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原意是指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依托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改造修建,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无症状感染者的临时医院,我们普遍称之为“方舱医院”。

2020年,为了应对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卫健委及相关单位在武汉建立了方舱医院,有效缓解了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难”问题,使轻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积累了宝贵的抗疫经验。而后两年,新冠疫情多点暴发,多地启动方舱医院建设,尤其是本次上海疫情暴发以来,方舱医院在抗疫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方舱医院来实现局部地区突发新冠疫情的“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已成为了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与应急医疗救治的重大创举。

方舱医院建设热

在2022年3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相关发言人表示:现在各地采取的方舱医院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也是符合规定、符合要求的。为了指导各地更好地建设方舱医院,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新冠肺炎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要求各省根据疫情的形势建设或者是拿出建设的方案,保证每个省至少有两到三家方舱医院。即便现在没有建设,拿出的建设方案也要确保在需要启用方舱医院的时候,能够在两天之内建成方舱医院并且投入使用。2022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文中提出:“收治隔离能力再加强,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把防控的人力物质资源备足备齐,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用”。随着这些建设信号的释放,各地将会有更多方舱医院开建。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内多个地区已建成或正在建相关隔离设施。官方发布消息显示,截至3月22日,全国在建及建成方舱医院共33家,而截至4月25日,这一数量已飙升至400家,一个月时间新增300多家。5月16日,江西省卫健委主任王水平称,将按照“1+11”的原则,大力推进江西省省级和11个设区市“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5月19日,河南省商丘市宣布拟出资1.35亿元建设永久性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的分类

方舱医院按其功能分为临时方舱和永久方舱,筑医台组织地方政府、卫生系统及行业设计专家对于“临时性”和“永久性”的界定展开探讨,并已基本达成共识,“临时性”和“永久性”方舱不应按照建筑物自身的使用年限来区分,“临时性”和“永久性”的差异在于转换的代价和转换的时间,不管是新建建筑还是改造建筑,永久性方舱就是将其功能附加到原有的建筑功能当中去,将其方舱功能与原建筑功能进行整合,在避免临时加装与拆除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功能的快速转换与提升。

临时方舱:大型公共建筑或者非医疗性质的其他类建筑通过快速改造而承担临时隔离收治的功能,待疫情好转以后再将场馆改造设施进行拆除,恢复其原有功能,此类为临时性方舱。

永久方舱能实现疫情与非疫情期间建筑功能的快速转换,赋予建筑平时与疫时两种功能,让建筑具备很大的弹性,类似于平疫结合医院的设计概念。

方舱医院三大建设阶段

采用方舱医院来实现局部地区突发新冠疫情的“应隔尽隔”“应收尽收”,成为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与应急医疗救治的重大创举。方舱医院建设在这两年期间也取得快速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以下这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20年2月开始的方舱医院初建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开始,全国启动方舱医院建设。

这一阶段的方舱医院建设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改造建筑类型多、改造标准不统一。由于缺少方舱医院的建设经验加之时间紧迫,当时选择了多种类型的建筑进行改造,包括会展中心、体育馆、厂房、学校、酒店、宿舍都成为改造的目标对象。二是在首批方舱医院快速启用后,发现建造、使用、运行维护不便,缺乏人性化设施,经过调查研究,在第二批方舱医院的建设中,从功能布局、医疗流程、机电设备、排风、污水处理等多方面对方舱医院的细节之处进行了优化完善。

第二阶段:从2020年12月开始的武汉方舱医院疫后改造升级阶段。通过总结分析武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建设的经验教训,该阶段明确了改造的建筑类型,加强了院感安全控制,完善了人性化设计内容,在提高改建转换速度的同时强调降低恢复难度,并及时总结提出规范的方舱医院改建技术标准,指导后续方舱医院建设 。

相比学校、酒店、宿舍等小空间的建筑,实践表明大空间建筑类型具备更强的改造优势,其高大宽敞的室内空间,能提供更多的床位实现方舱医院的高效的医疗照护功能,因此这一阶段明确体育馆、会展中心和厂房等大空间建筑作为优先选择改造对象。

武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在功能布局上,通过改造建造内部空间将医生的工作区、卫生通过等用房安排在方舱医院内部,为满足“三区两通道”“洁污分区分流”的要求,一方面在改造过程中对建筑的原有面貌破坏大,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清洁区污染区同处于一栋建筑内,给院感控制造成了诸多不便。

因此在升级改造中,调整了方舱医院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措施,将方舱医院清洁区的功能用房布置在本体之外,采用装配式技术临时搭建或者利用移动设施,来降低改造的施工难度,提高改建时效,这种做法既减轻对原有建筑的硬性破坏,利于疫后恢复,同时用于病患收治污染区与供医务工作者使用的清洁区内外完全分离,降低了方舱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

另外在阶段改造中,更加关注人性化设计需求,注重保护病人隐私,在舱内增设了便民生活设施及活动场所等。

第三阶段:2022年上海疫情暴发后方舱医院类型的拓展阶段。上海疫情的暴发呈现出与武汉疫情不同的特征,病毒的传播呈现传染速度快、感染性强、症状较轻等特征,短时间内感染人数急速增长。为了迅速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链,上海急需大量的方舱医院床位隔离收治患者,在大空间建筑被改造利用完之后,其他各类型建筑也被选作改造成方舱医院,同时为应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方舱医院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超大规模的方舱医院、高层办公楼改建的高层方舱医院应运而生,同时也出现了“亚定点医院”,其相当于功能拓展版的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类型相比武汉方舱医院宽泛很多,包括高龄老年患者、儿童及有基础病等体质弱的患者。

此时,行业对于各种类型的方舱医院哪些可推广复制、哪些应调整或摒弃,出现了不同的认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上海方舱医院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方舱医院有待我们认真总结研究。

方舱医院的建设要求

2022年3月,我国发布《新冠肺炎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试行)》,对方舱医院的选址、建设标准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地在充分总结和借鉴武汉等地“方舱式”临时医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曾先后编制了一些地方性管理文件,如湖北省《方舱医院设计和改建的有关技术要求》、山东省《“方舱式”临时应急医疗救治场所设计导则(试行)》、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河北省《方舱医院建筑技术标准》、浙江省《方舱式集中收治临时医院技术导则(试行)》、江苏省《公共卫生事件下体育馆应急改造为临时医疗中心设计指南》等,规范各地方舱医院的建设。

方舱医院是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场所,从国家、地方层面的建设要求上不难看出,方舱医院要具备基本医疗救治设施,并实现以下五方面建设要求:

方舱医院是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场所,从国家、地方层面的建设要求上不难看出,方舱医院要具备基本医疗救治设施,并实现以下五方面建设要求:

(1)三区两通道:要符合“独立进出口、独立区域、独立大楼”的要求。

(2)供氧供气:供氧供气端要配置医用空气压缩机,保证气体的使用安全(不能使用工业用空气压缩机),另外,医用气体排放口要配置过滤去污染设施,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供暖: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管路、回风管路要安装等离子体空气消毒装置,保证送进来的空气都是安全的;原上送上回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要改为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4)通风:为了维持相邻房间的压力梯度,隔离病房不宜采用自然通风;室内空气流要建立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避免可能污染的空气进入呼吸带;排风系统的排风管路如果配置等离子体空气消毒装置,排风口不再需要配置高效过滤器;如果只在排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就要考虑更换前如何就地消毒和后期更换的难度。

(5)污水污物处理:污水收集要有收集池能规范处置达标后方能排入市政管网;污物处置间要配置医用织物、抹布、地巾的清洗消毒设施;卫生间要有阻断楼层间气溶胶传播的设施,同时建议卫生间配置二氧化氯雾化除味杀菌设施。

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弹,建立方舱医院已成为一种公认的提升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的“未雨绸缪”措施,也成为了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