为中心,门诊医技住院楼、感染楼、行政后勤综合楼、二期医技康复楼分别布置于北向、西向与东向,医院以南向作为主要人流出入口。

同时将以人为本、绿色院区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医院建筑设计中,满足患者生理、心理、以及医务工作人员等各方面需求,使医院成为患者的绿色家园。

▲功能分区图

 1. 入口广场区 

宽敞的医院前广场体现建筑对场所精神的积极回应,呈现出亲切开放的姿态。前广场作为院区与澄华道路的连接点,不仅提供了就诊的缓冲区域,减少就医的紧迫感,还积极营造出建筑体量富有张力的对话场所。医院前广场东侧设地下车库入口,分流机动车,实现人车分流的就医环境。

 2. 门诊医技区 

主体建筑位于院区北向,以东西为展开轴。既最大化面向南向就诊人群展开,又方便二期与医技康复楼的对接。

医疗街将门急诊、医技、各功能科室有机联系起来,让科室布局一目了然,体现了医院“标识清晰,可达便捷”的设计宗旨。

医疗街中安排竖向交通、集中候诊、商业、休息交流等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医院建筑内涵,为患者提供一个功能流线清晰,标识明确,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3. 病房区 

病房区位于门诊医技裙房上部,共设置950个床位。每个标准层分为二个护理单元,每个病区约为40床。病区采用单复廊结合的布局模式,将医生工作区与病患区域做到互不干扰,又有机融合。

绝大部分病房位于南向一侧,有着良好的采光与通风,北侧为医疗附属用房及医生办公室,独立成区。每个病区的护士站居中布局,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4. 感染楼 

感染楼设置床位50床,根据当地盛行风向特点,规划于院区西北角,设置独立出入口,独立成区,减少对院区的干扰。

 5. 行政后勤综合区 

行政后勤综合楼包括办公室,科研室,员工宿舍,报告厅及员工餐厅,规划于院区西南角,充分隔离沈海高速对院区环境的影响,营造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方便办公及科研人员出入。

 6. 医院流线 

遵循“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离”的原则,机动车走外围环路,行人由前广场及围合的中心花园组织交通,使之各行其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人车混流及交叉感染。

▲医院流线分析图

医疗区主出入口:由南向澄华路进入,为院区主出入口,通往各区。急诊急救与儿科出入口:规划为院区北侧,方便主城区人流进入。充分体现出高效,快速,便捷的抢救宗旨。

 7. 感染楼出入口 

位于院区西边南田路,院区下风向,设置单独出入口,避免对院区环境产生影响。

 8. 污物通道 

独立设置的污物出口,位于院区西北角,与感染楼临近,避免对院区环境产生影响。

 9. 行政办公出入口 

院区西南角单独设置出入口,方便医生及工作人员出入。

 10. 二期医技康复楼 

规划二期医技康复楼于院区东南角,远离沈海高速,为院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原创及总包设计指的是:中标单位既是方案设计的原创单位,也是该工程所有设计内容的设计总包单位。在传统的医院建筑设计中,作为原创设计的设计单位一般不具备设计总包的能力,而HD却突破传统,逐步具备原创及总包的设计能力。

HD建筑与技术研究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团队是一个倡导“诚于务实、勇于创新、赋予行动、甘于奉献”的团队,一系列原创总包设计的三级医院项目的中标和启动开工,是对医疗设计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和鼓励。

HD将继续秉承团队理念,积极响应业主需求,用专业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为每一位业主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健康建筑作品。

项目主创:杨晓

设计团队:HD建筑与技术研究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团队

供稿 | 李渤  易建华  周小娟

部门 | HD建筑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