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慢性病态势变化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康复医疗需求。对于社会资本来说,进入利润不高的康复领域动力不足;对于三级公立医院来说,繁重的医疗任务已经让其自顾不暇;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设备配置、人员技能等尚不足以承接此项工作;现阶段,能够承担大量康复医疗任务的恐怕只有二级公立医院。

北京上海二级公立医院转型思路

2016年7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从转型医院康复功能定位、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对口支援关系搭建、技术协作网络完善、专家团队指导等方面,协助并指导各区、各转型机构开展转型工作”;

确认了6家转型康复医疗机构,分别为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平谷区金海湖镇社区中心。

2017年1月印发的《上海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坚持发展增量、调整存量,有效提高全市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和效率。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医院、二级乙等医院转型为康复专科医院,加大对转型后康复专科医院的支持力度。其次,是部分试点地区财政、医保、物价等部门的政策支持。

目前,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部分公立二级医院,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和政策支持,在转型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转型思路和举措。

第一,加大投入用于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调整,扩大康复病区,引入先进的康复手段和技术,用优质服务吸引康复病人就医。

第二,充分发挥康复重点学科的辐射作用,开展康复医疗业务的延伸拓展。以康复重点学科带动其他学科,不断扩大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第三,积极加入康复专科医疗联合体,上接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起到“中枢”作用。康复专科医联体中,三级医院主要承担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多在临床病房、病床进行;

康复医院接受三级医院转诊的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提供以住院康复为主的专业、系统的康复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以门诊、上门服务和居家为主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指导,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

上述方式有效提高了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了三级医院病床的合理周转,减少了长期压床患者人数,又使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得到了有效、便捷的康复护理。

第四,转型筹备期,根据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已有科室进行前瞻性调整。例如,将小儿外科业务融入儿童康复科,眼科融入视力康复科,神经内科、骨伤科融入肢体康复科,五官科分别融入听力及语言康复科,外科从原来的手术融入一些康复适宜技术上来,内科则融入慢性病康复治疗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原有的人员和设备都不用删减,在此基础上增加人员和设备即可,这样的转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除了自身努力外,尤其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扶持,已经转型成功的机构便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医院在找准转型思路的基础上,也应多寻求政策支持。

例如,建议转型后的康复机构保留其原有的医疗机构等级不变;转型后与三级医院积极开展医疗联合体合作的医院,予以适当增加床位,扩大规模;加强康复学科建设,开展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淡化康复医院平均住院天数、均次费用等一般医院的考核指标,使考核更符合康复医疗实际。

近年来,我国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现有2.7亿名慢性病患者和1亿名慢性疼痛患者,且发病率不断攀升,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大量慢性病患者急性发病,经治疗或手术后亟待康复。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期,伴随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不断增加,将产生更多的康复医疗需求,建立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老年病医院等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

此外,康复医院还承担着残疾人康复的职能。据统计,我国现有8300万名残疾人,从2006年以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发布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各省市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这为康复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康复机构的转型提供了良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