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福建省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现任福建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级),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詹积富出现在挂牌仪式,并以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的身份出席了揭牌仪式。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詹积富和他的“三明模式”

提起詹积富,就不得不提到轰动医疗界的“三明医改”模式。对于三明医改的动因,有人戏称是被医保“穿底”倒逼出来的。由于医药收入增长过快、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等原因,从2012年开始,三明市正式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用詹积富当时的话来说,“再不改革,已经无路可走了。”

于是从2012年开始,三明正式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医改的“样板”。随着中国医改进入深水区,三明医改更是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切,跟詹积富是分不开的。资料显示,詹积富出生于1961年,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人,曾担任三明市药监局局长和福建省药监局副局长,以及省医改、省招标领导小组副主任,对于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詹积富“操刀”下的三明医改,首先从药品利益链上开刀,大幅度压低药品及耗材价格,以此作为突破口。医改带来的巨大成效吸引了中央高层的主意,在全国多地医保“穿底”的压力下,国家财政部和卫计委负责人强力推荐三明模式走向全国。三明市一时间成为了全国医改的“明星城市”。

新动向,出任福建省医保局局长

随着福建省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詹积富的履历再添一笔: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根据《福建省省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福建省医保局将承担省财政厅承担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配送管理、医疗救助等职责。

分析人士指出,刚刚挂牌成立的福建省医保局,其职能涉及到了医保和财政,而詹积富自2016年8月起出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财政、医改一手抓”。这一人事安排,有利于财政决策向医疗改革方面的倾斜,这对于福建医改的推进,是极为有利的。

根据福建省医保局的工作安排,接下来,福建省医保局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并组织实施该省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三明医改思路对全国的影响

“都说医改难,就难在九龙治水。各部门之间利益难以打破,互相推诿。”在业内人士看来,福建省委此番对詹积富本人的人事安排,使其身兼财政和医改两个部门的领导职务,理顺了领导体制。将涉及医疗、医保、财政等领域的事情归由詹积富一人管理,打破了多头共管的局面。

实际上,早于福建省医保局的挂牌,2016年7月10日,三明市已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医疗保障管理局。这一“独立”的医疗保障管理局、挂靠财政部门。2017年9月,“医学界”报道了福建医改最新动作:福建省委将涉及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与医疗卫生相关的职权“划入”省医保办。今后涉及到医疗卫生领域的只能将有省医保办专门负责,而詹积富本人则出任福建省医保办主任。

而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机构大调整,提出组建新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其思路或多或少收到了福建医改对医保权力集中的影响,将过去分散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医疗改革只能进行整合,以此来深化医改。

当然,福建扩大医保办职权,其初衷是为了彻底结束医改中的“九龙治水”的局面,但这同时也被指“集权”。甚至有人认为:“三明模式是试图用行政管制方法去消除行政管制的弊端,短期内会看起来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持续和复制。”并且把三明医改短期内的“成功”归因于跟詹积富的个人因素。

质疑与诟病,三明医改的另一面

诸多议论广泛流传,“明星城市”医改光环的背后,也充斥着社会各方的质疑与诟病。质疑者认为,三明医改模式并不能解决当前医疗问题,甚至政府强力推进的改革导致政府扩权,在市场开放等问题上会开倒车。

“新医改推行了多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一名医疗顾问认为,政府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而三明医改模式的推广,却导致政府进一步扩权。医改离开了政府肯定难以推行,反之,政府管太多更不行。”

也有人认为,早期政府强推,恰恰为现在市场介入创造了机会。福建医改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需要完成,詹积富到现在这个位置,才有可能确保三明不走回头路。

无论如何,在三明医改之路上走了6年后,詹积富的成绩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正如中国社科院朱恒鹏教授所言:“全国能够像詹积富这样懂业务又有权力的官员凤毛麟角。他靠的是行政权力和个人魄力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