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已有月余,这期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在积极有力地推进,在此过程中,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从本行业角度提供了一些疫情应对之策,并对未来该怎么办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从事医院建设的建筑师们也不例外,因此,《医养环境设计》(以下简称HCD)邀请了多位著名设计师、资深医院管理者,围绕“疫情下的医院建设与未来”议题展开讨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张远平,请他谈一谈如何从医院建设的角度进行医疗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

HCD:作为设计师,疫情期间您参与了哪些项目设计?给您带来的触动是什么?

张远平:疫情发生后,西南院即刻由院主要领导牵头建立了应急设计应对机制,承担起央企大院的使命,充分发挥设计专业优势,全力以赴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自除夕到现在,西南院承担了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改造项目、华西第二医院应急改造项目、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应急改造项目等14项应急项目,而且参与了应急措施编写与咨询工作。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期装修改造工程(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长期从事医院设计的建筑师,虽然已经对医疗资源状况、医疗运行体系、院感防控体系等有了相对比较深的了解,但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及对现有体系的冲击强度从某种意义上已经颠覆了我们的许多认知。

去年12月中旬,我们编撰出版了《经纬织筑:城市语境下医疗建筑设计的冲突与融合》一书,在此书中我们曾提到“熠熠发光的城市表象与一直未能消除的城市危机以暂时和谐的方式蛰伏存在。”只是未曾想到这让人痛彻心扉的危机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这么强烈。灾难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应该有正视现状和改变未来的勇气,为什么我们引以自豪的近十年高速扩展的医疗资源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捉襟见肘?为什么自2003年“非典”以来一直强化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强大?我们应该有体系上的反思。


《经纬织筑:城市语境下医疗建筑设计的冲突与融合》签售现场

HCD:疫情的产生对于医院项目建设有何特殊要求?您提到的体系上的反思是指哪些方面?

张远平:疫情下的应急项目无论是改造还是新建的临时设施,都须依照传染病医院建设规范、消防规范及各类应急改造技术措施实施推进,防疫安全、环境安全、建筑空间安全是第一位的,这些都暂不细谈。我特别想与大家讨论的是这次疫情冲击有可能给我们的医疗防控应急体系以及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策略带来怎样的变化。

从反思的角度而言,体系策略的改进完善,应高于并先于技术调整与演化。体系策略需要更完整的再认知。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和强化国土资源规划,重新认识防疫规划的重要性。在防疫应急场地规划、防疫物资应急规划、防疫应急人员规划等方面纳入国土资源城市总体规划范畴。

第二,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公共卫生体系“蓄能”建设管理及应急发挥。强化“平时”+“应急”分级防控策略,提升新建医院“弹性”设计,增加医疗建筑“蓄能”能力,提升区域实验中心的建设储备,完善医疗后勤系统的“蓄能”储备

第三,提升应急建设技术体系和应对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建造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强化应急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升优化应急建造技术工艺

公共卫生防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社会资源和管理体系全面支撑和应对,我们认为“国土资源防疫规划”“医疗体系蓄能建设管理”“应急建造体系提升”是核心,或许是提升应对危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HCD:除了体系上的反思,落实到技术层面,您认为从医院建设角度来讲,未来医疗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

张远平:对于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我更倾向于用“蓄能”建设这个概念来思考和表述。

(1)坚持强化“三级”传染病防控体系:综合医院独立的感染科、感染病区以及部分可转化的弹性病区;与地级城市人口匹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与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匹配的公共卫生中心和应急医院。

(2)新建综合医院的“蓄能”设计:适当提高感染科和感染病区指标占比;重视院前分诊和转诊场地的预留;强化急诊空间的预留和应急转化;适当提高水、电、气、医用气体、净化、污水处理等技术标准和容量

(3)提升区域性实验中心的建设储备:此次疫情状况反映出实验室建设储备存在缺口,检验排查速度与疫情蔓延进度相比差距较大。若能早日达到地市级实验室具备48小时完成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鼠疫等重点病原体检测,每个省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推进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等目标,应急状况下的检测筛查确诊能力将极大提高。

示意图: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述各项措施,在应急状况下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涉及的标准和技术体系,是对现有正常医疗体系技术标准和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未来医院建设和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发展的方向。

HCD:疫情期间,一些新技术及新材料被应用于应急医院的建设与改造,您认为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在医院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张远平:这次疫情中,应对快速应急改造,在装配式建造模式、主体应急材料等方面对比2003年抗击“非典”时有了一定的提升。如集装箱式单元模块替代了板房拼装模式,无论在建造速度上、气密性方面、荷载强度方面均有所提升。但我更想说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和思考,以利今后的提升。

(1)主体用材的防火等级问题,若严格执行医疗建筑的消防对应要求,快速应急修建的许多主体材料均需附加或增加消防对应措施。

(2)主体围护热工要求和气密性问题,如在川西高原等高寒地区(目前气温仍在零度以下)现在可选择的建造形式和材料都很难满足室内热工环境要求。在管线穿墙、楼地板缝隙处理等方面,特别是负压病房气密性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3)目前应急建造对于病房空间有基本的适应性和满足度,但对于荷载、空间尺度、室内环境要求、围护体系要求、更高的手术、ICU、医技等区域,满足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另外,医院的智能化、智慧化支持,现代物流传输系统的应急使用等新技术在应急建造中发挥的作用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