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郝晓赛

郝晓赛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委员

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曾前往位于伦敦的英国国立医疗建筑研究所(MEDICAL ARCHITECTURERESEARCH UNIT, 以下简称MARU)访问学习半年,在那段日子里,笔者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收获了很多感悟。

▲冬天的BIG BEN

为什么要出国学习

“出国留学到底学些什么?”相信大家对这个话题和相关观点一定都不陌生。不过,对于出国学习医疗建筑,谈论的人就不多了。笔者结合在MARU 学习的经历,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出国留学是开阔眼界、挑战自身认知的行为,出国留学者的普遍目标,是将西方教育作为自己以往所接受的中国教育的比较与延伸,我也不例外。不过,当时我最迫切的是博士论文的研究需要: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要想写出有深度、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论文,需要深入了解全球医疗建筑的发展,比较不同社会环境中医院建筑的发展变化特点和规律,以此为基础去审视中国医院建筑的发展问题,并得出观点和结论。为此,必须找到有效获取国际医疗建筑研究文献的平台,进行深入的学习。

设立于伦敦南岸大学(LondonSouth Bank University, LSBU)的MARU 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是当今世界先进的医疗建筑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欧洲医疗设施研究机构的代表。而伦敦南岸大学居于魅力之城伦敦市中心,MARU 于我,有着学术和城市环境的双重吸引力。

得MARU 者得天下

MARU 诞生于英国大规模医疗设施建设之初。英国政府将医疗设施视为与居住设施、教育设施并重的三大基础福利性设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兴,英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兴建现代医疗设施,随着建设的进行,需要展开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出于医疗建筑研究应该在学术环境中开展的考虑, 于1963 年在高校里成立了MARU 这样一家学术研究机构(最后辗转至LSBU 设立)。自此,MARU 与英国医疗建筑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英政府此举甚是高明。正规的研究基地可以把本来就稀缺的研究力量和有限资源集中在一起,而非分散在多个高校、行业协会、设计院和企业等多个机构,这样有利于积存研究资料、长期开展研究和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成果积累成体系后,MARU 开设了医疗建筑系统性教育课程(现可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目标是尽量将研究应用于实际建设。最终,MARU 发展成为了一个集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医疗建筑专业研究机构。在MARU 的核心理念中,研究、教学和未来发展是医疗建设发展过程中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三个重要方面。

MARU 的成就以及世界范围内高校医疗建筑教育的稀缺性,使它吸引着世界各地医院建设领域的相关人士前来学习。MARU 的学生以在职者居多,他们来自与医疗设施建设相关的各个行业,因此视角不同,对同一话题见解不同,这也是MARU 课堂值得学习的内容之一。

在MARU,不仅能听到伦敦音、苏格兰音,还可以听到日本英语、印度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巴西英语或者塞浦路斯英语,即使同为英国人,也来自不同地区。多元化的学生结构,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到多国、多地区医疗设施的发展状况。如今,MARU 校友已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将MARU 出自实践需求的研究成果通过培训传递到了世界各国。

MARU 是英国医疗建筑研究、相关研究资料保存以及研究成果传播应用的重要基地,这些系统性研究的必要阶段在MARU 完整地得以衔接。英国医疗建筑研究领域内的大部分研究报告均出自MARU 团队。可以说,MARU 的医疗建筑研究,即等于英国的医疗建筑研究,而这些医疗建筑研究都是以全球发达国家的医疗建筑资料为研究基础,这些资料就保存在MARU 的图书室里。所以说,从医疗建筑研修的角度,可谓“得MARU 者得天下”。

设计小组项目会议

学在MARU

MARU 的医疗建筑研究生课程共有8 个单元,每个单元为期一周,围绕一个医疗建设或研究主题展开,都附加有若干医疗设施参观和调研练习。每个单元都有大量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为此,单元课程之间至少间隔两周,在没有课的日子里,同学们会完成上个单元的作业并预习下一个单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要在一年内修完全部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在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每年学习4 个单元,两年内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三年内完成论文写作。

别看拿到MARU 硕士学位最短只需一年,实际上课程安排环环相扣,一系列的课程设计直奔培养目标。这样的安排,学习强度极高,学生必须采取实用主义的高效“搂草打兔子”行事节奏,紧跑慢赶才能跟得上,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比如,针对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开设的第六个单元是“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之一就是要求研究生跟导师商定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确定研究方法草案。这样一来,既教了学生方法,又指导了学生如何用好这些方法,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也借此开了题。

MARU 的授课方式也降低了“滥竽充数”的可能性。除了大量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的演讲(presentation) 作业, 教学目标明确写着要教会学生掌握在众人面前深度表达自我观点的技巧。课堂组织纪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话,进行提问并展开讨论,但所有课堂发言都必须与私人话题无关,且面向所有人。教师频频提问,积极调动气氛,尽力使所有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仅鼓励学生发表看法,还对观点进行评价和引导。为此,同学们必须在课前按要求完成材料阅读并做足讨论的准备工作。

MARU 的课程还有很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团队作业(teamwork)。这时,上课选座位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团队分组时——无论是讨论、演讲还是设计作业,老师们都是大手一挥,把坐得近的同学简单粗暴地划分为一组。参加医院规划设计单元的团队作业时,我就与相邻的三个伦敦人分成了一组。他们都是在职生:一个是在医疗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建筑师(男),一个是在伦敦St. Tomas 医院工作的工程经理(女),另一个是在伦敦King’s hospital 工作的设备维护处经理(男)。

他们工作场所的会议室成了我们组轮流开会的地方,在此可以充分体验英国的职场文化。虽然做的不是实际项目,但小组讨论时大家都很认真,主场同学会为大家提供咖啡或奶茶,然后准备好笔记本、投影仪和马克笔,打印好的讨论资料事先被整齐地放在文件夹里。英国人的习惯是上班时个个都要衣冠楚楚,所以,坐在会议室看着那些打着领带、穿着黑丝高跟鞋、讲话像莎士比亚话剧般有腔有调的同学们,好像是在参加一个国际高层精__英会议,决策世界的金融未来,事关全人类的幸福与命运。

参观荷兰医疗设施

MARU 最后一个单元课程是医疗设施的田野考察。所到之处大都是社会福利好、医疗设施先进的欧洲富裕国家,要将考察所见与英国的医疗设施进行比较研究。我参加的那次是前往荷兰的,一行15 人,除了我一个中国人外,还有英国人,他们有的来自伦敦,有的来自苏格兰,有的移民自葡萄牙、巴西和澳大利亚,此外还有荷兰人、马来西亚人和日本人。跟老师和各国同学吃住出行在一起,交流密集,文化和身份的碰撞可以产生出各种观点和想法。

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黄锡璆博士引荐,时任MARU 所长的露丝玛丽·格兰维尔(Rosemary Glanville)女士担任我的访问学习导师。得知我访学半年,格兰维尔女士建议11 月份赴英、次年5 月份结束学习,这样可以参与最多的MARU 硕士课程——8 个课程单元中的6 个,即:英国医院建设程序、医疗建筑的规划设计、任务书编制、研究方法、项目中的领导力、荷兰医院考察。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英国医院建设程序”和“项目中的领导力”这两个单元,前者拓宽了我审视医疗建设问题的视野,后者颠覆了我以往对组织形式的认知以及对何为一流大学的认知。

校园建筑

为了深入体会英国的医疗建筑教育,除了积极参与课堂演讲、分组讨论、医疗建筑观察练习和团队作业(医院改扩建规划设计)外,课余时间我还在格兰维尔女士指导下练习英文论文写作、阅读MARU藏书和研究报告。导师授权我使用MARU 资料室,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研读MARU 积存的全部研究资料和报告,还可以选取纸版资料扫描成电子版本带回国。导师要求我基于MARU 研究资料写研究综述,还要求我读书后写下书评,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书本的精髓,她还建议我回国后发表这些文字,把收获做到最大化。

后来,在我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有7 篇都是此次收集博士论文素材期间的读书副产品。这7 篇文章是:《构筑建筑与社会需求的桥梁:英国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研究回顾》(一)(二)(世界建筑,2012);《荷兰医疗建筑观察解读》(建筑学报,2012);《观察法在英国医疗建筑设计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城市建筑,2013);《从‘Best Buy’到‘Nucleus’ 医院模式: 英国经济型医院建筑设计演进与启示》(城市建筑,2014);《设计医患安全的堡垒: 基于中国调研的英国防御犯罪的医院建筑设计介绍》(城市建筑,2015);《医疗建筑设计方案如何理性择优:英国医疗建筑设计质量评价工具引介与启示》(城市建筑,2016)。

和MARU 的老师们在一起

住在伦敦

我就读的学校位于伦敦市中心,步行到大本钟等知名地标也不过10分钟而已。校园没有围墙,几幢相近的建筑就组成了学校,边缘的几栋楼上标着校名与LOGO,街道在校园里穿行而过,仅靠每栋楼入口的门禁和接待台进行管理。伦敦多雨,为方便大家穿行于校园建筑之间,很多建筑都是通过走廊或空中连廊连接在一起。这些走廊四通八达,辅以路标,像一条内部步行道,从城市街道进入任意一栋建筑,都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有一次雨天,__老师曾领着我经由内部走廊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上去坐地铁。

我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近,租金虽高,但考虑到伦敦交通花费的时间与金钱,这样的选择反而是最经济的。公寓临街,但少有车辆经过,英国是岛国,国际航班非常多,飞机日夜不息地从伦敦上空轰鸣而过,噪声十分扰人。伦敦旧城保护意识很强,建筑物是老的,街道的尺度也就是老的,因而大部分街道都是窄窄的,只有两车道,可以停车的地方非常有限,车流量也不大,比较适合步行。大街上的人也不多,走在精美恢弘的老石头房子之间,环顾四周,常常寂静无人。

伦敦课余可逛的地方太多了,除了繁星般的建筑大师杰作,还有诸多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可以参观,如大英博物馆,里面还有马克思当年苦读圣贤书的阅览室,历史之悠久、藏品之丰沛精湛,均居世界之首。而且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的,还可以随便拍照(只有一小部分藏品不允许拍)。只不过,这些博物馆规模庞大,非常挑战体力和精力,堪称博物馆马拉松,适合住下来多次光顾、慢慢品味。

除了古老优美的城市环境,伦敦的生态环境也很好,半个世纪前雾锁伦敦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某天黄昏从学校回住所途中,前面几步远的路边灌木丛里突然窜出一只黄毛动物,直到它扭过头来目光凛冽地回望一眼后拖着长尾敏捷地冲向小径对面, 我才看清它是一只狐狸。后来得知, 伦敦市区有一万五千多只狐狸出没,伦敦的广播主持人还建议大家把门前垃圾箱的盖子打开,方便狐狸寻找食物,因为它们吃饱了就不会惹事了。

出国前听闻别的访学者描述,国外的访学生活多是那种收集资料四处逛逛的“孤寂”生活,而我在伦敦MARU 的访学生活却截然不同。或许少有医疗建筑研究方向的访问学生到访,从学校到研究所都很重视,格兰维尔女士亲自带领我办理各种报道手续、办理门禁卡、安排办公室位置,她指着申请表说,上面的层层签名已经到了学校最顶级的领导了。我可以和老师们一起免费享用打印机、扫描仪和计算机等办公设施,也可以享用很多教学资源,比如图书和网络教学资源等。

MARU 同学大都性格开朗而友善,大家见面时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即便对我这个新来的,他们也会主动招呼,好像熟识很久那样热情。大家只要逮着机会,就会不停地交谈——课堂、课间、买咖啡的路上、放学下电梯、一起乘电车和火车参观医院的路上等等,鲜有沉默的时候。课后,同学们会相约一起吃饭,或到酒吧里喝点东西聊聊天。单元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会在公寓里为即将离开伦敦的外地同学开个送别party。

和同学在一起

在这样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很快。三个月后,不仅课堂听说自如,也渐渐能听懂印度英语、马来西亚英语了,甚至在超市里也能听得懂买菜大妈们的闲聊了。访学半年,我的收获很大,除了专业学习、英语学习和文化学习方面的收获,还有客观认知祖国的收获。有人说:“出了国才知道,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此次MARU 访学,让我对此有了深刻体会:有了国际视野的比较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认知中国的方方面面,既不盲目自大,更不妄自菲薄。

编辑: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