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上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突出问题,造成很多患者跨区域就医、医疗成本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已于2019年开始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就在今年,河北、山西、辽宁等八个省区的10个项目建设方案获批,并按程序已经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支持。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7月2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网)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深化医改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出席并答记者问。

长期以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都是国家医疗战略发展的顶层布局思路。2019年,经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联合印发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决定,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相对富集的地方选择一批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或者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优质医疗资源相对比较薄弱的八个省区,即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作为试点省,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力争通过努力,在这些省区能够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转化平台。

同时,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培育一批品牌优势明显、能够跨区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医疗集团,打造一批以高水平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形成一批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

最终的目标要求是,这些试点省份的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输出地医院差距缩小,跨省跨区域就医减少,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详见:定了 | 8省区试点、30家医院、6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来了!

八省10个建设项目方案获批

目前,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往前推进。欧晓理介绍,今年以来虽然疫情很严重,但是国家发改委还是跟相关部门一起指导八个试点省区和北京、上海一些输出医疗机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研究制定了项目建设方案。

一是围绕重点疾病和薄弱地区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整合现有资源,切实维护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属性。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医改“试验田”作用,着力突出改革创新,在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补偿机制、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关键环节加大探索力度,拿出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

三是根据区域健康需求和前期工作基础,在方案制定过程中突出输出医院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放大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诊疗能力整体提升。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一起对试点省份报来的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集中评审,多次征求专家意见,指导试点省份和项目单位抓紧修改完善,已经批复了10个项目建设方案,按程序已经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支持。

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相关安排,继续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指导各地按照已经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要点,抓紧推进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尽快建立与区域医疗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同时,欧晓理也指出,当前,这八个省区的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还承担着很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推进区域医疗中心试点积累经验。各省里面也有省里相对优势的医疗资源,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往地市下沉,促进医疗资源更加均衡一些。

来源:国家卫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筑医台资讯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