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持续开展和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化,医院后勤管理在医院运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后勤管理已从传统的物资管理和后勤保障管理,逐渐演变为医院各类物资的供应链管理,其水平高低已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下称申康中心)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建立“后勤智能化管控平台”。该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医院建筑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水平,为医院后勤管理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精细”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案例在2018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总决赛中荣获银奖。

两级平台

随着上海市级公立医院建筑规模和后勤设备设施数量的增加,原有后勤服务呈现出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履行投资、管理和运营职责,推进市级医院后勤服务改革,申康中心自2010年起,搭建了“后勤智能化管控平台”(下称平台)。

该平台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承担不同的后勤管理职能。申康中心总平台由土地与建筑、能源与资源、设备、我的医院、信息发布等模块组成(图一);市级医院分平台是基于医院后勤人、财、物、事管理需求,建立的运营监测、质量监控、数据数析等功能的信息化系统(图二)。

两个阶段

申康中心总平台

市级医院分平台

申康中心“后勤智能化管控平台”的搭建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

前期在龙华医院等四家市级医院开展平台试点,进行核心数据库建设和四个分站应用建设,形成架构后随即在市级医院全面推广。

后期深化运用,通过数据智能驱动,运用数据元素及关联信息进行对标分析和应用,实现后勤部门、职务、岗位、工种、工作区域等数据维度信息的精准推送。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形成管理闭环、服务闭环、评价考核闭环,消灭信息孤岛。

来自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提升管理

申康中心通过市级医院分平台和申康中心总平台的应用,实现对管理信息、调度资源以及各类操作与决策的统一化管理。

首先,通过申康中心总平台,顺利建成市级医院后勤资料电子信息数据库。2017年,累计录入静态标准数据54万余条,累计监测数据约5508亿条;实现“两级监控、两级维护”的后勤业务协同作业;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宏观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其次,市级医院分平台在保障设备安全,营造良好诊疗环境;实现高效运营,节能降耗;确保业务流程精细标准化,实现智能驱动;提供科学分析,助力决策支撑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体来说,平台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应用,改变了医院后勤管理模式,推进了医院后勤管理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医院后勤服务的质量,提升了医院后勤管理的效率。

四条经验

经过八年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申康中心总结了相关经验,可供各地医院借鉴和推广。

一、医院后勤管理规划要有战略前瞻性。平台规划方向要与国家和所在地区医改的战略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平台的整体设计战略高度,要充分考虑平台建设与应用的中长期发展,确保在每个阶段都能落实整体规划中的具体步骤。并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平台的兼容性、可整合性以及后续进一步拓展应用的可能性。

二、集约化的管控平台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效率。申康中心建设的市级医院“后勤智能化管控平台”,可以对医院支持保障系统的相关设备设施和业务,进行动静态数据定期采集、录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集医院建筑设备设施与能源监控、后勤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为一体的后勤运营综合管理平台。

三、精准应用平台数据为医院后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基于平台后台数据的精准应用,可以实现医院后勤管理精细化,对安全告警信息、能耗信息、建筑信息、后勤设备设施等多维度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平台静态数据的动态管理、动态数据的对标管理、对标数据的智能管理,为医院后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台建设标准化以便于推广应用。2016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托申康中心,以市级医院后勤智能化管控平台为蓝本,总结经验和建设成果,编发了《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规范DB 31/ T984—2016》(下称《规范》)。《规范》规定了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要求,是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的基本依据,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医疗建筑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