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在辽宁省营口市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世间罕见的丑事,原营口市中医院院长和原营口妇婴医院院长,带领各自职工,在医院一楼大厅里大打出手,并引来当地警方前来维持秩序,双方当事者用“火拼”一词来形容这次的群体打架事件,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事件中的当事人。

当事人之一:“此事件涉及科室调整或合并,许多医生和护士不认同引发的矛盾,这是事件的导火索。”

当事人之二:“市妇婴医院和市中医院合并到营口市人民医院后,妇婴医院院长辞职了,中医院院长当上了人民医院院长处处打压原妇婴医院的员工,导致妇婴医院医生护士大罢工

当事人之三:“中医院院长当上人民医院院长后,一手遮天。自合并以来多方打压营口市妇婴医院的医护人员,造成现在的人民医院以原中医院领导班子为主的领导群体,他们在人民医院主导各项工作,导致原妇婴医院人员发展受限,甚至员工受辱”。

在此次群架之前,是医院的一个大型会议,原中医院的领导在会议上恶意中伤了原妇婴医院的医护人员,于是,双方动起手来。

在打完这群架之后,原妇婴医院的员工打着条幅来到营口市人民政府进行请愿 ,他们的要求是“脱离人民医院”,“还我妇婴”。

记者根据有限的信源梳理,发现事情大体是这样的:

发生冲突事件的辽宁营口人民医院正式名字叫“方大医疗营口人民医院”。大家一听这个名称前置冠以“方大医疗”的,显然就不是一所“公立医院”。是的,这所医院确实是在2017年8月15日,由营口市政府与方大集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由方大医疗(营口)有限公司整合市中医院、市妇儿医院、市康复医院后成立了方大医疗营口人民医院。

而市政府与方大集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也是为了解决“烂尾楼”盘活资产。这所“烂尾楼”地块曾经是原第二人民医院工程项目,由于该工程涉嫌违法融资上亿元老板逃跑等原因,导致第二人民医院项目搁置。

不可否认,从盘活资产来看,政府引资还是成功的,2018年3月15日,方大集团出资3.5亿元收购了停建的老边区原第二人民医院工程项目,并更名为“方大医疗营口人民医院”。

短短100天时间里,在各项审批以及水、电、气、路、污水排放等硬件配套方面全面完工,今年7月23日,位于营东新城的方大医疗营口人民医院正式开诊。

然而,从正式开业到“火拼”事发还不足两个月,是什么原因导致“蜜月期”就闹起了矛盾呢?

从有限的信息看,这件事件背后透露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院长的管理问题,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作为整合前市中医院原院长,应该多与整合前市妇儿医院职工多沟通交心,多倾听他们的诉求,据说原妇儿医院业务发展也是红红火火,而且妇产、儿科本来就是社会稀缺的,本不存在资源过剩,为什么三番五次要压缩科室?

如果因为业务萎缩,应该客观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来和职工一起解决,为什么要采取压缩科室这一简单粗暴“踢腾”人家饭碗的措施呢?即使不得不压缩科室人员,也应该采取广泛协商,不应该武断决策,独断专行。这让人不得不怀疑院长有“排外”思想,难怪原妇儿医院的员工有“做寄人篱下的‘继子’”的感觉。

二是一所原本业务重点不同的医院,整合的核心是文化整合。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这个方大医疗营口人民医院由市中医院、市妇儿医院、市康复医院整合而来。

面对原本功能定位不同,职工来源不同的医院,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应该懂得文化认同太重要了。而这所医院的院长并没有做这事,反而“小肚鸡肠”,屡屡做出妇产科、儿科整合这种蝇营狗苟之事,限制原妇儿医院的生存空间,简直是自断活路。

三是以经济效益为经营医院的唯一标准不可取。

依据媒体信息可知,这位院长仁兄要想干得好干的成功,恰恰应该依靠的就是妇儿医院。当地群众认为:市妇儿医院在当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在营口生孩子绝大多数会选择去市妇儿医院,而去中医院看病的多数都是老年人,患者量和市妇儿医院差多了。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一个有水平的管理者应该知道依靠谁。

我们不知道这位院长是怎么坐上院长交椅的,总之,不管从经营还是管理角度,基本上不合格。因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即使与职工有不同意见,也绝对不会再大庭广众场合动手,这太损形象了。如此大动干戈今后还有权威吗?

当然,媒体信息还透露这家医院是什么名声不好的“××系”医院,今后再也不会选择去此就诊,我看这个倒未必。有没有问题,还得看现实表现。不过从这位与职工火拼的院长会议上太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以科室经济效益为由提出撤并科室,恐怕确实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