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燕绥 清华大学PPP 研究中心主任

医养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医养服务,即指从国民基本医疗到高龄老人失能护理的服务体系。从银发经济的角度来说,医养更多的是指高龄失能老人的护理。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医疗体系正在发生变化,医养服务链条变长,而且其中的分工细腻,相互的关系密切。

中国有大量的“存量老人”,七八十岁的老人基本上都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孩子,而五六十岁的人由于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大多只有一个子女,而且他们很多人健康状况不佳,支付能力不足(人均GDP 不足1 万美元且分配不均,同期发达国家为2 万美元以上)。这些存量老人亟待照料,而接下我们所有人寿命都要延长,都会有一段时间需要别人照顾,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从时间表来看,中国进入老龄化的速度很快,服务需求巨大而且准备不足。(见表1)

我们面临的养老服务是嵌入式养老服务,即嵌入老年人身心、家庭、社区、机构和城市的,维护老年人健康生活和参与社会机能的照(home care) 护(longtermnurse)活动的总称。国家卫计委和民政部推广了几百个养老社区试点城市,其实是要做适老城市建设,而不是简单的建护理中心,旨在维护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以及参与社会的机能。当老人进入人生最后一个阶段时,才需要“护(longtermnurse)”。所以,医与养的结合是:低龄老人以养带医,高龄老人以医带养。

医养服务PPP 的核心要素和挑战


大健康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第三财富波。大健康不光是医疗,而是从心理到社会的大健康。但是这个财富波,老人多了,竞争激烈,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医养服务是社会服务+ 知识服务。英国最早做PPP,主要还是基础设施,也是一种公共服务,但主要是硬件。英国人是最早讨论PPP问题的,他们认为,社会上60% 的人都需要的服务就是社会服务。这60% 的人需要服务,但可能他们的购买力不高,有些需求还不是刚性的,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一切问题的前提。而且医和养的服务,其实是知识的服务,人力资本很高,技术成本也很高,成本很高,正因为大家都需要,成本又高,所以才叫社会服务、公共服务,要求政府介入。如果大家都买得起,那就不需要政府介入。所以,对于人群购买力不强,但是成本又比较高的领域,就非常需要用PPP 模式来实现。

社会资本介入医养服务有三种形式。社会资本介入医养服务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社会企业,一种是通过社会组织,一种是通过商业企业。

不管建医院还是建养老设施,都面临着重资产和轻资产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医养问题上,社会资本应该是特许经营(重资产、投资机构)和公建民营(轻资产、社会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初期投资机构进来,他们需要回报,这个回报谁来创造?当然需要以轻资产来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把收入拿上来,满足自己的养老公司的盈利模式,再把一部分钱还给投资者。所以,压力都在这个轻资产的服务上。老年群体的服务需要量很大,但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重资产的投资者进来,它的回报要从服务中提供,回报期很长。所以,现在中国面临着社会资本不太愿意做养老服务的问题。

需要契约精神与合同制度。从优质的机构里选,但是现在养老机构的数量很少,怎么谈优质呢?所以今年民政部抓质量,促发展、提质量,数量不够现在又要抓质量,所以两手一起抓一起推。合作期限非常严峻,不管重资产还是轻资产进来,国家规定合作期限至少12 年,在此期间之内不许转,所以想拿养老炒地皮肯定亏。另外,如果有房子或者土地租给养老机构,这个条件至少也要延续12 年,不能另一家租户给钱多就把养老机构赶走,否则这些老人怎么办?

作为政府来讲,必须是有责任的执行机构,政府来做甲方。核心问题涉及到融资、产权、责任分清,成本怎么回收,盈利怎么实现都要评估和推测。如果承担服务的是社会企业,要公开它的剩余。所以,什么是合理的剩余空间,这个剩余怎么办,这些都要通过法律把它说得明明白白,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政府怎么补贴。

医养服务PPP 的“2345”模式

两个原则

养老PPP 项目只有遵循微利(收益<10%)和综合(回收<10 年)的原则才能做下去,所以定契约时收益要在10% 以下,回收也应在10年之内。

三组数据

我们需要以下三组数据:一是服务需求,也就是到底有多少老人需要服务,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导致床位闲置,真正按年龄段看,高龄需要的多。二是居民的收入数据,到底谁能买得起单。三是从房产到土地、环境等经营成本的数据。有了上述三组数据,才可以做出精确的规划。

四大规划要素

第一,土地及环境,这是要收定租的。大家都说美国太阳城好,但是太阳城外的交通设施、医疗非常好,你在这样一个设施下建立美国太阳城,它的成本是可算的。如果是在偏僻山区,连路都没有,医养没有,交通、采购不便,让你建太阳城,成本就会非常高。所以,我们第一个硬件是土地加环境,不要忽略环境,它是共同构成地租的要素。

第二,房产及设施。房租、水电价格、设施价格等等,每一项都不能忽略。

第三,服务及人工。人工领域有日常的照料还有医疗、理财和其他法律咨询等,这些服务的专业性很强,因而需要支付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第四,日常生活。就是吃、穿、交通等支出。

上述的四大要素、三组数据非常重要,有些地方的政府想招标,但是连这三组数据、四大要素都没拿出来,你拿什么招标?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讲,要想进入养老行业,首先要搞清楚,你做的是基础设施的重资产还是服务的轻资产?还是两个都做?当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把两边都做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但前提是一定要搞清楚上述三组数据和四大要素,拿到这些东西测算完再下手,否则会有很大风险。

五种需求模式

我们把老年人根据购买能力分成五种:第一种是三无老人。第二种是低收入老人,他们可能会有政府的养老金,温饱没有问题,或者全家只有一人享有养老金。第三是中等收入老人,比如两个人都有养老金,还有一点资产,或者有一点节余投资。四是高收入老人。最后是高净值老人。我们估测,这五类老人在老年群体中所占的比分别为5%、20%、50%、20%、5%。

针对这五种老年群体,政府的责任从P4 到P0 四个等级:政府责任最高的等级是P4,前面四大要素政府都要出钱,政府责任最低的等级是P0,政府什么钱都不用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矩阵。(见表2)

针对三无老人,政府要全部投入,即使是特许经营,买单的也是政府,因为三无老人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是政府买单,所以第一种责任是P4,这里社会企业可以进入,参与一些。

针对低收入老人,政府的责任是P3,老人的养老金承担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费用,政府要承担服务、房租、地租。

中等收入老人可以承担基本生活费用,还可以支付一些服务费,但是让他交太多的房租、地租,可能就无法承受了,所以政府的责任是P2。

高收入老人只有地租交不起,因为一个月的养老金可以到五六千以上的时候,房租、服务费、生活费都是可以负担的。

高净值老人,购买力最强,全部费用都可以自己承担。

政府按照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责任等级从P4 到P0。作为基础设施,都要很好地做特许经营。这些服务是轻资产,不是资本进来,应该是社会企业进来。所以社会企业,因社会合作,相对成本低一点,这样才可能把服务搞好,把自己养好,才能挣钱给特许经营的投资机构,让他们还本付息,如果治理成本很高,连自己都养活不起,重资产投进来,如何能还本付息呢?所以,这里就有一个以重资产特许经营、轻资产走社会企业的道路。

现在养老方面的政策很多,但是具体的操作路径却并不清晰,PPP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模式,但具体做法还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摸索和总结。

(编辑:马志晖 根据2017 年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